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釋出會比上次有趣,蘋果終於“補上”欠果粉的新品
Tim Cook
在上一個月的釋出會上,“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廚子(Tim Cook)先生在釋出會上闡述了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雙卡雙待有多麼的重要,但顯然整個釋出會卻了無生趣,不僅沒有更新“喬幫主”的得意之作 MacBook Air,也沒有傳聞中的全面屏 iPad+Pro/">iPad Pro。不過,這一場釋出會補上了上一個月釋出會的遺憾……除了無限跳票的 AirPower。
新 MacBook Air
Retina 螢幕,如果要說 MacBook Air 最讓人遺憾的一點,螢幕首當其衝。新款 MacBook Air 最大的提升就是彌補了螢幕這一個短板——然後其他的繼續“照抄” MacBook Pro——除了 Touch Bar。
邊框收窄了 50%,色域拓寬了 48%,解析度提高了 4 倍,TrackPad 增寬了 20%,支援 Force Touch,揚聲器響度增加了 25%。
當然,第三代蝶式鍵盤也沒有缺席,蘋果官方號稱穩定性提升了 4 倍,不過,鑑於此前 MacBook Pro 蝶式鍵盤的問題還歷歷在目,穩定性這一點很存疑。
雖然沒有 Touch Bar,但蘋果“很良心”把 Touch ID 放上去了——用於管理 Touch ID 識別和喚醒“嘿,Siri”的 T2 晶片,在此次釋出會上也沒有露過。
擁有 2 個 USB-C 形狀的雷電 3 介面,支援最高 5G/S 的傳輸速率以及 5K 級別的影象輸出,處理器升級到了第 8 代 i5 處理器……
等等,這一切是不是很熟悉?沒錯,把 MacBook Pro 摘掉 Touch Bar 和 2 個雷電口,處理器降降頻,Boom,恭喜你得到了一臺 MacBook Air 2018 最新款。
蘋果“砍掉”的這些效能和硬體,讓 MacBook Air 相較於 MacBook Pro 輕了0.12kg,為 1.25kg,價格便宜了 100 美元,為 1199 美元起(Touch 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 容量為 256GB,256GB 的 MacBook Air 售價為 1399 美元,差價為 100 美元)。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多 100 美元上 Pro 的車呢,還是多掏 100 美元選擇 Pro 呢?
到這裡,蘋果筆記本電腦的產品線算是很明晰了,MacBook Pro 系列負責效能,MacBook 12“ 負責輕薄,那麼 MacBook Air……可能就負責坑萌新入門吧。(順便一提,無論是大陸還是香港的蘋果文案似乎都把 Air 系列的重點放在了“輕”這一點上,難道吸引使用者不是它的價格 嗎?P.S. 論輕薄我 MacBook 12” 第一個不服。)
當然,既然 MacBook Air 都更新了,豈能落下另一位難兄難弟 Mac mini 也終於迎來了最重大更新。這次更新最主要的是體現在顏色上……比如,由銀變灰,以及順便地把效能提升了。
入門依舊是第八代 i3 處理器,主頻 3.6HZ 四核,8GB RAM,全系 128GB SSD 起步,擁有很多很多外介面(畢竟桌上型電腦定位)。
如果你很捨得掏錢,那麼六核心 i7 走起,64GB RAM 安排上,2TB SSD 裝上……那麼價格由入門級的 799 美刀飆升至 4099 美刀——我為什麼不再多掏 1000 美刀,直接上 iMac 27",好歹人家還多一個頂級 5k 顯示器……反正錢都已經花到這個份兒上了。
其實 Mac mini 的目標定位從來不是 Mac 入門級使用者,而是有顯示器和鍵鼠(如果有一臺過時的 iMac 更好)使用者。畢竟,一套配得上 Mac mini 逼格的顯示器和鍵鼠配上,已經快趕得上入門級的 MacBook Air 了。
One More Thing……
接下來便是正常釋出會的亮點了,蘋果零售店!當我們看到接下來廚子先生開始邀請蘋果負責零售業務的總裁 Angela Ahrendts 上臺時,筆者已經開始懷疑釋出會是不是已經進入尾聲了。Angela 開始介紹蘋果零售店內提供的“免費增值服務” Today at Apple 如何打造平臺連結所有人之時,筆者突然想起,這是否暗示著廚子先生已經開始為自己欽定的下一位接班人 Angela 女士“加戲”。接下來,廚子先生親自登臺拿出了網路上已經傳得沸沸揚的 The New iPad Pro(暫定名)。
New iPad Pro 共有兩個尺寸,11 英寸和 12.9 英寸。11 英寸是被塞進了上一代 10.5 英寸機身,而 12.9 英寸則是成功瘦身。這都要歸功於 Face ID 的引入,它趕走了 Home 按鍵,卻沒給 iPad Pro 帶來劉海——畢竟體積都擺在這了。
有了 7nm 仿生晶片 A12X 加持,蘋果宣稱效能超越市面上 92% 行動式筆記本,最高擁有 1TB 儲存空間,似乎是在追隨東半球最第二好用手機的配置。終於用上了業界主流的 USB-C 介面,並且能夠反向給任何裝置充電——官方提供的資料是 29.37/36.71 瓦特小時,如果按照 5V 電壓計算,大概相當於 5800mAh 以及 7300mAh 的移動電源,基本上夠給最新的 iPhone Xs MAX 1.5 次左右。
既然 iPad Pro 都採用了新的介面,過去的 Apple Pencil 是不能捅進去充電了,於是新的 Pencil/">Apple Pencil 也一併釋出。這一次在設計方面,有點致敬老對手微軟的意思,能夠吸附在 iPad Pro 頂部,並且邊吸邊“吸電”——沒錯,這次 Apple Pencil 終於不用“捅菊花”了,而是堂堂正正地在 iPad 側面充電。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這一次,Apple Pencil 終於支援機身雙擊快速切換功能(在自帶的備忘錄內,是切換至橡皮)。
“鉛筆”都更新了,鍵盤自然也不例外。這一次 Smart Connector(姑且還這樣稱呼它吧)被移到了iPad 背面。機智的廚子先生又想出了新的辦法掙錢——Smart Keyboard 加個字尾 Folio,成功地把吸附結點挪到了背後。
這樣一來,不僅舊的 iPad Pro 配件不相容新 iPad Pro,新 iPad Pro 配件也不相容舊 iPad Pro 配件——雖然 10.5 英寸和 11 英寸的機身大小沒有差距。賺錢,不服廚子先生不行。不過,Smart Keyboard Folio 終於一改前輩不可調節裝置傾角的缺陷,能夠在有限範圍內調節傾角。
同樣美好的還有售價,799/999 美元起步,64GB,256GB,512GB,1TB 儲存空間,配合 129 美元的 New Apple Pencil 以及 179 美元的 Smart Keyboard Folio,一套“乞丐版” New iPad Pro 組合價高達 1017 美元。筆者摸了摸自己的 10.5 英寸 iPad Pro,突然被拔草。

精明老道的商人- Tim Cook
不過,對於那些糾結 iPad Pro 和 MacBook Air 的使用者而言,這 100 美元的差價是上乞丐版 MacBook Air,還是再一咬牙加上 50 美元上個 256GB 11 英寸的 iPad,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畢竟蘋果自己都說過效能“秒殺”市面上 92% 的便攜膝上型電腦,誰知道這其中到底包不包括 New MacBook Air 2018。
Lana Del Rey
至此釋出會進入尾聲,廚子先生請來了自己心愛的歌手紐約本地人 Lana Del Rey 獻上一曲釋出會 ED。筆者摸了摸自己的口袋,發現這些鈔票並沒有挪窩的意思——畢竟今天釋出的這三款產品目標都沒有成功給筆者種草。
加上 1000 港幣,上 MacBook Air 乞丐版!容量還大它 iPad Pro 64GB
如果追求極致輕薄筆記本,會選擇 MacBook 12",但凡對重量不是很敏感的使用者,咬咬牙多花 100 美元,一步到位上 MacBook Pro 能解決一切日常需求(無論是做小圖片,還是臨時剪小短片),Mac mini 則是適用於已經有了一切外設的使用者,但 799 美元的售價已經足夠攢一臺效能不俗的 Game PC 了;至於 iPad Pro 2018,則是徹徹底底的 Pro(專業)定位,從釋出會上的那些專業應用場景來看,幾乎沒有一項是普通使用者使用的場景。
然而,無論如何,蘋果的這幾款產品還有有其存在價值的,畢竟需求各異,保不齊有些果粉或者專業人士就處於更新換代裝置的檔口上——記住這個時間點,現在下單,一週後收貨(11 月 9 日)。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唐植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