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毀前程的羽凡、停擺的演唱會:被傷害的羽泉、巨匠以及小米……
1
自毀前程的羽凡
“最美”歌手自毀前程,可嘆!
11月28日,有網曝訊息稱歌手羽凡因吸毒被抓;之後,羽凡本人及其公司分別通過微博報平安,怒斥網上流傳的謠言不實(目前,巨匠公司微博釋出的宣告已刪除)。
就在28日下午13時44分,“平安石景山”官博速報有43歲男性歌手同25歲的女性何某一同因吸毒被拘留;之後“平安北京”轉發該微博並用羽·泉經典歌名配文“毒品,讓‘最美’凋零”。
而就在之後不久,人民日報也釋出微博,無論從“43歲男歌手”身份還是配文陳羽凡所在的羽·泉組合歌名,似乎證實被抓歌手就是“羽凡”。
可惜,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樂隊組合的成員之一,或許也用這種方式暫時告別了自己的舞臺。
而此次羽凡被實錘,也使得原定於在聖誕節亮相的羽泉組合20週年演唱會被迫中止,也讓羽泉組合以及巨匠公司之後的發展等都蒙上了陰影。
2
戛然而止的演唱會
雖然近年來羽泉組合的人氣下滑,作品也難以再現之前的影響力,但作為20週年的演唱會仍然吸引了很多老歌迷和粉絲的關注。
基於羽泉的品牌和號召力,小米有品也是這次演唱會的贊助商。據資料顯示,羽泉 “二十 · 羽泉”巡迴演唱會由小米有品獨家冠名,為了配合此次演唱會,小米有品上線“羽泉音樂狂歡節產品專區”,羽泉20週年限量版全銅紀念公仔也將於12月4日在小米有品發售,含親筆簽名,價格999元,限量1000套…
羽凡被實錘後,票務網站已經開始退票,但是對於小米有品而言,剛剛開始的宣發合作,也戛然而止。
演唱會涼了,主辦發血虧,贊助商傷了,羽凡的行為,不僅傷害了自己,損害了羽泉組合,更是給演唱會的相關各方以及贊助商造成了傷害。
3
巨匠的成長之路蒙上了陰影
雖然近年來在音樂上有所停滯,但羽泉組合在綜藝和商業的成績也算斐然。
綜藝上,不僅拿下了《歌手》的總冠軍,在各大音樂綜藝和真人秀節目中,羽凡和海泉也都是常客;更值得一提的是,ofollow,noindex">胡海泉 的一檔《舉杯呵呵喝》的收視和口碑都還不錯,線下店也在北京開業,迎來一眾好友捧場,羽泉組合在音樂、綜藝之外的商業也是相當亮眼。
商業上來看,根據媒體之前的爆料,陳羽凡還出現在13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中,早在2002年,陳羽凡成為北京五月花酒吧有限公司的股東。2003年,成立僅一年的北京盛惠佳音商貿有限公司則也被納進了陳羽凡的投資版圖之中;之後的2006年1月18日,凡人文化正式成立,並簽約當時在搖滾界頗具影響力的瘦人樂隊……到了2015年,陳羽凡成為江蘇艾洛維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不到一年後,這家公司便掛牌新三板;同年,陳羽凡又通過切克鬧投資參股新三板公司北京無限自在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定增,以55元/股認購了1.2萬股——應該說和海泉一樣,羽凡也是明星玩轉資本的贏家之一。
但羽凡和羽泉組合最為人所知的商業身份,還是巨匠文化的老闆。2010年,陳羽凡與胡海泉共同成立了北京巨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並將黃健 翔、李響 、主持人李晨 等明星招至麾下。在之前申請掛牌新三板的材料中顯示,2016年和2017年,巨匠文化營業收入分別為7856萬元和7200萬元,淨利潤444萬元和378萬元。其中,2016年和2017年,巨匠文化來自藝人經紀的收入分別達到7355萬元和5279萬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93.6%和73.4%,堪稱是主要收入了。
當然,特別要指出,陳羽凡間接持有11.54%的股權,並非巨匠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近年來,巨匠文化在綜藝節目領域上進行了多次投資,不僅在2017年與優酷、天貓、因唯聯合出品了酒後真言秀節目《舉杯呵呵喝》,還以6000萬元,佔比20%投資了熱門綜藝《這!就是街舞》——應該說這兩筆投資的回報還是相當豐厚的。
在4月27日,巨匠文化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釋出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明確寫道:“ 一旦公司藝人胡海泉、陳濤 (陳羽凡)業務產生不確定性,將會對公司收入產生較大影響 。”——沒想到這一天竟然以這種形式來了,因為陳濤(陳羽凡)的不確定性,巨匠的資本之路也蒙上了陰影。
4
藝人要有底線,是對自己 也是對行業負責
11月27日,在全國廣播電視與網路視聽文藝節目管理工作會議上,主管部門再度明確強調,堅持在全行業執行“四個堅決不用”的標準,嚴把內容關、導向關、人員關、片酬關,確保社會責任得到履行。
所謂的“四個堅決不用” 指的是在今年1月,廣電總局提出廣播電視邀請嘉賓堅持四不用的標準:1.對黨離心離德,品質不高尚的演員堅決不用;2.對低俗,媚俗,惡俗的節目演員堅決不用;3.思想境界、格調不高的演員堅決不用;4.有汙點、有緋聞,有道德問題的演員堅決不用。
如果說藝人作為公眾人物,長時間被曝在聚光燈下,享受著成名後帶來的福祉,也必然要擔當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但更重要的是藝人作為影視行業的一員,要為他參與的作品負責,無論是演唱會、綜藝還是影視專案——不能因為個人的行為拖累專案的進展,使很多人的心血白白被浪費。
包括之前柯震東、高雲翔、王喜等等因為個人的不良行為,使得他們參與的專案被迫換人或延遲,使得相關各方都遭到巨大損失——在影視乃至綜藝專案中,藝人支出佔據比例越來越大的當下,如果是因為藝人的行為不檢,導致的專案擱淺,會 對製作方和出品方乃至播出方的商業回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加強藝人的“風控”已經成為擺在行業各方必須面對的大課題,難道真的誠如一位資深業者所說的那樣,在所有的合作之前都必須在與藝人簽訂的合同中寫上:在專案未完成之前,不準違法亂紀……
截至發稿前,蔣勁夫和薛之謙也陷入了汙點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