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到底有什麼用?

宣告:↑照片來自 Internetwork,基於 CC0 協議,有一定幅度通過專業創意應用程式完成的更改。
輕觸下方聲音標識,即刻收聽語音版。
還可移步【喜馬拉雅 FM】、【網易雲音樂】或【企鵝 FM】,搜尋【更好時代知識服務】收聽:
(音訊由 CV 楊一方 演繹)
中國哲學到底有什麼用? 來自更好時代 00:00 03:45
中國哲學思想欠缺概念和邏輯體系的特點是非常寶貴的特點,這個西方哲學注重邏輯和概念,是截然相反的,並且獨樹一幟。
我們古代的哲學家認為,哲學恰恰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只有日常生活才是偉大變化發生的時候。
比如孔子從來不是一個希望加強社會控制的人,儒家思想反而是激發我們改善自我的意識,它引導一種開放積極的心態,而不是封閉和保守的心態。
我們從中國古代哲學中學到的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是需要靠禮儀,通過禮儀營造一種環境,體會他人的感受,就能改善人際關係。
真正的禮儀不是流於形式的像婚禮一類的大的儀式,而是一種假想的情景,人們被帶到一種全新的關係中,每個參與者扮演了與日常生活中截然不同的角色,幫助我們改善人際關係。
比如在一個捉迷藏的遊戲中,大人和孩子的角色發生了反轉,平時孩子中無所不能的大人扮演了笨手笨腳的被抓到的人,而處於弱勢地位的孩子卻扮演了強大的角色。
在這個捉迷藏的禮儀中,孩子們變強大的需求得到了滿足,而大人們也可以放鬆一下,兩代人的關係,得到了潤滑。
禮儀除了營造環境之外,還有一個要點就是體諒別人的感受。真正的禮儀是讓我們設身處地體驗別人的處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達到共情的效果。
中國哲學裡的權變和知命的思想,會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變通是一件好事,因為對於一件事來說,過於誠實是一個原則,但是變通之後就會發現更多的好處,事實上,沒有哪一種倫理或道德的法則可以凌駕在人類情感的複雜性之上。
權變的思想強調每一個具體的場景都是獨一無二,並且一直變化,如果我們不懂變通,只會依照固定法則和標準去應對,那麼就不可能做出合情合理的決策。
中國哲學裡的知命思想,正是看到了計劃的侷限性,也就是我們竭盡了所有努力之後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前提是我們已經做了自己能夠做的一切,這個時候還是有一些東西仍然會到來,我們只好聽天命了。
中國哲學裡相信生活中總有意想不到的安排,只有意識到生活的不可預測性,我們才能真正豁然開朗,以一種更廣闊的方式來面對生活。
通過中國哲學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有意識的做事,第二步是無需有意識的做事。
我們有意識的做事,是因為我們行為常常受習慣的支配,變成一種模式化的東西,但同時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常常是無意識的。
如果我們認識到了這是陷入固定的模式,並且有意識去改變它,我們就獲得了自我可塑性,當我們在進行一件事的時候,加上自己的真心實意,發現對方的反應也會大大不同,自己的生活竟然慢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無需有意識的做事,最重要的一個例子是庖丁解牛,他的工作基礎很乏味無趣,隨著時間的積累,庖丁的技巧越來越熟悉,漸漸他熟知了牛身上每一條脈絡,每一條紋理,他開始舞動自己的刀,遊刃有餘的把握刀口的走向,從而獲得了自由的境界。
-完-
©嚴正法律宣告
本文版權受我國相關法律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法律的保護,為中國希達傳媒旗下更好時代自媒體平臺運營團隊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更好時代及/或相關權利人明確授權, 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摘編、修改、連結更好時代的任何內容 ,或在非部署更好時代自媒體平臺矩陣的伺服器上做映象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
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更好時代”字樣,獲得合法授權有兩種方式:一是聯絡更好時代自媒體平臺視情況免費獲得合法授權;二是參照有關國際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更好時代自媒體平臺相關權利人支付版權費用,版權費用標準為1500元至2000元人民幣每千字(具體費用可協商確定)。
對於更好時代自媒體平臺所有形式的原創內容,相關權利人有結集出版的權利。
違反上述宣告者,更好時代自媒體平臺將依法委託相關專業的法律合作伙伴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違反者需自行承擔相應的嚴重法律後果 。
任一合作聯絡「[email protected]」,您將得到快速的回覆。
更好時代自媒體平臺矩陣為微信訂閱號、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網易新聞、QQ看點、北京時間、UC頭條、知乎專欄、簡書專欄、微博頭條、豆瓣、今日爆點、脈脈;開源中國社群、虎嗅網、鈦媒體、36Kr、紫數網等,更多平臺陸續入駐中,歡迎您在任意一個或多個平臺進行持續關注。
版權資訊
文章版權更好時代 原創出品
執筆作者 網際網路觀察者馬克雲 (已簽約)
正文字數1164字
閱讀時間5分鐘
首發日期2018年10月30日
每天遇見,更好的自己
— Hope Better be with you forever —
— 希冀更好永遠與你同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