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效比氾濫後,網易嚴選情懷路線還能否繼續吃香?

6月26日,網易嚴選與有家民宿舉辦戰略合作意儀式,由嚴選一手設計,使用嚴選傢俱軟裝產品,打造“嚴選HOME@有家民宿”,開創全新的“旅行+居住+消費”民宿新體驗。同時,雙方計劃在全國佈局5000套“嚴選HOME”民宿。
“嚴選HOME”是個很不錯的宣傳方式和場景,給沒用過網易嚴選產品的客戶一個直接的視覺感受和實際體驗。這也標誌著網易嚴選打開了線上+線下的渠道。
網易嚴選於2016年4月正式上線,是國內首家ODM模式的電商。它以“好的生活,沒那麼貴”的slogan,打造了一個精品的電商平臺。網易嚴選sku雖然不多,卻吸引了一大批小資消費者,成功地打開了市場。
中國正跨入第四消費時代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其《第四消費時代》裡,將1912年以來的日本社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912年到1941年,日本工業化完成,城市人口增加,少數中產階級促進了消費。
第二個發展階段是從戰後開始到1974年,乘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勢如破竹,人們大量購買貴重物品。
隨後進入第三個階段,該階段日本社會消費開始消費升級,消費取向呈現個性化、多樣化、差別化等特。
2005年,日本社會進入第四消費時代,新時代的消費理念,已經從崇尚時尚、奢侈品,經歷注重質量和舒適度,進而過渡到迴歸內心的滿足感、平和的心態、地方的傳統特色、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上來。還有,這個階段的另一個特點是“共享”逐漸受到重視。
相比之下,因生產力不足,我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還處在第一消費時代;改革開放以後經濟快速發展,我們進入了第二階段;而後在經濟發展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盛行之下,個性化趨勢風生水起,那是第三消費時代;到了現在,隨著無印良品等簡潔樸素的產品開始流行於中國,隨著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產品的出現和盛行,隨著小米生態鏈、名創優品等高性價比產品逐漸受到追捧,可以感覺到,我國的第四消費時代也悄然來臨。
正是由於這種轉變,傳統電商良莠不齊的商品對人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近年來,線上流量遇到天花板,獲客難度越來越大,除了線上體驗差的問題,產品缺乏吸引力也是一個致命的原因。
網易嚴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場了。
消費升級,網易嚴選初露鋒芒
由於時代的變化,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導致電商遭遇了瓶頸,很多商家也許並不知道原因,有些商家有所察覺,卻也無能為力。但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是很敏感的,雷軍重新佈局小米線下門店,並且很快就獲得了成功。小米之家單店月均銷售額達到519萬元,坪效為27萬元,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蘋果的每平米40萬元。而後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劉強東提出了“無界零售”,雖然名字各異,但是都指向了同一方向,升級消費,取悅消費者。
阿里和京東主要致力於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以提高消費者的體驗,而網易嚴選則稍有不同。
網易嚴選首先解決了商品問題,與製造商的直連,省去中間經銷商的層層加價,也剔除了高昂的品牌溢價,網易嚴選獲得了價效比高的產品。又因為採取和著名品牌商同樣的製造商,使得商品本身就已擁有廣告效應。
宛如一股清流,網易嚴選吸引了一群追求價效比和品質生活的消費者。4月上線,過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到第三季度時,網易嚴選已經擁有超過3000萬的使用者,月流水已達到6000萬。
網易嚴選的出現正是消費時代更迭的必然產物,就好比日本從第三消費時代過渡到第四消費時代時,無印良品的強勢登場一樣。上世紀80年代,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日本遭受了能源危機,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逐漸變得理性。於是無印良品出世了,其去品牌化、樸素簡潔卻又強調品質的產品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設計師田中一光為無印良品設計的兩條廣告就很能體現無印良品的理念,一是:“飽食鐵板燒與鵝肝後,忽而覺得,啊,茶泡飯真好吃,這就是無印良品的感覺。”另有一條是:“簡素並不會對豪華自卑。簡素中有奧妙的知性、感性,毋寧說是值得驕傲的世界。如果這樣的價值體系可以推廣,那麼可以用盡量少的資源過更豐富的生活。”
可以說“簡素中有奧妙的知性、感性”同樣也是第四消費時代的特點。因此,符合這個特點的網易嚴選是應時的,也是聰明的。只不過,剛跨入一個新領域,網易嚴選也要面對很多挑戰。
譭譽參半,挑戰接踵而至
稱讚和非議總是結伴而來的,機遇和競爭也是同時存在的。網易嚴選面臨的挑戰有以下幾點:
其一,產品創新不足。網易嚴選能迅速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得益於“某某品牌製造商”的宣傳標語,“名牌製造商、價格優惠”這是消費者對網易嚴選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手段,卻也讓很多人開始質疑網易嚴選,認為其在借用知名品牌及其製造商的影響力“偷換概念”。網易嚴選商品面臨著創新的考驗。
其二,流量之痛。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擴張渠道、搭設場景,是佔領更多市場的重要手段。而與巨頭的流量相比,嚴選是處在劣勢的,在易觀釋出的2018年最新綜合電商APP前十強裡,淘寶以43869.95萬的月度活躍使用者高居榜首,京東以16471.34萬位列第二,第八名的網易嚴選月度活躍使用者規模僅為156.07萬人。
原因之一為網易嚴選知名度還不夠高,二為獲客渠道不夠多。網易嚴選出生於網易郵箱,郵箱使用者成了網易嚴選主要的流量來源。然而單靠網易郵箱等產品的推廣是有限的,網易似乎也知道這點,所以打造了“嚴選HOME”。
其三,競爭大,體量小。作為ODM模式的電商,網易嚴選是先行者,但作為電商,它卻是個新手。據網易2017年財報顯示,電商業務佔總營收21.57%,為116.7億元,遠低於唯品會537,12億元的營收,與京東2601.22億元、阿里1582.73億元的營收更是無法相比。而且,網易嚴選引以為豪的自有品牌的優勢也逐漸消失,小米、淘寶、京東、蘇寧也先後推出了類似網易嚴選的自營品牌:米家有品、淘寶心選、京東京造、蘇寧極物。不可忽視的是無印良品近兩年也加快了在中國佈局的腳步,聲稱要在未來三年內再開160家門店。網易嚴選將面對線上和線下競爭對手的雙重夾擊,如何迎擊或者防守是網易嚴選必須要解決的課題。
百花齊放,網易嚴選如何突出重圍?
網易嚴選如今已不是一枝獨秀,想要在眾多同類中勝出,還需作出不少努力。
首先,對於產品來講,雖然同時兼顧質量、價格、設計很難,但實現了也就意味著網易嚴選能擁有更大的優勢。在擁有名牌品質的同時嚴選需要有自己的設計創新,為此需要打造自己的設計團隊,與製造商共同設計,或者在此基礎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委託OEM廠商生產,這未嘗不是一個突破的方向。中國作為世界的工廠,製造水平不低,但設計水平卻難以達到先進國家水平。如果網易嚴選擁有更高的設計水準,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將會有一個很大的躍升。同時,對於設計不同消費群體的個性產品也會得心應手。
另外,筆者認為讓消費者參與設計或者把設計的權利交給消費者,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即C2B模式。由於傳統線下渠道受空間、時間、溝通等因素的限制,C2B模式不易發展,但是網際網路卻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平臺上提供產品的各個元素讓消費者進行搭配或者自行設計,也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要求,由網易嚴選的設計團隊為其量身打造。如此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千人千面”的服務。
其次,全渠道結合是時下最流行的做法,好比嚴選與酒店、民宿的結合。去年網易嚴選曾嘗試與世紀聯華·鯨選體驗店合作開店,終未成形,同年,網易嚴選嘗試的快閃店也沒能取到很好的效果。但不得不說輕資產模式還是很有優勢的,尤其對於知名度還不是很高的網易嚴選來講,重資產模式一旦失敗將要承擔巨大的損失。所以網易嚴選走進了便利店,現在網易嚴選已經與安達便利達成合作,將來也許還會跟更多的連鎖店合作。探索更多的渠道和場景,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方向。
最後,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網易嚴選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與競爭者差異化,打造屬於嚴選的品味,屬於嚴選的生活態度,讓“網易嚴選”成為標籤,如此方能提高客戶認同感。在眾多主打價效比產品的競爭對手中,情懷、品味的營造也將會成為制勝的關鍵。
說到底,網易嚴選的出現是順應第四消費時代的,如何發展乃至更上一層樓,還得迴歸到如何應對當下人們的消費觀念,網易嚴選如此,其它競爭對手亦然。
更多解讀關注公眾號ID:liukuangtmt,內容合作加微信號:sanche2017,本文首發曠創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