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港澳大橋開通,這也是通訊人的高光時刻
通訊世界網訊息(CWW)歷時九年,被外媒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於10月23日正式全線貫通。至此,港珠東西,天塹南北,通途無阻。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同時也是建設難度最大的橋樑網路覆蓋工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橋隧結合跨海工程,不論是在港珠澳大橋的鋼架結構橋體上、還是在長達6.75公里的海底隧道里,如何實現行動網路訊號良好覆蓋都是難度極高的挑戰。
港珠澳大橋綜合解決方案主體一共劃分為4部分方案: 跨海大橋覆蓋方案、海底隧道覆蓋方案、人工島覆蓋方案及連線線覆蓋方案。港珠澳大橋公網通訊覆蓋專案由廣東珠海鐵塔牽頭建設,從需求承接到工程完結共歷時3年零兩個月。前後參與專案人數達112人,動用車次231次,大型施工協調達56次。
而在大橋正式貫通前,由中國鐵塔公司承建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行動通訊基礎設施就圓滿通過三大運營商的網路驗收測試。最終實現了高速場景下移動4G下載速率達到50Mbps以上,上傳速率達到18Mbps,可以說4G訊號槓槓的。
就是這樣的一群通訊人,他們接下了保障港珠澳大橋網路訊號覆蓋的這個艱鉅任務,伶仃洋的海風幫我們記錄下了他們付出的努力。
中國移動廣東分公司成立了 “港珠澳大橋網路建設黨員突擊隊”,積極研究創新組網方案,解決了海底隧道光纜走線、龍門架超遠距離覆蓋、跨境訊號干擾以及後續容量及業務發展需求等難題,實現了高質量網路覆蓋。在建設2G、NB、4G網路的同時,對大橋進行了5G網路的預部署,為將來大橋5G網路升級提供基礎條件。廣東移動黨員突擊隊共為港珠澳大橋規劃建設33個室外基站、9個室內基站,努力保障港珠澳大橋全程網路通暢。
而在今年早些時候,中國電信就與環球全域電訊(HGC)簽署了港珠澳大橋跨境傳輸系統合作建設備忘錄,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全新通訊通道,大幅提升區域通訊能力。在港珠澳大橋進行傳輸系統採用全球領先的每個波長100Gbps的波分複用光通訊技術,設計容量高達8Tbps。沿港珠澳大橋鋪設的香港-珠海-澳門通訊系統將與現有港澳通訊互為備份。港澳通訊將不再繞轉至廣州,兩地之間通訊時延縮短為原路由的20%。
中國聯通同樣積極響應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順利完成港珠澳大橋跨境光纜工程。該工程由港澳段及內地段光纜組成,全長50.2公里,連同中國聯通在深港、珠澳建設的多套跨境光纜互聯絡統,為粵、港、澳間跨境通訊提供大容量、高安全、低時延的資訊通道。隨著港珠澳大橋開通,中國聯通港珠澳大橋跨境光纜工程全線貫通。依託強大的全球網路與服務優勢,中國聯通將為三地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綜合資訊服務,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及“一帶一路”區域資訊互聯互通。
除了運營商們的通力合作,裝置廠商也默默地“下了一番苦功”。
大橋屬於特殊的線性覆蓋場景,又地處極端天氣多發地帶,香港、澳門等眾多無線訊號在大橋形成互擾怎麼解決?中興通訊攜手廣東移動成立專項聯合專案組,逐一攻克難題。裝置選型上採用中興TDD LTE多模RRU及FDD LTE高功率RRU,可滿足各種制式網路覆蓋,同時兼顧後期eMBB發展帶來的容量大幅提升。所有安裝件採用特殊材料處理,對抗海域高溼度及鹽度的腐蝕,全面保障裝置安全。鑑於港珠澳大橋的線性覆蓋場景,將機房設定在大橋兩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及西人工島上,RRU拉遠超10公里,考慮空間及未來5G網路建設,大橋纖芯資源緊張等諸多問題,中興通訊採用單芯雙向解決方案,節省了75%的纖芯資源。同時還創新性地提出在陸地上用吊車裝載RRU對大橋特殊路段進行實地模擬測試,快速且高效。
作為港珠澳大橋資訊化建設的核心解決方案供應商,新華三承擔了大橋90%以上的IT基礎架構建設,包括智慧弱電管理系統、視訊監控系統、應急指揮系統、人工島智慧化系統、智慧停車場、旅檢中心、口岸貨檢以及海關、邊檢、警務等。在建設過程中還實現了多方面的數字化技術創新,如為大橋量身定製的SDN智慧網路平臺,網路維護成本降低50%、網路安全可靠性提升40%;高效能AP裝置能夠讓旅客以最快8秒的速度高效通關;為大橋各業務系統提供世界一流的伺服器、儲存及備份解決方案,業務處理效率提升30%。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承載著經由大橋出入珠海的跨境通關車輛及出入境旅客的通關監管查驗業務功能,如何實現準確而高效的查驗?華為攜手廣東力創,利用先進的網路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安全管理理念,為口岸全面實現港珠澳通關“一站式”監管核放模式,並建設相應的“一站式”系統。包括:構建滿足一站式系統高效安全運作的系統環境,包括主機、網路、儲存、安全等;為一站式專用視訊監控系統提供網路傳輸及儲存環境;為一站式系統執行提供智慧運維繫統;以及提供其它安全支撐配套系統等。
除了4G覆蓋,光纖光纜的鋪設也是大橋通訊、安全、運維的重要設施,據悉,江蘇通鼎在大橋跨境光纜輔材專案中也提供瞭解決方案。
光纖感測技術具有“無源即可進行訊號傳輸和管理”的特點,港珠澳海底隧道火災報警系統,用中國信科集團光纖光柵感溫火災探測系統及火災報警管理軟體為海地隧道裝上了海底火情管理的“視神經”。
據現場記者實測,在港珠澳大橋深達40餘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內,手機上的4G網路訊號依然滿格,語音視訊通訊流暢。有了過硬的網路保障,以後穿梭香港、珠海和澳門就方便多了,還等什麼呢?下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去那裡體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