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噸染色柿餅流入市場:趕緊過來看
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稽核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最近,正是美味的柿子上市的季節,除了柿子,一些柿子的副產品也銷售的火熱,“柿餅”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甜度更高、口味軟嫩的柿餅來說,是各類人群的鐘愛之物,但最近,給柿餅染色的視訊刷爆朋友圈,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和重視。
那麼,為什麼要給柿餅進行染色?食用對身體有什麼害處?該如何鑑別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為何要給柿餅進行染色?
柿餅,本身是一種將柿子人工乾燥製作而成的餅狀食品,也被大家叫做柿幹或者幹柿子。
給柿餅進行染色,主要是為了其賣相更加好看(利於銷售),另外也可以便於柿餅的運輸和儲存。
在對柿餅染色的這個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新增劑是胭脂紅、日落黃以及二氧化鈦等 ,這些物質可以幫助柿餅染色和拋霜。
新增“二氧化鈦”對柿餅有何作用?
柿餅表面總會出現一層“白霜”,其實它並不是有毒有害物質,它是新鮮柿子製作成柿餅之後長時間放入陰涼地方,然後其中的糖分自然沁出形成的一層白色霜狀物質。
正因為如此,白霜越多,柿餅相對會更甜更新鮮。
可有些不法商家就在這方面動起了“歪腦筋”,額外新增增白類食品新增劑進行“打粉”,“二氧化鈦”在其中就起到了這個作用。
對柿餅進行“染色”合規嗎?
很多人疑問對於這幾種新增劑來說,都是我國國標中的合法食品新增劑,給柿子用來染色有沒有問題呢?
其實,雖然新增劑不存在問題,但要注意任何新增劑都有其“可新增的食物類別”和“新增劑量限定”。
查詢《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可知,對於柿餅來說,本身屬於一種水果乾製品,禁止使用上面所說的這些色素。
所以,對柿餅額外進行染色本身屬於一種違法行為。
食用染色柿餅對身體是否有害?
說到“危害”,需要區分看待。
首先,胭脂紅、日落黃和二氧化鈦都屬於合法的“食品新增劑”。但是,用這些食品新增劑對柿餅染色本身是一種不合規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其新增類別。
而且在不合規的小作坊中,其新增量大多會超標,會給人體的代謝系統增加壓力,另外很可能對神經系統也造成損傷。
其次,對於新聞中曝光的“柿餅加工小作坊”,其加工環境實屬惡劣,無論是加工食品所用器具還是外在環境,衛生和安全係數根本無法保證。在染色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額外攜帶有其他類似重金屬、細菌等有害物質,而這些物質本身也會對人體造成相應的威脅。
所以,對於這樣的“染色柿餅”,本身對人體健康存在較大威脅。無論是從新增劑角度來看還是從食品加工環境來分析,購買之時應該謹慎鑑別區分。
買柿餅應該如何鑑別?
1、看顏色觀察品質
新鮮且品質較高的柿餅剖面的顏色為橘紅色或者棕褐色,顏色相對自然。而經過染色的柿餅其剖面的紅色特別新鮮、誘人。
2、看外觀進行區分
一般新鮮、品質較高的柿餅果實非常飽滿,果肉會緊貼著果蒂,不存在翹起的情況,而且外形完整、不存在破損。
一般“染色柿餅”都經過色素溶液的浸泡,接觸水溶液後再進行烘乾,很容易導致外觀出現變化。經過浸泡的柿餅很容易出現破損,而且果肉可能會和果蒂出現分離。
3、手觸柿餅分辨
一般正常新鮮的柿餅的白霜層不容易脫落,不同的柿餅之間的上霜程度存在差別。而經過人工染色上粉的柿餅白霜層很容易散落,另外容易粘手,並且個體與個體之間上霜情況基本一致,都比較“充足”。
4、嘗味道確定柿餅質量
優質的新鮮柿餅吃起來是柿子本身的香甜味道,沒有苦澀味道存在,果肉富有彈性。但是染色柿餅經過色素溶液泡製之後,很容易影響柿餅的味道。
經過染色的柿餅容易出現刺激性味道,而且經過浸泡、烘乾處理的果肉會有“咬不動的感覺”,有的甚至會有濃郁的澀味。
市面上還有哪些染色食物?
除了柿餅,我們在市面上還經常會看到其他的一些“染色食物”,如染色黑米、染色橙子、染色黃魚、染色枸杞以及染色花椒等食物。
其實,只要通過認真的觀察顏色、分辨氣味、手摸質地以及品嚐味道都可以進行簡單的區分。
另外,建議大家在購買這些容易被染色的食品時儘量選擇靠譜的超市或者大型的農貿市場,去這些地方購買相對而言可以更加安全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