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殺死了 160 個產品!
近日,一個名為“Killed by Google”的網站引起了開發者的注意。這個網站詳細收錄了 Google 多年來淘汰的 160 個自家產品,還貼心配上了“墓碑”的圖示——意為“應用之冢”。
不只是生物,每個產品都有使用壽命。 早在剛入行,就耳聞過IT網際網路圈「不成文」的規則:智慧手機的平均壽命約2~3年,電腦比手機生命週期要更久一些。
但隨著研發速度加快,市場更新頻繁,每個產品的生命週期除了自然淘汰,因「生不逢時」主動退場,也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習慣動作。
隨著技術研發的迭代加快,產品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淘汰出局的問題。
近日,開發者 Cody Ogden 就通過 GitHub 建立了一個網站“Killed by Google”,即“谷歌產品的墓地”,收錄了 Google 淘汰的共計 160 個自家產品。網站上各個產品簡介中指出了其誕生與死亡時間,並連結到該產品的具體描述頁面,同時還配上了“墓碑”圖示,更有墓地的意味。
https://killedbygoogle.com/index.html
這些慘遭扼殺的應用產品,有的是 Google 精心經營過的,有的則備受開發者吐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最早追溯:Marratech e-meetings
這 160 個專案中最早的一個可以追溯到 1998 年:Marratech e-meetings(1998 - 2010)。
Marratech 是一家成立於 1998 年的瑞典公司,為網路會議、視訊會議等電子會議製作軟體,使用者包括阿爾卡特阿萊尼亞航天公司、Verizon 公司、瑞典警察局、瑞典軍隊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學等。
2007年,Marratech 的視訊會議軟體被谷歌收購,大多數工程師和關鍵人員都搬到了 Google。官方宣佈這個軟體是提供給 Google 的僱員使用,但在收購之後的 2010 年,Marratech 主頁提供的資訊表明它就已暫停其所有服務,其伺服器也不再允許下載客戶端或伺服器軟體。
嚴格來說,Marratech e-meetings 不應該算是 Google 的研發專案,但最終也是折在其手上了。
存活節點最晚:Google+
網站列表中,不僅列出了已經“祭奠”的產品,Cody Ogden 也整理了Google 目前仍在維護但已經計劃“抹殺”的產品——其中,社交網路產品 Google+ 是存活節點最遠的,Google 將於明年 8 月停止對其支援。
不同於“外來戶”Marratech,Google+ 曾經是 Google 費盡心思想要養大的親兒子。2012 年,Google CEO 拉里·佩奇將 Google+比喻為 Google 所有產品的社交脊柱,欲將其打造成全球性的移動平臺。
為此,Google 先後採取了多個手段:關閉了 Google Reader 這款廣受歡迎的 RSS 訂閱服務,迫使使用者從 Reader 遷移到 Google+;為其部落格產品推出 Google+ 評論服務,使 Google+ 成為使用者的預設註冊和登入服務;其重磅推出的可穿戴裝置 Gogole Glass 也支援 Google+ 的訊息推送,包括評論、艾特、直接分享......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但是 Google “孤注一擲”的各種行徑帶來的結果卻令人十分尷尬。
上月,Google 對外宣佈將在 2019 年 8 月徹底關閉 Google+ 服務,其直接導火線便是今年 3 月才被發現的可與 Google+ 賬戶相連的應用 API 漏洞 Project Strobe。據外媒《華爾街日報》報道,該漏洞很可能會造成 438 個應用的安全問題,也就意味著有大約 50 萬個賬號有信息洩露風險。有鑑於今年鬧得滿城風雨的 Facebook 資料洩露事件,Google 則直接“棄卒保帥”,以逃避可能會帶來的的公關危機和監管風暴。
但這些只是誘導因素之一,Google 工程部門副管 Ben Smith 就直接宣告,“Google+ 在使用者粘性和普及率上都一敗塗地”——這才是 Google 最終決定放棄它的根本原因——在兢兢業業扶持了 8 年之後,Google+ 仍沒能在社交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除了 Google+,Fabric、Inbox by Gmail、縮網址服務 Google URL Shortener、Google Search Appliance 這四個也是被判了死刑的專案。其中, 3606a112f59539%26chksm%3Dbea6ffd989d176cfecf15d4b2b0b845627ca0cfc70734a89c8bfb11a2a400063dd409979ec1d%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rel="n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Fabric 是 Google 2017 年從 Twitter 收購的產品,Google 計劃將其併入網頁應用開發平臺 Firebase ,並於明年 6 月停止服務。
最短壽:Quickoffice
而在所收錄的條目中,最為短命的是 Quickoffice——它只活了 4 個月。
2012 年,Google 收購了移動辦公應用軟體 Quickoffice,以補強自家的同類產品。但之後,隨著 Google 三款移動辦公應用 Google 文件、Google 表格和 Google 幻燈片的陸續推出,Quickoffice 的很多功能都整合進了 Google 的這三款移動辦公應用中,與 Google Drive 形成了有力的辦公應用套件。因此,Quickoffice 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除了 Quickoffice,Google 也有很多沒活過一年的產品,比如 Google Hotpot(2010~2011年)和 Nexus Q(2012~2013年)。
Google Hotpot 是 Google 版大眾點評,使用者可透過軟體評價商家,以評星和評語提供其他使用者消費意見,但是僅開放了 5 個月就關閉了;Nexus Q 是 Google 對標蘋果 Apple TV 的社交串流媒體播放器,但硬體條件完備的這款產品卻沒有充分的媒體資源提供支援,最終也是走入了死衚衕。
“劊子手”Google?
2005 年,個性化主頁工具 iGoogle 建立,允許使用者使用小部件定製他們的主頁。但之後由於應用程式已經可以在 Chrome 和 Android 之上執行,iGoogle 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並於 2013 年被關閉;
2006 年,谷歌筆記本(Google Notebook)釋出,它是一個複製和貼上 URL 或寫筆記的地方,可以共享或釋出。Google 在 2009 年停止了其產品開發,並在 2012 年 7 月將其關閉,將所有資料轉移到 Google 文件;
2012 年,Google 高調展示了 Google Glass,但因售價極高、軟體隱私等問題,Google 在 2015 年 1 月停止了對消費者出售 Google Glass,但它仍在繼續向企業銷售這款裝置,並正在研發新版本;
社交網路服務 Orkut 曾經十分流行,而且該網站在國外比在美國更受歡迎,但是 Google 在 2014 年 9 月決定將其關閉;
......
開發者們經常調侃,Google 的產品要麼已經被關停了,要麼就在關停的路上。細數這些被斃掉的產品列表,Google 的很多產品確實是不夠成熟、從而被市場淘汰,但也有很多產品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最終仍被捨棄。
Hacker News 上的很多開發者就對其發表了看法。
@jansan:
還記得 Google Code Search 嗎? 這是 Google 搜尋的一大特色,我們可以在全球所有可用程式碼中搜索詞語。所以說,過去的很多產品真的更有趣。
@SiVal:
當 Google 幾乎把所有的錢都用在廣告上時,其他一切已經無法引起它們的關注了,它們可以殺死任一項服務或做任意改變——即使這些改變會趕走 90% 的客戶,但它們似乎並不介意。
我們應該理智地看待開放系統,標準和平臺一樣有偏見。這些系統、標準和平臺在大型玩家那,沒用了它們當然會選擇關閉,而我們無能為力。
@the_duke:
我知道這裡抨擊 Google 停止服務的人有很多,我本人也絕對惋惜 Google 閱讀器的消亡。但是,如果這個列表完整的話,考慮到 Google 的規模大小和年齡,這些消亡的產品數量似乎稱不上什麼大事。
@cribbles:
我同意樓上的觀點。這些列表中有一半都是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而我所記得的那些似乎現在仍是正常存在的。
Google非常巨大,切斷一些冗餘的服務也無可厚非不是嗎?
@tokyodude:
這份列表並不準確。
Latitude 沒有死,它只是重新命名並內建到了谷歌地圖中;Picasa 也值得懷疑;Google Talk關了嗎?我只記得聊天框中仍會顯示在 Gmail 中;谷歌視訊似乎被 YouTube 和谷歌驅動器所取代了;谷歌 Gears 則被納入了網路標準......
換句話說,像 Wave for Google+ 或 Reader 這些實際關閉的服務與那些和其他產品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等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