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聞 | 大潮即將退去,機器人產業的寒冬就要來臨?
最近逛了逛在東京舉辦的日本機器人周(Japan Robot Week)、世界機器人峰會(World Robot Summit),以及在千葉舉辦的國際電子高新科技博覽會(CEATEC),總體感覺機器人領域的技術亮點較少,產品難以激起購買慾,現場也比較冷清。不由自主地想起巴菲特的那句名言:「 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而最近的幾則新聞更讓人感到一陣陣寒意。
機器人酒店:為提高效率不再依賴於機器人
日本海茵娜機器人酒店(Henn na Hotel,怪異機器人酒店)是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概念連鎖酒店,於2015年7月17日在長崎豪斯登堡主題公園內開業。通過採用最新機器人技術為客戶提供刺激和樂趣。後來在東京、大阪、福岡等地共開設了12家機器人酒店,發展勢頭不可謂不猛。

【圖片來源】Henn na Hotel官網
但是,使用機器人提供服務的過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順利。根據《長崎新聞》2018年10月19日報導,豪斯登堡的海茵娜機器人酒店正在嘗試擺脫機器人。該酒店自2015年開業以來,在2017年10月使用的機器人數量達到高峰:27類243臺機器人。但是,其中一部分機器人不僅沒有減少員工的工作量,反而增加了員工的負擔。比如,放在客房的溝通類機器人,由於語音識別率比較差,員工不得不到客房個別應對。該酒店最初使用的機器人今年進入第四年使用期,機器人啟動、停止、維護等運維作業不斷增加。現在,酒店已經把機器人的數量減少到16類85臺,差不多減少了三分之二。用酒店經營方的話說:
不知不覺中,機器人已經不是最先進的東西,需要更換或者廢棄使用部分機器人。 去除那些還需要員工輔助作業的機器人,而留下那些娛樂性比較強的機器人。 在總體方向上,我們想提升酒店運營的效率,但不再依賴於機器人。
作為一家以機器人為賣點的酒店,以後將不再依賴於機器人。這其中的酸楚,估計酒店自身才知道。
Pepper:計劃續約率只有15%
Pepper算是軟銀集團進軍機器人領域的標誌,也是孫正義藉以撬開機器人大門的金鑰匙。Pepper的設想是不僅能理解人的感情,還自帶感情與人溝通,被孫正義稱為「全球首臺具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在日本商用服務機器人領域幾乎可以說沒有競爭對手。

【圖片來源】軟銀官網
2015年2月27日面向個人使用者的Pepper首次發售300臺僅僅1分鐘就宣告售罄。但是,盛況已經不再,現在的市場反饋並沒有那麼美妙。根據軟銀的資料,現在使用Pepper的企業超過2000家。2015年10月面向法人使用者的「Pepper for Biz」3年租賃合同現在逐步到期。「日經xTECH」針對44家使用Pepper的企業進行了調查,得到27家企業的正式答覆。從結果來看, 「計劃續約」的公司只有4家,約佔15% ;「不再續約」的公司有9家,約佔33%;「尚未決定是否續約」的公司有13家,約佔48%。「未滿三年已經解約」的公司有1家,約佔4%。

【資料來源】「日經xTECH」官網
而 調查物件包含的2015年簽約的11家企業中,沒有一家公司「計劃續約」 。「不再續約」的公司約佔55%;「尚未決定是否續約」的公司約佔36%。「未滿三年已經解約」的公司約佔9%。

【資料來源】「日經xTECH」官網
應該說,這是一個相當嚴峻相當低迷的市場反應。主要原因在於:成本、效果(功能)、故障等方面。成本方面,3年租賃合同198萬9800日元,另加8%的消費稅,約215萬日元(約合13.3萬人民幣)。效果方面, 「對重要客戶的介紹功能沒能發揮」、「顧客的誘導、接待效果不理想」…… 可以看出使用者對接客效果的失望。
工業機器人:出貨額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
日本機器人工業協會(JARA, Japan Robot Association)於2018年10月26日釋出的基於該協會會員的資料表明, 日本工業機器人出貨總額為1861億日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0%。主要原因是面向中國大陸的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自動化生產裝置銷量回落所致。

【圖片來源】JARA官網
而從出口目的地的國家・地區來看,面向最大市場的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出口都比上年同期有所減少。協會的意見是: 「原因估計在於,貿易摩擦導致企業在裝置投資方面持觀望態度。」

【圖片來源】JARA官網
一方面是尚不明朗的貿易摩擦,一方面是終端使用者的激情減退,估計日本機器人產業的迅猛發展勢頭將會出現回落。尤其是服務機器人方面,使用者在經歷了近幾年的嘗試之後,發現期望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對機器人的實用化水平感到失望。 服務機器人產業或許將迎來寒冬。
Gartner剛剛釋出的技術成熟度曲線《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8》中,智慧機器人(Smart Robots)相關技術領域正處於「過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的上升期。但從日本的上述案例來看,似乎這一階段正在快速逝去,即將進入「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這將是很多機器人廠商心驚膽戰的夢魘。

各位機器人從業朋友們,大家有什麼實際的、具體的感受呢?一旦寒冬來臨,保暖措施準備好了嗎?歡迎留言探討。
更多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