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拍賣傳聞再起 物美永輝入圍
北京商報訊 (記者 徐天悅)7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物美和永輝超市參與的一個投資者團體都入圍了對麥德龍旗下中國業務的最後一輪競購,蘇寧控股集團已放棄競標。永輝已與高瓴資本聯手,騰訊也在商議加入這個財團。知情人士稱,最終入圍者被要求於8月份發出有約束力的提議。知情人士表示,鑑於競爭激烈,交易對麥德龍中國業務的估值可能在20億美元左右。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絡物美和永輝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前,雙方均未作出迴應。
據悉,此前關於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已經傳出多輪“緋聞”。2018年9月,外媒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德國知名批發零售超市麥德龍正在評估中國業務,包括出售股份和尋找合作伙伴等事宜。2018年10月份,麥德龍再次傳出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伙伴。2018年11月又爆出麥德龍正在與騰訊洽談合作事宜,具體訊息將於不久後公佈。今年3月,還有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並吸引到騰訊、永輝超市、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的興趣的訊息。今年5月,路透社報道至少有8家競購者正準備對麥德龍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進行第二輪競購,其中包括萬科、永輝、騰訊、大潤發、蘇寧和阿里巴巴。
此前,麥德龍方面曾迴應北京商報記者稱,麥德龍尋找拓展自身業務能力的戰略合作伙伴一事,目前處於早期,不予置評。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近日在接受北京商報在內的媒體專訪時也表示,中國對於外資零售商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充滿吸引力的市場,麥德龍目前在中國市場的B2B業務還有兩位數的增長,也在不斷開新店。“麥德龍定位服務於中產收入的人群,他們在食品雜貨上的花費通常為每週800元。10年前,這部分人群只佔總人口的15%,今天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45%,今後十年可能佔比會增加到2/3。”麥德龍希望把更多質量好的商品以更好的價格賣給更多中國消費者,康德表示。
作為全球現代商對商批發業務的先驅,1996年,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家現購自運批發商場,倉儲會員制業態給中國帶來了全新的商業理念。迄今,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5家商場,2017-2018財年銷售額達27億歐元。不同於其他零售商的是,麥德龍雖然也服務個人消費者,但更多針對酒店、餐飲、中小零售商和企業食堂等B端客戶,這是麥德龍的不同之處也是優勢所在。目前,麥德龍中國專注發展O2O商場、食品配送服務及福利禮品三大業務。
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在今年1月時給出了理想的合作伙伴“畫像”。一是可以讓麥德龍更接近客戶;二是可以在數字化方面幫助麥德龍快速提升;三是可以幫助麥德龍獲得更適銷對路的商品和改善供應鏈。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主任關利欣表示,麥德龍作為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的大型倉儲超市,在全球供應鏈、採購能力、食品安全等方面相對本土零售企業和電商企業都具有獨特的優勢。另外,以批發為主的經營模式也使麥德龍積累了大量中小型零售商、酒店、餐飲業、企事業單位、政府和團體等專業客戶資源,這些會員資訊也成為本土線上線下企業爭奪的重要資源。麥德龍尋找合作伙伴的目標比較清晰,不過要最終確立合適的物件仍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