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賣部升級便利店推至全國
連鎖便利店發展再迎政策加碼。7月9日,商務部辦公廳釋出《關於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的工作通知》和《關於徵集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典型案例的通知》。檔案要求,各地抓緊制定推動品牌化、連鎖化、智慧化的工作方案。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要在7月底之前將工作方案報商務部,其他城市於9月底之前報送。一場席捲全國的“小賣部”改造計劃已經拉開帷幕。
鼓勵品牌改造小賣部
提高便利店門店密度成為便利店未來在佈局上的發展重點。事實上,儘管在零售領域各業態中,便利店近年的發展增速遠高於大賣場、百貨商場等業態,但總體來看,我國便利店的連鎖化水平還有待提高。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增速達到19%,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不過,百強便利店企業的經營規模差距大,以中小規模的便利店企業為主。資料顯示,超過1000家門店以上的百強企業僅有20家。有30%的企業門店數在100到200家。總體來看,便利店企業還處於起步階段,規模普遍不大。另外,百強便利店市場的主戰場還是在省會城市及省會以上城市,大約只有30%的企業來自於地縣級市場。
商務部針對我國便利店市場目前發展連鎖化程度不高、佈局不均勻的階段性特徵提出了發展要求。《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工作方案編制要點》顯示,各地要根據不同區域商業設施狀況、消費水平研究制定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配置標準。推動落實新建社群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佔社群總建築面積比例不低於10%的要求,加強便利店用房保障。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利用疏解整治騰退出的空間資源,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入駐經營。
同時,還要鼓勵推動醫院、高校、體育場館、公園、景區等公共服務場所向品牌連鎖便利店開放門店資源。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改造提升老舊小商店、雜貨店、小賣部等分散經營的便利門店。鼓勵引進跨區域發展的知名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
借力新零售
伴隨網際網路技術和大資料發展,新零售技術已經在不少便利店企業中被嘗試應用。便利蜂相關負責人透露,便利蜂的自助收銀機、自助咖啡機等智慧裝置顯著降低了員工的工作量,提高人效產出。便利蜂全店全天自助支付的比例在60%-70%左右。在夜間這一比例會提高到近90%。另外,多點便利店也上線了自助智慧購裝置、多點手機App等,通過智慧收銀提升購物體驗、節約人力,並將消費者轉化為數字化使用者,更精準個性地服務好消費者。
商務部指出,各地要在支援品牌連鎖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及推動連鎖經營智慧化、智慧化發展等方面採取措施。鼓勵企業整合連鎖門店資源與線上流量資源,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支援連鎖企業應用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建立由消費大資料驅動商品採購、庫存管理、訂單管理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智慧供應鏈,提高運營效率。推廣自助結算、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等支付技術。
企業藉助數字化變革提高自身運營管理水平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資料顯示,越來越多的便利店企業在商品開發、系統技術、會員管理、供應鏈建設等方面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從便利店門店新零售業務開展情況來看,2018年開展線上訂單業務的門店佔比72.5%;開展送貨到家業務的門店佔比60.5%;開展線上引流業務的門店佔比68.0%。同時,有62.2%的企業將數字化變革列入了2019年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當中。有66.7%的企業表示2019年將會在數字化轉型中繼續加大投入。
北京方案已先行落地
便利店作為最貼近民生的零售業態,直接關係著廣大消費者的幸福度和獲得感。事實上,2018年底,北京市商務局已經聯合市六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9條支援政策措施,進一步改善便利店市場營商環境,減緩店租與人力成本高企的壓力。
企業也跟隨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不同的轉型舉措。對此,7-11北京副總經理朱赤兵透露,資本加劇了便利店選址的競爭,7-11北京也採取了新的選址策略,在既有區域堅持密集開店的同時,積極開拓新的地區,採取開發地圖的方式加速尋找優秀選址資源。另外,好鄰居為更好地優化商品和服務,也在今年提出“北京味”的定位,增加更符合北京人口味的鮮食小吃等,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接地氣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黃江明表示,便利店密度衡量著一個城市的商業現代化程度,每三千人擁有一家便利店的話就能達到整體的便利化,每兩千人擁有一家便利店的話,那就是商業的高度便利化。近年來,北京市政府已經推出了不少政策推動便利店發展。但是在人工、租金成本以及規模效益等方面仍面臨較大挑戰。對於便利店企業來說,還是要堅持單店盈利模式,應用新技術。對於政府來說,還需要在行政審批方面適當放寬,給予更多政策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