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銀行裡的“愛情買賣”
同樣的簽到,平臺如果承諾每天分給使用者2元,使用者有可能不願意堅持;但平臺說連續堅持簽到一年,可獲得1000元現金。誘惑是不是突然變大了?
刺蝟公社 | 鐵林
誰也沒有想到,2018年的社交黑馬,竟然是情侶社交APP“愛情銀行”。這款軟體一不做匿名社交,二不做即時通訊,三不模仿海外知名社交軟體,輕輕鬆鬆,靠著一招簽到領紅包,就把活躍度做起來了。
不是普通的簽到紅包,情侶連續簽到“麼麼噠365天”,可“提現1000元”,金額比一般的產品更具誘惑力,“愛情銀行”的目的是做情侶之間的互動平臺。激勵政策帶來了明顯的正向效果,去年9月,“愛情銀行”登頂App Store免費榜第一。
但在昨日(25日)下午,“愛情銀行”踩了急剎車。其官方微博介紹,應監管部門強制要求,愛情銀行APP將關停下架,全面整改。經監管部門檢測,愛情銀行APP社群存在大量違規內容……關停期間,一切服務暫停。
目前,“愛情銀行”已無法登陸。
一個持續一年的“騙局”
截至昨日晚10:00,該微博轉發次數超過5000,很多人在表達憤怒。
按照微博網友@我喜歡的人超棒的 的解釋,愛情銀行會出現“惡意斷籤”的情況,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天卻突然無法簽到,連續“麼麼噠”了3小時都以失敗告終。
知乎網友@嚴格的設計師 遭遇了同樣的問題:伺服器總是莫名其妙抽風,本人用了三個多月,兩次打卡了壓根沒反應,第一次說了系統故障,第二天補了,後面那次壓根就不處理,補籤卡的途徑最低只有開一百多免費會員才有一張。什麼時候再來一次抽風,你就只能買永久會員送第二張。
不少簽到時間超過300天的使用者,卡在了最後的關頭。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一簽到318天的使用者,被平臺要求與物件同時按壓螢幕60秒鐘,以完成簽到,但即便是同步視訊,用簽到秒錶,簽到依然顯示失敗,
為了獲得“補籤卡”,使用者可以通過拉新的方式,隨機獲得補籤卡,但補籤卡有日期限制,只有抽中漏籤日補籤卡的使用者,才可以再次補籤。想要拿到平臺給的1000塊錢,並不容易。
除了“麼麼噠”的玩法,平臺還設定了其他的獎勵機制,一度設定為滿30元(後提高至50元)可提現。
現金激勵和玩法的創新,讓愛情銀行迅速從一眾社交軟體中脫穎而出。愛情銀行COO顧振在接受36氪採訪時表示,2018年9月,愛情銀行的總使用者數在4-5百萬之間,日活使用者為100萬。隨著成功完成簽到人數的增長,平臺的運營負擔也會逐步加重。
對愛情銀行來說,唯一合理的做法就是降低簽到成功率。
一家對社交不死心的公司和一個盛大系老闆
APP資訊顯示,愛情銀行的研發公司為“上海聊聊網路科技有限公司”,CEO是姜洪,老盛大員工。這並不是聊聊網路在社交上的首次嘗試。
2014年6月,上海聊聊基於LBS地理位置資訊推出移動社交產品“聊聊”,旨在幫助人們認識身邊的人。
2016年又推出了即時通訊軟體超信,主打安全快速便捷,關係簡單,最重要的“叫板微信”。
前兩者在推出多年後,都沒有獲得想象中的效果。一直到2018年,愛情銀行,總算是嶄露頭角,圓了公司的社交夢。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盛大系另一位老員工推出來的產品:趣頭條,同樣在2018年出盡風頭。創始人譚思亮,2010年加盟盛大,負責盛大的廣告業務。
趣頭條利用現金獎勵這招,硬生生把日活使用者拉了上去。在渠道費用上漲的情況下,平臺直接把錢給使用者,通過使用者帶來新的增長。一眾APP在春節時尤其喜歡類似的做法。
但趣頭條是內容向的資訊產品,類似的玩兒法不算特別的突兀。社交是不一樣的,使用社交軟體的人,通常懷有強烈的願望——溝通,廣告會嚴重影響到社交效果。為了增加簽到難度,愛情銀行的設定之一,就是強行增加看廣告的時間。
愛情銀行更像羅永浩站臺的聊天寶(原子彈簡訊)。子彈簡訊也一度被認為是在“挑戰”微信,並且同樣主打簡單的社交關係,淨化朋友圈,和當年的“超信”一模一樣,果然太陽底下無新事,幾乎所有打著類似招牌的產品,面對的局面都是,出道即巔峰,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後,產品終於消失於茫茫人海。
改名後,聊天寶選擇了妥協,既然做不了微信,那至少做一款優秀的網賺工具。聊天寶平移了所有激勵類APP的典型做法,比如鼓勵使用者通過聊天來獲取金幣,或者通過閱讀來積累金幣。總之,激勵制度服務於平臺的活躍度和平臺的使用者增長。
但到了3月初,快如科技旗下聊天寶(原子彈簡訊)已正式宣佈解散,從 200 多人的團隊精簡剩下二三十人。子彈簡訊在改名聊天寶那一刻,就註定了失敗。再回過頭看兩個月前那次高調的釋出會,又是一次睜眼說瞎話的現象級現場。
同為社交產品,愛情銀行的玩兒法比聊天寶聰明,它非常精準的告知了回報金額,並且在不同的平臺通過內容運營,來帶動新使用者的增長。
在微博上,官方永遠在分享“成功”提現1000元的使用者。抖音上,官方通過製造爆款,為平臺匯入新增使用者。
愛情銀行承諾的連續簽到365天,獎勵現金1000元,平均到每一天,收入約2.74元。但使用者的視角非常獨特,只看到了承諾的1000,忘記了365天的條件。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給錢讓人瘋狂
網賺的輻射人群,比想象中還多。一般情況下,人們普遍認為趣頭條的使用者是年紀較大的長輩,畢竟在趣頭條上,一次性只能掙一塊到幾毛。
反觀愛情銀行的使用者,很明顯在針對年輕人,除了獎勵金額的提高,平臺操作的複雜性,也在為使用者設定准入門檻。不管是主動曝光還是記者採訪,大部分站出來質疑“惡意斷籤”的使用者,都是年輕的學生人群。
年輕人比老年人更懂手機,也更知道該如何利用平臺來掙錢。網賺不分年齡,沒錢又有時間的都是目標使用者。
付費的傳統在國內開始時間並不長,從內容到版權,用了很長時間來完成使用者教育,三大視訊平臺,最近兩三年來,才出現了付費使用者大幅增加的情況。跑通為內容付費的商業模式,不僅更有利於優質內容的持續生產,也能表明,產品確實切中了使用者的真實需求。
但免費帶來的衝擊太大了。趣頭條公司孵化出的免費閱讀軟體米讀,正在持續且快速的增長。使用者無需付費,只要支出更多的時間用於廣告消費即可。付費閱讀軟體,需要和免費的閱讀軟體向抗衡。
“給錢”是更特殊的存在。它面對的使用者需求,也是真實的,產品設計的目的,重點不在產品的服務體驗上,它更像是一個人性遊戲,抓到了參與者的弱點,並持續加以開發。
“愛情銀行”深諳此道。在使用者即將完成簽到時,提高簽到的門檻,使用者對完成簽到的執念會也來越深,以至於付出自己都不能想象的精力。
中國新聞網採訪裡,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記錄:大三女孩珠珠原本以為,和好朋友一起玩兒,不僅不會沉迷,也不用擔心因為簽到失敗而分手,但一直到簽到快結束,珠珠才意識到自己對簽到的執念。
一些簽到失敗的人,在網路痛訴,認為自己是“上當受騙”。但在使用愛情銀行的過程中,主動權掌握在平臺手中,比如在使用者協議中,寫了:對於聊聊網路向用戶提供的瞎咧產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缺陷及其引發的任何損失,聊聊網路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包括,聊聊網路向用戶免費提供的服務;聊聊網路向用戶贈送的任何產品或者服務;聊聊網路向收費服務使用者附贈的各種產品或者服務。
在進入平臺以前,不平等條約就存在了。除了在網上痛罵幾句,使用者在維權服務上,幾乎沒有什麼優勢。
下一個愛情銀行出現的時候,同一批人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人性的弱點,可以掩蓋,但無法真正的消失。
免費產品在消耗使用者的時間,給錢的產品,是目的更加明確的,用更低的成本,買下使用者為APP所做的一切貢獻。這筆買賣,對使用者來說,並不划算。
鐵 林
關注資訊社交平臺、泛媒體領域
微訊號:2470810968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