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如何優化法院電子卷宗的歸檔問題?
摘要: 政策引導 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曾在2016年提出“智慧法院”這一概念,並於同年納入了《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 “智慧法院”的內涵: 充分發揮人工智慧作用,以高度資訊化方式支援司法審判、訴訟服務和司法管...
政策引導
“智慧法院”的內涵:
充分發揮人工智慧作用,以高度資訊化方式支援 司法審判 、 訴訟服務 和 司法管理 ,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透明化、全方位智慧服務的人民法院管理運作模式。
2018年以來,在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援下,杭州世平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該市某區法院為試點,與法務人員通力合作開發 法院電子卷宗生成及OCR識別管理系統 ,將人工智慧技術與法院日常業務相結合, 解決檔案室卷宗堆積帶來的困擾 。
需求推動
隨著資訊化發展,現階段法院卷宗歸檔工作採取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方式,但 線上電子卷宗的歸檔問題 卻始終困擾著檔案室工作人員。
以往工作人員將掃描件上傳後採取手動錄入資訊的方式將電子卷宗歸檔,此方法不但 耗時長 ,工作人員也很難避免在錄入資訊過程中 出錯 。
解決方案
系統基於 OCR識別技術 和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對電子卷宗採取 內容識別 、 資訊抽取 ,並向已有業務系統進行資訊回填,不但 減輕 了法院工作人員的 工作量 ,還能 保證資訊的準確性 。同時,隨案系統部署在涉密網伺服器上也能 有效防止資訊的洩露 。
技術支撐
1. 精準的識別技術
系統採用影象處理和OCR識別技術,將當事人提交的掃描件材料中的文字轉換成字元資訊,從而達到 提取圖片內容 的目的,用於減少法院工作人員文書書寫工作。
2.精確的演算法抽取
系統採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結合正則表示式和機器學習實現更精確的抽取,將卷宗中已經轉化為文字的內容進行篩選,抽取形成結構化欄位,並回填至現有業務系統, 減輕了立案庭法官的錄入工作量 。
3.檔案自動編目
系統對已經抽取出來的關鍵資訊一鍵回填的同時,對電子卷宗進行自動編目和已完成卷宗的自動歸檔,有效 節省了電子卷宗錄入及歸檔的時間 ,減少了書記員的工作量。
價值回饋
1. 提升工作效率
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與法院日常業務相結合,能有效地節省工作人員時間,提升工作效率,更有力地推動司法發展,更高效地緩解法院壓力,更優質地服務人民需要。
2.優化電子卷宗歸檔問題
人工智慧與法院業務的良性互動格局初步形成,資訊科技對法院工作的推動作用深刻顯現。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