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後新增六大業務部,網際網路業務權重提高
9月13日,雷軍釋出內部郵件,宣佈小米集團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包括新設集團參謀部和集團組織部;改組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等四個業務部重組成十個新的業務部;調整王川、劉德、洪鋒和尚進等高管的工作分工等。
雷軍為數不多、幾乎一年一次的公開信,總是牽連著重要高管變動、核心部門調整、以及小米集團戰略佈局的趨勢脈動。此番架構變革,透露出小米進一步提高軟體業務佔比、加速公司從硬體向網際網路公司轉型。
具體調整
從雷軍內部信來看,此次架構調整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新設集團參謀部與集團組織部,進一步增強總部管理職能,其中集團組織部將負責中高層管理幹部的聘用、升遷、培訓和考核激勵等,以及各個部門的組織建設和編制審批,由聯合創始人、高階副總裁劉德任部長。集團參謀部將協助CEO制定集團的發展戰略,並督導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由聯合創始人、高階副總裁王川任參謀長。
第二,創始高管團隊分工變動,除了上文所述劉德與王川的調整變動之外,小米聯合創始人、高階副總裁洪鋒轉任小米金融董事長兼CEO,專注小米金融業務的發展推進;副總裁尚進尚進協助高階副總裁祁燕負責小米產業園及各個區域總部的規劃和建設。
第三,改組電視部、生態鏈部、MIUI部和互娛部等四個業務部重組成十個新的業務部,官方稱通過此次調整,梳理複雜業務結構,同時讓組織結構更合理、有序、高效。
具體表現為:組建電視部,李肖爽為總經理;組建生態鏈部,屈恆為總經理,趙彩霞為副總經理;組建膝上型電腦部,馬強為總經理,劉新宇為副總經理;組建智慧硬體部,唐沐為總經理;組建Iot平臺部,範典為總經理,陳波、趙欣然為副總經理;組建有品電商部,高自光為總經理;組建網際網路一部,李偉星為總經理;組建網際網路二部,仇睿恆為總經理;組建網際網路三部,於鍇為總經理;組建網際網路四部,白鵬為總經理。各業務部總經理直接彙報給雷軍。
原本僅四個業務部門,此次增加到十個,且均系直接向雷軍彙報。對於如此調整是否會增加雷軍個人管理成本與壓力這個問題,雷軍向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迴應稱:“這次調整的基本思路首先是加強總部職能,合夥人回到集團,從戰略和管理層面為年輕管理者引路護航。王川、劉德帶領參謀部、組織部的工作,就是協助我制定集團的發展戰略,並督導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還要做好核心人才培養和管理。如果小米要成為萬億營收的公司,必須增強大腦能力,把經驗豐富的核心高管集中在總部工作,才能讓這個大腦也不是我一個人。
大腦強了,還要保持持續的肌肉力量。必須把一線業務陣地交給年輕人,讓年輕人才像創業初期一樣湧現出來建功立業,必須不斷有新鮮血液融入,這樣才能有人才梯隊交接的長效機制。”
而對於如此快速、大幅度地直接將十位業務骨幹直接提升為一線部門總經理是否會帶來風險這個問題,雷軍則用“信任”來回應,他對張鵬表示,對這批年輕幹部群體非常有信心。這批年輕人80 後佔大多數,在小米帶領團隊立過戰功,而且對小米有著罕見的忠誠。人才其實是信出來的,你不相信,不讓他試,就永遠不知道到底行不行,也成不了真正的大才。
前因後果
雷軍對張鵬解釋此次變革的考量時稱,實際早在2016年那場架構調整時就形成相關思路;2017年年底,雷軍便將此番架構大調整的想法與劉德及王川提及;再到上市之後集中反覆討論了兩個多月,才有瞭如今最終落地的系統性調整方案。
雷軍發的內部信為數不多、均牽連著重大的人事變動。
2016年5月18日,雷軍發了一封簡短的內部信,宣佈自己將接管手機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團隊,同時任命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小米公司副總裁、手機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團隊負責人周光平擔任小米首席科學家。之後,原小米手機副總裁郭俊也離開小米,紫米 CEO 張峰迴小米擔任小米手機副總裁,負責管理供應鏈,2016年年初,原小米手機研發總監顏克勝則被升為第二個小米手機副總裁,管理研發。
2017年11月24日,雷軍發內部信宣佈一系列架構調整:小米網改名銷售與服務部,任命汪凌鳴為公司副總裁兼銷售與服務部總經理;任命總裁林斌兼任手機部總經理,向雷軍彙報;任命黎萬強為品牌戰略官,專注公司品牌建設,出任順為資本投資合夥人;任命洪鋒、劉德、王川和祁燕為公司高階副總裁;智慧產品部併入生態鏈部,任命唐沐為生態鏈部門副總裁,向劉德彙報。
之後便是2018年4月27日,雷軍釋出內部信,公佈兩則資訊——一、任命CFO周受資為公司高階副總裁;二、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和黃江吉(KK)辭去公司職務。
此次雷軍公佈小米上市後最大的架構調整,有業內人士透露,系因為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或有“退休”的意思,雷軍也趁機提拔鍛鍊年輕力量。此前,一張小米生態鏈核心成員聚餐的照片傳至網路,有言論稱是“散夥飯”。
第一財經記者據此向小米集團公關求證,對方迴應稱:(劉德離職)是不可能的,小米組織部是特別強力的部門。
獨立IT分析師洪波在表達對這一調整的看法時稱,如果說阿里巴巴是按照102年的公司去架構組織,小米得按照一家破壞性創新的公司去架構組織,並且要經常debug(除錯),經常update(更新),保持組織的飢餓感和戰鬥力,才行。
洪波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對此次小米架構大調整基本認可,但同時他認為這次組織架構調整隻是大調整的第一幕,接下來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動作。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持組織的熱情、活力、速度、衝勁。
而對於所謂“老員工離職新員工頂替”的傳聞,洪波稱,退休或委以重任是兩件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業務調整也不該以新老為標準,而是以做事能力為標準。以生態鏈為例,雖然掌管人由劉德變更為屈恆,但實際上生態鏈業務本身通過此次調整被拆細了——例如家電與筆記本業務變得更細化且重要,李肖爽為總經理的電視部、屈恆為總經理的生態鏈部、以及馬強為總經理的膝上型電腦部,成為直接向雷軍彙報的平行部門。
向網際網路公司轉型
一直以來,針對於小米到底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還是硬體公司的討論從未斷絕。
8月22日,小米釋出上市後首份財報,2018年上半年,小米總營收收入達796.5億元,同比增長75.4%;經調整利潤38.2億元,同比增長62.2%。業務板塊主要分為四部分——智慧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網際網路服務及其他。
從營收佔比來看,硬體仍是小米集團主要營收來源——手機營收 305.01億元,同比增長 58.7%;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103.788 億元,同比增長104.3%;網際網路業務39.582 億元,同比增長 63.6%。
此次小米架構重組,也體現了將網際網路軟體業務進一步提高權重、細分管理的趨勢。
點拾投資創始人朱昂分析稱,從小米組織架構的調整看,其軟體基因變得越來越強。此次最大亮點還是把IOT和網際網路業務進行更加細緻的梳理。小米作為一個軟體公司的模式越來越清晰,戰略集中在輕資產高毛利業務,而非重資產。這也指向了小米上市後發展的主戰場。手機以及智慧硬體銷售只是底層的渠道和使用者流量,未來小米真正利潤方面將來自偏軟的那塊。
西南電子首席分析師陳杭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小米調整成4個網際網路部門+4個智慧硬體部門+IOT平臺部門+有品電商部,戰略更加清晰明確,重心向網際網路和IOT硬體傾斜,基於小米目前龐大的MAU和立體化的硬體矩陣以及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平臺,來探索佈局變現未來的網際網路業務。
其中,網際網路是小米當下階段利潤的落腳點,是前鋒;智慧硬體是小米目前戰略佈局的媒介,是中鋒;有品電商和IOT平臺部門是戰略的支撐,是後衛。
小米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網際網路服務收入佔比8.8%,較去年同期9%的佔比下滑0.2個百分點;同時小米第二季整體收入增長為68.3%,網際網路服務第二季增速為63.6%,網際網路收入增速低於小米整體。
對此,小米CFO、高階副總裁周受資解釋稱,主要是小米的其他收入增長過快,尤其是IOT增長特別快,所以網際網路服務佔比不完全代表真實情況。
陳杭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小米網際網路業務部分毛利較高,且小米硬體目前在佈局完善後逐漸為內容導流,包括廣告、遊戲等領域。在陳杭看來,小米手機銷量2017年9000萬臺、2018年目標達到1.3億臺,將逐漸觸控到天花板,因此必須快速擴充品類,包括此次架構調整後獨立出來的電視事業部與膝上型電腦事業部。
至於小米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轉型為網際網路公司,朱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核心還是要看利潤佔比,目前小米硬體端毛利很低,軟體端毛利較高。如果接下來小米整個軟體業務在整體利潤佔比中繼續提高的話,市場就會對其軟體公司屬性有更為清晰的認識。朱昂將小米類比為早期的蘋果,市場最初也是認為蘋果是一家硬體公司,但基於其IOS系統所推出的各項服務,蘋果憑藉佔比最高的軟體收入,將市值打破萬億瓶頸。
正如喬布斯所說,“雖然 iPod 很漂亮, 但它本質上是一個軟體;Mac 也很漂亮,但它是 OS X 作業系統;另外,如果你仔細想一想 iPhone 是什麼,它其實還是一個軟體。所以蘋果公司最大的祕密,也是人盡皆知的一個祕密就是,蘋果在自己眼中就是一家軟體公司。”
或許小米也是一樣的思路。
責編:寧佳彥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映象。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絡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