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要”和“不要”,秒奪90、95、00後心智!| 創變觀察
文章經公眾號創變島授權,作者創變島
年輕人,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商業指南針。而資本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商業助推器。
為了搶奪90後、95後、00後新消費人群,商家各出奇招。然而,其實大道至簡,只要懂得年輕人的“要”和“不要”,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資本青睞。

備註:僅盤點獲得融資且以購物中心作為主要拓店渠道的實體商業品牌
不難發現,這些圍繞年輕人而展開的商業模式,知道年輕人要什麼和不要什麼,用年輕人的話語體系與他們“對話”,因而向資本闡明瞭各自的商業價值。
運動、寵物、眼鏡、美容
如何與年輕人對話?
運動:不單調重複,更要時尚健康
年輕人自嘲是懶癌患者,喜歡葛優躺。但是,只要給足理由,懶癌一族也會樂意動起來。年輕人不喜歡單調的、咬緊牙關的重複,但他們喜歡與一群價值觀相同的人在一起,在時尚舒適的空間裡,一起為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努力。
正是掌握了這一套“話語”,Caster 和XONE運動空間,都獲得了天使融資的助力。Caster 為《熱血街舞團》裡的街舞廠牌,為街舞愛好者提供系統的街舞培訓的同時,還植入潮牌零售、娛樂、社交的屬性。類似地,XONE運動空間旨在打造以團操課為核心,向社交、旅行、消費等領域拓展的“ONE+X”生活方式空間,開進了北京地標購物中心三里屯SOHO。
事實上,這種以運動為主,植入時尚、社交、生活方式元素的模式,已得到驗證。因此諸如超級猩猩、樂刻運動、keep、光豬圈、Liking、小熊快跑等新興健身品牌相繼獲得多輪融資,成為購物中心的標配。
寵物:不是“看家犬”,終是“靈魂伴侶”
阿貓阿狗對於老一輩老說,就是用來抓老鼠、看家的。但寵物對年輕人而言,是“擬人化”的陪伴。甚至可以說,他們養的不是寵物,是“靈魂伴侶”。年輕人為了伺候好自己的“兒女”,年均消費可達6400元。
在9月獲得融資的派迪暢科技以寵物安全、健康為核心,打造高階寵物診所;未卡Vetreska則專注打造時尚養寵方式,業務包括自有寵物食品,寵物服裝以及寵物主人周邊產品等。
眼鏡:不僅有用,還要飾品化、時尚化
在過去,眼鏡的作用是幫助人們看清東西。隨著年輕一代消費意識的崛起,帶一副僅僅只是“有用”的眼鏡,是一種負擔。眼鏡品類已從單純的功能性物件,向時尚化、配飾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新型眼鏡品牌LOHO和Coterie,均獲得近億元C輪融資。LOHO,提出“眼鏡即形象”的品牌口號,提倡在上班、出遊、娛樂、運動不同的場所,佩戴不同的眼鏡。以希望以“一人四鏡”的理念,提高眼鏡消費頻次。而Coterie則意在打造成集眼鏡和飾品於一體的時尚概念店。
美容:不要“抗衰老”,要“年輕態”
傳統的大型美容會所打出的口號,一般都以“抗衰老、抗氧化”為主。這種“承認自己老了”的心理負擔,讓年輕人格外抗拒。而新興的美容業態,則主打“年輕態”、“元氣”等美容護膚理念,卸下年輕人的心理防禦,再用時尚的空間設計、人性化的服務、網際網路化運營,博取年輕人的芳心。
9月份獲得融資的新氧,是全球最大的品質醫療與美容整形搜尋電商平臺,在全國線下推出70多家時尚、新潮、趣味的快閃店,向年輕消費者滲透。而心SPAce則將SPA、足浴、咖啡場景結合為一體,將遠離美容院的90後、00後拉回來。
還有一些其他的品牌也因擅長與年輕人對話,而獲得資本青睞,如:
電競俱樂部QG,從電競 IP 延伸打造新文創綜合體,將鉅額年輕消費者流量落地;蔡嘉法式甜品瞄準喜愛烘焙甜點、簡餐的年輕人;艾佳生活為注重家居生活品質的年輕人,提供一站式家裝服務;主打兒童教育+娛樂的空氣工廠蹦床館、幾米入、樂智機器人等品牌,瞄準的是4.5萬億兒童消費賽道,獲得資本助力。
小結
品牌尋求融資,得先會“講人話”,才能向資本“講故事”。講人話,意味著講年輕人能懂的商業語言,知道消費者的“要”和“不要”。而講故事,意味著有一個可以自我造血、真正以解決使用者需求為出發點的商業模式。先會“講人話”,才能“講好故事”。
文章來源:贏商網
Line"/>
每一輪消費革命,都是一次新品牌的革命性機遇。如何在新形勢下構建最佳品牌戰略?成為企業家必須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告別淺聽聞,閉門3天,踐跡「學知利行,知行合一」,馬上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