金山辦公:雷軍的第三次資本衝浪 發力雲化及人工智慧
![]() |
官兵/製圖
![]() |
見習記者 嚴翠
“上市從來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奮鬥不是為了上市,我們上市是為了更好地奮鬥。”去年7月9日小米在港上市時,雷軍致員工的公開信曾紅極一時。
如果說金山軟體是雷軍的第一次資本衝浪,小米為雷軍的第二次資本衝浪,那麼金山辦公則是雷軍的第三次資本衝浪。延續其一向推崇的“在風口上乘勢而為”的理念,這一次,雷軍瞄準的是科創板與人工智慧的風口。
上交所科創板最新資訊顯示,由雷軍作為實際控制人的北京金山辦公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山辦公”)目前處於已問詢狀態,此前,5月8日,金山辦公科創板IPO正式獲得上交所受理,6月20日,公司又最新回覆了上交所有關其科創板上市的44個問題。
如今隨著科創板的全速駛進,金山辦公質地如何?又身懷何種絕技?並可能存在哪些風險?帶著諸多疑問,本期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將為讀者點兵金山辦公。
創業板轉道而來
與眾多科創板或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不同,金山辦公在IPO申請前,便已經與資本市場有過兩次“接觸”。
第一次為港股。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招股書籤署日,WPS香港持有金山辦公67.50%股權,而WPS香港經股權穿透後,由港股上市公司金山軟體有限公司(下稱“金山軟體”)100%持有,後者為其間接控股股東,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金山辦公作為金山軟體旗下公司,由“WPS之父”求伯君創立,並於2011年分拆獨立運營,產品主要包括WPS Office辦公軟體和金山詞霸等,服務主要包括基於產品及相關文件的增值服務以及網際網路廣告推廣服務。2016年11月,金山軟體董事會批准了金山辦公分拆上市計劃。
之後,金山辦公便迎來了與資本市場的第二次接觸。2017年5月,金山辦公提交創業板申報稿。不過,在提交首份創業板申報稿後,金山辦公遲遲沒有更新預披露,上市程序推進緩慢。
隨著今年5月科創板對金山辦公IPO檔案的正式受理,金山辦公擱置兩年的獨立登陸資本市場之謎揭曉。
金山辦公兩次IPO有何不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對比發現,相較此前申請創業板IPO,金山辦公此次申請有三大變化,一是募集金額大增,二是募資用途增加了人工智慧的研發,三是2016年財務資料有變。
據查,金山辦公申請創業板IPO時,擬募資5.65億元,用於WPS辦公套件升級專案、雲辦公服務平臺專案、研發中心建設專案、營銷服務支撐體系專案等4個方面;而此次金山辦公科創板IPO,擬募資20.5億元,金額較創業板時增長262.83%,用於WPS Office 辦公軟體研發升級方向、辦公領域人工智慧基礎研發中心建設方向、辦公產品網際網路雲服務方向和辦公軟體國際化方向等4個專案。
此外,金山辦公創業板申報稿顯示,其2016年歸母淨利潤為1.71億元,而科創板申報稿中顯示為1.3億元,調低0.41億元。公司稱,主要受四項會計差錯更正的影響。如金山辦公對於高管股權激勵計劃涉及的股份支付費用,更改了會計確認的時間和方式,受此影響,金山辦公2016年歸母淨利潤減少3707.86萬元。
金山辦公6月20日回覆上交所問詢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金山辦公實際控制人為雷軍,雷軍間接持有其11.99%股權,並通過其與求伯君及張旋龍於2011年7月7日簽署的《表決契據》,享有求伯君和張旋龍所持有的金山軟體已發行股份總數10.40%股份的投票權。據此,雷軍享有佔金山軟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5.70%股份投票權,為金山軟體單一最大投票權擁有者。
“免費”闖出的
中國版微軟Office
金山軟體的自我突圍史,也是國內辦公軟體行業於美國微軟壟斷下的中國辦公軟體市場不斷搶奪市場份額的歷史。
時光撥回至上世紀80年代末及90年代,彼時國內辦公市場規模巨大,但僅有金山、微軟等少數幾個玩家在做辦公軟體,且辦公軟體市場在微軟的“橫掃”之下,幾乎“寸草不生”。由金山軟體創始人、“WPS之父”求伯君帶領研發出的盤古系列連連失利。
“什麼東西微軟不做,我們就做,這就是我們的生存法則。”2001年,金山辦公決定用免費來對抗微軟收費的策略,但為了降低使用者的遷移成本,金山辦公也悄悄仿照微軟的介面來做WPS。
經過十多年與Microsoft Office的合作與競爭之後,金山辦公WPS產品和業務戰略經歷多次迭代和變化,目前已發展為國內領先的辦公軟體供應商,同時,金山辦公還提供與文件相關的增值服務和網際網路廣告推廣服務,堪稱中國版Microsoft Office。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12月,金山辦公主要產品月度活躍使用者數超過3.10億,其中WPS Office桌面版月度活躍使用者數超過1.2億,領先其他國產辦公軟體;WPS Office 移動版月度活躍使用者數超過1.81億;公司其他產品(如金山詞霸等)月度活躍使用者數接近0.1億,持續領先其他國產辦公軟體。截至2018年底,按照公司WPS註冊使用者總量2.8億計算,公司WPS辦公軟體使用者佔國內辦公市場使用者總規模的42.75%,不過,這其中,大部分是免費使用者,因此國內付費使用者的拓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海外也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媽媽、天貓和淘寶為金山辦公第一大客戶,貢獻收入約1.57億元,佔比為13.87%;騰訊首次列入前五,為其第五大客戶,貢獻收入為2045.43萬元,佔比為1.81%。此外,京東在2017年和2018年進入前五大客戶,貢獻收入佔比分別為5.84%和6.97%;百度系則在2016年列入前五大客戶,貢獻收入佔比為5.13%。
中泰證券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謝春生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金山辦公C端收入主要通過增值服務來變現,2C的軟體產品基本免費。如何提升C端的付費意願,是金山辦公後續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
謝春生同時認為,目前Office在全球辦公領域仍處於壟斷地位,在軟體國產化替代的背景下,金山辦公有望在國內實現比較快的推進。但對於海外市場而言,如何擴大市場覆蓋,也是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其招股書中列舉的競爭對手則包括微軟、谷歌、蘋果、永中和中標普華。
發力雲化及人工智慧
持續盈利能力及未來成長性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金山辦公營業收入分別約為5.43億元、7.53億元及11.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4.30%;淨利潤分別約為1.3億元、2.14億元及3.1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4.63%。
從收入構成來看,目前,金山辦公主要業務收入包括辦公軟體產品使用授權銷售、辦公服務訂閱銷售,以及網際網路廣告推廣服務。2018年,金山辦公使用授權銷售收入佔比為31.5%,其中70.7%通過經銷商銷售;訂閱銷售佔比為34.8%,其中98.6%通過公司直銷;廣告推廣佔比為33.8%。三大主要業務中,辦公服務訂閱業務收入佔比提升比較明顯,2016年、2017年、2018年收入佔比分別約為11.8%、23.0%、34.8%。
金山辦公毛利率一直維持在86%以上,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其毛利率分別為88.57%、88.23%及 86.72%。謝春生認為,如果單純看其WPS軟體產品毛利率的話,其估計在95%以上,這也說明了公司是一家做軟體產品的公司。至於這幾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謝春生認為,主要是由於網際網路推廣業務收入增加所致。
在謝春生看來,與文件相關的增值服務與網際網路廣告服務,將是公司未來發展主要看點,基於產品形態的轉變,幫助金山辦公從軟體產品向雲服務產品,從單一辦公產品向多樣化辦公服務轉變,目前主要盈利模式有,其一是WPS會員和稻殼兒會員,一般註冊使用者可免費使用WPS Office個人版,如果成為WPS會員或者稻殼兒會員,使用者可以在公有云上使用更多的辦公服務;其二,網際網路廣告推廣,公司利用產品作為媒介,通過介面展示、平臺導流等方式,提供網際網路廣告服務。
“自主可控、雲化、智慧化、全球化,是金山辦公未來幾大主要發展方向。”謝春生判斷。其中,自主可控方面,WPS產品具備完全自主可控能力。從目前WPS機構客戶的定位來看,黨政軍領域拓展已比較深入,公司自主研發的WPS Office、WPS Linux版本已經全面支援國產整機平臺和國產作業系統,並在國家“十二五 ”、“十三五 ”期間的“核高基”多項重大示範工程專案中完成系統適配和應用推廣。因此,未來自主可控領域仍是公司商業化比較重要的一個市場。
另外,雲化、智慧化也將成為公司未來主要發展方向。目前訂閱服務已是金山辦公收入比例中最大的業務,包括雲化和會員服務內容,而會員客戶主要以雲化業務作為客戶基礎來源和載體。而本次IPO募投用途中,公司也將雲服務和人工智慧作為主要投資建設方向。
此外,公司海外業務佔比僅6%左右,仍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全球化也不失為做大業務規模的主要方向之一。
(謝春生:中泰證券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復旦大學金融學碩士。2014年獲得亞洲貨幣(Asia Money)第一,機構投資者排名(II)第四;2016年新財富團隊第五;個人獲得2016年第一財經人工智慧領域第三,區塊鏈領域第四;2017年新財富團隊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