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滬,百度AI佈局城市化未來三十年

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劉慈欣10月26日在知乎 2018“網際網路洞見者”活動中丟擲了第三個提問:
IT和網路技術發展正日益消弭距離的障礙,這種趨勢是否會減慢甚至停止城市化的程序,或漸漸消融現有城市?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網際網路帶來了服務提供者的聚集、經濟活動的聚集、邊緣地區經濟要素的聚集、自然生態體驗場景的聚集,而AI則是把這種聚集變得更高效了。
未來三十年的城市化是怎樣的?日本、韓國等鄰國用“虹吸式”的超大城市和城市病告訴了我們東亞國家常常可能會落入的陷阱。
在中國,轉身空間還有,“智慧城市”可能才是城市化的未來。
1
一月兩城落地京滬
10月31日,百度與上海市寶山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動人工智慧賦能產業發展,提升城市智慧化治理水平,將寶山區打造成為智慧城市示範區和人工智慧產業集聚高地。

在短短半個月之前的10月16日,百度還與北京市西北旺鎮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通過百度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等關鍵技術,雙方將共建“智慧西北旺”,構建中關村科學城新型城市形態。
細細數來,百度智慧城市已與長春、合肥、寧波、雄安、青島、重慶等10餘個省市地區達成合作,但北京和上海始終是百度智慧城市的明珠。
百度選擇北京、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作為切口,足見其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核心思路:以超大城市為試驗田展開部署。
超大城市有更迫切的需求展開智慧城市改造,特別是寶山市,《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將其納入“主城片區”範疇。這裡即將展開深度城市化程序。
超大城市政府服務完整,資訊基礎設施完備,在這裡資訊化改造的難度相對較小,智慧城市比較容易實現。
超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便於形成示範效應和帶動效應,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的智慧城市樣板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可以說,超大城市就是中國智慧城市批量化復刻的引擎,這裡面臨的社會問題、交通問題複雜多樣,在這裡遇到的問題,也是在其他地區、其他城市會面臨的問題。用北京、上海的複雜資料來調教演算法,顯然是最佳選擇。
2
智慧化改造的大網
百度城市大腦和百度AI技術就像是一張大網,滲入到交通、商業、安防、智慧家居等方方面面,從各個角度對城市進行智慧化改造,把城市中老舊的“器官”換成新的“器官”。

1、智慧交通。出行方式影響著城市的形態,而城市的生產力水平反過來又會影響出行。交通就是城市的血管。一個城市的交通效率,幾乎決定了這座城市的運轉效率、生活體驗。
Apollo和百度城市大腦正在提供智慧交通管控、智慧分析、智慧服務等方面的智慧交通管理解決方案,今年8月李彥巨集就曾介紹,百度開發了城市智慧交通系統,主要包括智慧路網、智慧訊號燈、智慧車輛排程、自動泊車及智慧駕駛監測等內容。希望藉此解決交通擁堵的“大城市病”,用AI思維給出“中國方案”
2、智慧商業。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商業正在越來越依賴於現代資料倉庫技術、線上分析處理技術、資料探勘和資料展現技術進行資料分析以實現商業價值。
百度過去長期在城市大腦中的資料積澱,可以根據城市的交通流資料,幫助商家合理選擇、規劃城市落點,甚至打通百度的熊掌號統一線上線下的流量推廣。讓實體商業和線上流量結合在一起,實現完整的營銷閉環。
3、智慧安防。從今年4月份開始,公安機關就陸續在張學友的演唱會上逮捕各類逃犯,截至目前總共抓獲46名逃犯。這其實就是智慧安防起到了作用。
用雷鋒網的話來說,“犯罪分子們對於新生技術的認知程度已經跟不上技術本身的迭代速度了”。百度在智慧安防領域的優勢在於,可以通過AI技術保證區域安全。降低犯罪率,甚至幫助公安機關提高破案率,讓城市變得更安全可靠。
4、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智慧家居本身就是一對雙胞胎,智慧家居就像是智慧城市的細胞,一個個家庭的智慧化,足以推動一座城市的智慧化。
百度在智慧家居領域的DuerOS軟硬體、晶片級的“AI +IoT”解決方案非常完備,有規範的行業標準,統一的協議介面,在ToB有廣泛應用場景,適合小區、機場、政府等場景落地,足以讓城市公共空間變得更智慧。在家庭ToC層面,DuerOS則是和一批電視、家居廠商之間的合作同樣在推動著家庭的智慧化。
5、智慧環保。智慧城市需要將人工智慧等技術融合到環境應急管理、環境監測,通過大資料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從而提出環境治理的智慧解決方案。
這恰恰是百度城市大腦的強項,它可以構造動態演化的潛在汙染源網格化指紋圖譜庫,智慧化助力政府和環保部門督察執法、精細管理和科學治理,為環境治理提供決策依據。
3
城市化的未來三十年
和BAT中其他巨頭相比會發現,它們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建設僅僅只是零敲碎打,在自家公司所在城市利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和當地政府展開合作,推進智慧城市的落地。
不過你去看百度這類巨頭的佈局會發現,它的智慧城市規劃已經由點成線,由線成面。從北京、上海這樣的超一線城市,到雄安這樣的規劃新區再到寧波、青島、重慶、合肥等跨越東中西部的二三線城市,在每一個複雜場景下,都有自己的詳細規劃。

這種“成片”的智慧城市佈局是其他巨頭暫時沒有形成的,也是未來必然要發力的方向。
城市規劃的覆蓋面廣當然也離不開百度自家的技術積澱,百度在智慧城市領域的AI技術在ToB、ToC,家庭場景、公共場景都有著諸多佈局,技術的體系化、多元化,同樣讓它在中國智慧城市化建設之中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
1898年,英國城市規劃師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在其《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提到:
事實並不像通常所說的那樣只有兩種選擇,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而有第三種選擇。可以把一切最生動活潑的城市生活的優點和美麗,愉快的鄉村環境和諧地組合在一起。這種生活的現實性將是一種“磁鐵”,它將產生我們大家夢寐以求的效果。
尼澤·霍華德希望城市建設不僅僅只是單一的,而是一種“良好社群規劃”。
過去在城市規劃中“田園城市”和“新城市主義”爭執不下,前者希望克服城市化程序中的大城市病,後者希望提高城市執行效率。兩者在過去一直是一對矛盾。
在智慧城市和AI技術的“藥方”下,“良好社群規劃”這個城市設計理念正在一點點逼近實現,城市規劃的兩難矛盾也正在化解。
智慧化改造的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會是階段性的過程,新技術雖然層出不窮湧入城市,但是我們可能需要3-5年才能一點點見到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恰恰是一座城市嬗變的魅力所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見到了京東、滴滴、餓了麼、順豐等網際網路公司讓城市變“小”了,人們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到城市中的種種服務,但是在AI時代,BAT這樣的公司將讓城市變得更“聰明”,人們可以感受到智慧城市帶來的高效。
新技術反而在加速城市化程序,只是讓城市資源利用變得更高效集約了。百度在智慧城市中的種種新技術、新思路,都給城市化啟示。可以說,智慧城市代表了未來30年中國城市化程序的主要方向。
符合各方要求的完美城市只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樓閣,但克服“城市病”的各種實驗都值得、深入推進。伴隨著技術進步,充滿智慧和創意的城市規劃設計理念正競相湧現。
由智慧城市所主導的城市化程序,不僅僅是代表了城市發展的思路,更是代表了現代人對在城市空間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就像美國社會哲學家芒福德所說的:
城市通過集中物質的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類的速度。
----------------------------------------------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公眾號“深幾度”,歡迎署名轉載。
作者系獨立撰稿人。鈦媒體、品途網2016年度十大作者,騰訊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關注人工智慧、移動互聯、數碼家電的產業融合,文章在介面、今日頭條、搜狐、騰訊、新浪、網易等30餘平臺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