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鹽:如何1秒鐘鎖定眼球,寫出讓人慾罷不能的爆文標題?
我是唐子鹽,實戰派自媒體人,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容是:
如何1秒鐘鎖定眼球,寫出讓人慾罷不能的爆文標題?

身為網際網路,自媒體人,寫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寫作看似簡單,從小學6、7歲開始,我們就練習文字,並開始慢慢組成句子,進而組成文章。
但是優秀的作品,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價值非同一般!
身為中國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是最值得驕傲之一的。
時代在改變,寫作的方式也改變了,筆墨紙硯被網際網路、鍵盤硬體、輸入法軟體所代替。
很多人擔心傳統的文化被網際網路削弱,簡直是杞人憂天!
比如說中文漢字,我們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載體和工具而已,文字的精髓在於作者的思想。
所以,文章的好壞在於人。
只不過如今的網際網路上,充斥著很多的垃圾文章,也有很多優質內容,就看你如何去辨識和篩選了。
文章的種類有很多、歷史、小說、文學、散文等等,並且每個大類還能細分出很多人小類別!
不過這都不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話題!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在網際網路上面創作內容、寫文章,如何取一個很牛的標題,瞬間吸引別人,從而達到閱讀量的飆升。
何為標題?
就是文章的概括,或者小學課程中講的中心思想。
標題要用簡短的文字提煉整篇文章的精髓,不管多長的文章,都是如此。
可見,標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網際網路上的內容標題和單純的文學創作,學術作品有很大的區別!
區別在哪兒?
答案就是:目的性!
文學創作很可能作者就是為了表達自己思想的世界而已,沒有任何商業目的,學術類創作可能是為了科研,為了技術研發等等,即使有商業價值,或者最終被用作商業用途,但最初的作者沒有這個目的。
但網際網路上的文章內容就不一樣了!
可以說,網際網路上的任何文章,作品內容,都是有商業目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作者本人的商業目的。

因此,網際網路上的文章內容要有商業價值,那麼首先得要有人看!
但是,網上的文章每天各類內容實在太多了,如何讓你的文章很多人看到呢?
或者說,在萬千的文章大海中,如何讓你的內容脫穎而出,瞬間吸引別人的眼球?
要想做到這一點,你首先要意識到標題的重要性!
網際網路上的文章,主題內容固然也很重要,但是標題決定了一篇文章成功與否的80%!
不過這裡的對於成功的定義是閱讀量,因為閱讀量決定了它的商業價值!
而通常有一個衡量的標準,那就是10萬+,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爆文”。
排除極少部分用手段技術做出來的高閱讀量情況外,90%以上的10萬+的爆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標題非常吸引人。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最終還是歸結到“人性”的上面。
1秒鐘鎖定眼球標題的“人性三部曲”:
第一:物件。
不管什麼樣的文章,首先都要有個標題。那麼,我們面對的物件是誰?是人。人看文章內容,第一眼看標題,這是人類自己設定的標準和順序,是慣性思維的作用。
所以,一個人開啟某平臺,可能同時有20篇文章展示,但展示的首先是20個標題。決定他繼續開啟其中一篇文章的是標題,且最多隻有1秒鐘時間!(你見過一個人開啟某平臺看文章時糾結過3秒以上嗎?)
第二:弱點。
我們的文章既然是面對的人,是人那就有弱點!只有我們人自己最瞭解人類了。其實,優秀的文章標題都是利用人性的弱點的,都是攻心的!可能你認為文章吸引的是人的眼球,別傻了,人的眼睛只不過是大腦的工具而已!
人有兩大弱點。
1、情緒:喜、怒、哀、樂、驚、悲、恐。
2、貪:貪權、貪財、貪色。
第三:投其所好。
當你明白了人性弱點之後,你要投其所好!如何投其所好呢?
就是 在你的標題中,儘可能使用能夠帶動情緒的關鍵詞,能夠勾起人性貪慾的關鍵詞 。

但是這個關鍵詞要特別注意,不是直接跟情緒詞相關的!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某些平臺的文章 :“馬雲又送福利了,支付寶芝麻分650以上,可以免押金使用共享單車了”!
諸如此類文章基本上都很火!火的原因在哪裡?我們基本上看評論就知道了。
如果你足夠細心,你會發現評論區大部分都是對馬雲的讚譽!
但戲劇性在哪裡呢?
其實芝麻分多少能免押金這種事情,理性的人都知道,和馬雲本人基本上八竿子打不著邊!
但人們的邏輯來自於哪裡?來自於他們簡單的認為支付寶是馬雲創辦的,所以一切支付寶內的東西都和馬雲息息相關。
而這種荒謬的邏輯又來自於哪裡呢?
不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傻,而是源於他們人性的弱點,導致了他們對馬雲盲目的崇拜!
而為什麼有這樣的盲目崇拜?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對權力和財富的貪慾!
馬雲是誰?中國首富,甚至可能是亞洲首富,這樣一個權力和財富並存的人,是萬千中國人都羨慕和崇拜的!
再加上馬雲被塑造成屌絲逆襲的超級成功人士的形象,所以,馬雲的粉絲簡直太多了!
所以,在網際網路上,馬雲這個詞,它已經不僅僅代表一個人的名字了,而是本身就能帶動人的慾望的一個詞!
因此,我們在網上經常看到很多和馬雲沒有一點關係的內容,卻非要帶上馬雲兩個字。而結果往往這樣的文章也能火!
因為馬雲已經自帶流量了,很多人一看到馬雲兩個字,就會不自覺的點進去,點贊和評論又能夠再一次帶動文章的推薦和曝光,形成指數倍增效應。
所以經常有人跟我講,說看到網上很多垃圾文章,根本沒啥實質性內容也能火,為什麼自己原創的好內容總是沒人喜歡呢?
現在你們應該知道答案了吧?!
很多時候,表象的背後有深層次的原因。

總結一下,“1秒法則”很簡單,但要應用自如,恐怕大家還得多加潛心研究人性。
同樣,今天的內容如果要展開來講不知道又要多少文字才能細說清楚,所以就不繼續展開,我希望的是,能為大家開啟思路,大家能從我分享的內容中悟出一些經驗來加以自用,更加完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是實戰派自媒體人唐子鹽,分享網際網路營銷、推廣,新媒體自媒體賺錢經驗技巧,如果喜歡我分享的內容,就點贊轉發關注吧,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