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短視訊到底錯在了哪裡?
1
最近關於騰訊短視訊戰略佈局的討論聽很多的,由於單獨的產品無法打敗抖音,騰訊選擇了“以量取勝”,希望藉助短視訊產品矩陣來完成包抄,這也是我們看到騰訊為什麼可以一口氣推出13款短視訊產品出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估計也就騰訊能這樣財大氣粗了吧。
騰訊的短視訊佈局,讓我有一種英雄末路的感覺,在面對新晉對手今日頭條挑戰面前的那種無奈感深深的體現了出來。很多人說騰訊對今日頭條的崛起感到焦慮,主要是因為害怕今日頭條在短視訊領域的成功,很可能會動搖騰訊的社交根基。
但真正讓騰訊害怕的,其實還是過去十年的“孵化”和“跟隨”徹底失靈了。騰訊擅長微創新,當市場出現一些優秀的產品後,騰訊能夠迅速將產品複製過來,然後利用流量和使用者優勢對原有產品實現趕超,再借助微創新形成市場壟斷。
從內涵段子到今日頭條,再到西瓜視訊、火山小視訊和抖音,再到悟空問答和微頭條,今日頭條孵化產品幾乎一打一個準,所憑藉的無非也就是“流量”和“演算法”,而這幾乎被利用到所有有關內容的領域。今日頭條讓騰訊害怕,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正是因為在移動端繼承了騰訊的這種優勢,
2
如今為了扶持微視,騰訊可謂煞費苦心。先是拿出30億補貼,扶持微視的MCN機構,抗衡抖音原創內容上的強勢。經過短暫的朋友圈封殺短視訊風波後,再開啟入口為微視導流。9月底騰訊又推出短視訊小ofollow,noindex">程式 “看一看短視訊”。
騰訊能夠連線孵化一切,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極具使用者粘性的社交關係網路,但短視訊的生態裡卻並不需要社交關係。如今市場基本已經沒有使用者紅利了,“南抖音、北快手”的格局也相對比較穩定,騰訊的短視訊其實已經很難成功。微視也好,其他短視訊產品也罷,在我看來騰訊的短視訊矩陣戰略註定會失敗。
邏輯很簡單,今日頭條無論在使用者和流量上都不弱於騰訊,而且別人比騰訊更加專注,團隊更加靈活,企業內部協作也更通暢,更關鍵的是今日頭條用上了自身所有能用的資源。騰訊把有限的資源分散到13款產品中去,這怎麼能和抖音比呢?現在不管馬化騰 承認與否,張一鳴已經成為其不容忽視的對手。
從一口氣推出13款短視訊來看,騰訊的短視訊團隊仍被框定在“賽馬”機制下,而這也意味著架構調整後的騰訊仍然沒有改變以往業務部門彼此對立的局面,微信作為騰訊最重要的社交平臺和流量平臺,本身卻依舊是一個單獨的事業群。
被騰訊寄予厚望的微視與微信之間依舊橫跨一個事業群,騰訊孵化下一代社交產品的重任放在哪個部門也依舊不清晰。對騰訊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需要反思「賽馬機制」給自身帶來的利弊,進而建立一種內部的協同文化。
3
憑藉社交平臺龐大的使用者和流量匯入,騰訊往往總是能夠輕鬆擊潰各自領域的競爭對手,騰訊人也似乎早已習慣了坐享其成。介面在《逃離溫室騰訊》一文中曾指出,「在騰訊,穩定勝過於創新。騰訊想要的是穩定,是鞏固自封的壟斷地位,以及鞏固自己所封下的疆土。」
騰訊現在需要改變的恰恰是這種追求穩定的文化,最關鍵的則是從外界引進活水。過去幾年騰訊專注於做聯結器,投資了一堆企業,這為什麼被別人詬病,很大程度上在於,微軟、Facebook、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等巨頭做投資,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和自身業務進行協調,並且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把想要投資的公司直接收購,這樣可以保證企業內部的創新文化,畢竟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騰訊做投資基本就只是“資本”和“流量”,但往往和自身業務沒有任何聯動,即使有聯動也會因為沒有控制權遭受各種約束。拿新零售來說,騰訊投資了永輝超市、每日優鮮、美團和京東,但這幾家企業都是各自為戰,彼此之間還存在或多或少的競爭關係,騰訊想要整合幾乎沒有可能,而競爭對手早將各個體系打通,這注定又是一場必敗之戰。
所以騰訊想要真正和抖音掰掰手腕,我覺得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全資把快手戰略併購。快手做短視訊這麼多年,抖音的強勢崛起也沒衝擊到它的基本盤,這個團隊的戰鬥力至少遠比騰訊內部的人要強。快手和今日頭條現在已不是一個級別的公司,在短視訊的這場戰爭中,如果沒能進一步獲得支援,很可能未來會失敗,所以快手和騰訊還真有聯手的可能性。
4
不過真正能不能打贏這場戰爭,靠的還是決心。記得百度一直被人詬病缺乏執行力,但至少在面臨移動網際網路轉型過程中,還曾有過19億美元收購91的嘗試,在錯過資訊流風口之後,百度敢於拿核心產品開刀,直接在搜尋框下發加入資訊流和短視訊。破釜沉舟之後,百度也煥發了第二春。
Facebook在迎來Snap衝擊的時候,果斷Instagram進行大改版,Snap自此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當然騰訊也有這種機會,《2017微信資料報告》顯示,微信使用者每日發表6800萬次朋友圈視訊,較2016年增長22%。這是什麼概念?抖音日活1.5億,當天有登陸行為的都可以計數——而微信的6800萬是UGC次數——我們幾乎可以下結論,微信是全國最大的短視訊生產平臺。
敢於拿核心產品開刀,將社交和短視訊真正有機結合起來,這或許是騰訊打敗今日頭條的最後機會。如今騰訊對抗今日頭條,更多還是以一種防守策略,對於今日頭條這樣一家充滿戰鬥力的公司,一味的防守怎麼可能打敗它。
現在的騰訊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短視訊不僅僅只是關於使用者時長的爭奪,更是關乎騰訊的社交基本盤,所以現在的騰訊必須得有點破釜沉舟的勇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