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動電子展:“深圳製造”的轉型之路
環球資源移動電子展
“環球資源移動電子展”在香港開幕,將連續四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本次展會規模較 2014 年首屆展會增長一倍,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移動電子產品採購盛會之一。這場展會主要是為了世界各地的移動電子製造需求,因此參加展會的大多數的都是來自於國內大陸的一些電子製造商,其中來自廣東參展企業佔比達 85%,深圳的參展企業佔比達 60%。

Startup 臺灣場
從另一個層面上而言,這一場移動電子展也能看出,這幾年的移動電子的一些趨勢——比如無線化的趨勢。從去年的移動電子展開始,很多 ODM/OEM 廠商都紛紛展出了自己的無線充電器,以及無線藍芽耳機。到了今年,無線化依舊是一股趨勢,不過這一次無線充電類的產品更進一步進化,加入了一些小創新,比如能同時支援多臺裝置進行無線充電,車載無線充電器支援自動開啟充電支架等等。
那麼除此之外,這場電子展還能看出哪些趨勢和變化呢?
初創企業:總能找到驚喜
Car Wink
相較於 ODM/OEM 展區的接地氣和實用,初創企業的產品更多的是展現自身的創意。初創展區中,也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陸,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等等各地區各國家的初創企業薈萃。其中你總能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產品。比如,利用畫素顯示器做的個性化顯示車尾提示牌,可以通過藍芽與顯示器相連線,展示 emoji。
Move It Fitness
Move It Finess,這是一款智慧健身用裝置,外形為啞鈴形狀,啞鈴中有 IMU(慣性測量單元)感測器,通過感測器測量的資料,結合演算法可以得知當前使用者正在做什麼樣的運動。
Weeebot
多家來自深圳的企業展示了用於 STEAM 教育的程式設計機器人。有些機器人看上去像“金屬版”樂高,有些則類似“變形金剛”升級版,它們都能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提高動手能力。比如名為 Weeebot 程式設計機器人,它能在既定的不規則線路上運動,還能主動避障。
OPUS ONE 智慧雨傘
由韓國一家初創公司設計的一款智慧雨傘 OPUS ONE Jonas Smart Umbrella,它兼具雨傘防丟功能與天氣預報功能。使用者搖晃雨傘可以得知今天是否可能降雨,當用戶離開雨傘一定距離之後,雨傘連線的手機會推送提醒。同時,在使用者撐開雨傘之時,雨傘會通過震動提醒使用者是否有來電或者資訊。產品由 4 節 AAA 電池供電,續航時間長達一年。
常客與新人:HTC 與 JDI
HTC 是香港移動電子展的常客了,每次大會都會有一個單獨的展示區用來展示 Vive 上的新內容,這一次 HTC 帶來了一款 Oasis 射擊小遊戲(頭號玩家裡的“綠洲”)。與 HTC 形成對應的是,第一次參加展會的 JDI,他們也這次展會中也帶來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產品。
Vive Oasis Beta
比如,鑲嵌有太陽能發電板的 Safe Tag:這張卡片可以通過 NFC 與手機連線,然後改變卡片上顯示的內容,據 JDI 工作人員訊息,現在這個卡片還處於原型階段,他們正在想辦法給它加入藍芽功能,降低能耗。這樣佩戴該卡片的學生離開學校之後,家長即可收到資訊推送。
JDI Safe Tag
動態定價解決方案,這是 JDI 針對“新零售”制定的一系列解決方案:使用低功耗的電子顯示屏取代普通的產品價籤,並且使用 AI 對當前的產品進行定價。當產品的庫存產生變化之時,AI 會進行實時調價,電子價籤也會隨之產生實時變化。
科大訊飛
這次大會除了有 ODM/OEM 廠商參加之外,還有一些大陸網際網路企業也參加了電子展,比如科大訊飛,網易,騰訊,以及搜狗等。在展會上,雖然他們也是在展示自己的硬體產品,比如網易展示了自家的 OCR 影象轉文字的掃描筆,騰訊聯合廠商展示了他們的物聯網雲端計算解決方案,但他們的目的主要還是展示自己的“軟實力”。
搜狗翻譯寶 Pro
以搜狗為例,他們此前在去年的香港移動電子展上展出了自己的搜狗翻譯寶,這一次他們也帶來了該產品,但這次展區的主角卻是展示他們的 AI 能力。比如“脣語識別技術”,僅靠識別說話人脣部動作,無需收集音訊資訊,就能解讀說話者所說的內容。目前支援非特定人、大詞彙量的連續脣語識別。據搜狗方面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垂直場景如車載、智慧家居等環境下識別準確率高達90%;在通用場景下,準確率在60%以上。
搜狗-人臉遷移
除此之外,還有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實現的“人臉遷移”,只需單張目標人物影象,就能瞬間完成換臉體驗,可實現面部實時動態變化效果。該項技術可以運用在直播、影視製作、視訊互動以及教育等眾多場景中。
環球資源舉辦的移動電子展,主要是為了採購商服務的,換而言之,展會本身的目的是為了對接交易與服務,但這次展會中,不僅能看到一些初創企業,還能看到基本與電子採購無緣的網際網路企業,這是為什麼?
環球資源電子組總裁黃譚偉
“我們的展會一開始確實是為了撮合交易而產生的,但隨著一些 ODM/OEM 通過代工發展起來了,他們就產生了想要做自己品牌的想法,”環球資源電子組總裁黃譚偉表示,“但是品牌建設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於是我們就邀請了一些品牌商,讓其他的廠商學習觀摩。”
不過,筆者認為,這可能為這些 ODM/OEM 廠商與擅長服務與軟體開發的網際網路企業提供了接觸的平臺,如何擁有自主品牌,或者讓產品擁有更多的附加值?這不是通過提高產品的質量就能達到的,為產品增加附加值,比如服務或者其他的獨佔特性,這樣才能使產品脫穎而出。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唐植瀟,編輯/項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