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記錄一生的軌跡 專訪“足跡”的開發者 lfb_CD
最早知道「足跡」,好像是在 Telegram 上,我無意中加入了一個群裡知道他的。後來我邀請到他來使用 TestFlight.top 才第一次用上了「足跡」。在採訪 lfb_CD 的時候讓我感覺,他開發的每一個 App 都像是一個藝術家在創作自己的作品。他說:“我更希望把自己看作詩人,去用心寫好一首詩。
「足跡」是怎麼樣的一款 App
足跡是一款根據手機定位來記錄人的運動軌跡的 App,相信你看了下面這張圖應該可以大概明白它能做什麼。其實它解決的都算不上什麼剛性需求,功能就只是記錄軌跡。雖然看起來這功能簡單且單一,但是要記錄得好,且不費電,是一件特別難的事。

怎麼下載
目前的話還有一兩個功能還在內測中,待內測結束後才開啟公測。公測時間待定,預計會在一個月內,感興趣的話可以先加這個 QQ群 104961521。
為什麼要製作「足跡」
這款應用的來源在專欄和APP裡都有寫。起因就是去年清明節(17.4.1)我和同事去了一次沙漠,徒步12小時穿越了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這次旅行很累,也讓我記憶深刻。
在回北京的路上有人問,我們是從哪兒走到哪兒的?可遺憾的是,沒有一個人能準確的說的出來。就突然感覺挺悲哀的。也許我的一生也會這樣,不管經歷了多少,遭遇了多少,到最後,都會被淡忘。沒有人記得我們的過去。就像這次的旅行一樣,很快就會被忘記。
所以,我就寫了這個記錄一生軌跡的APP。
詳細介紹下「足跡」和開發中遇到的挑戰
足跡目前還有諸多問題,但畢竟還是開發測試近一年時間了,經歷了不斷嘗試和各種技術手段,目前也是越來越趨於穩定了,先簡單介紹下目前足跡已有的技術點吧:
定位動態調節
資料多級快取
使用者姿態輔助
軌跡資料過濾
APP後臺保活
前三個是省電的技術點,後面兩個是讓軌跡更加友好的技術點。目前耗電情況已經比較低了,處於1%~5%之間,下圖可以看到後臺執行107.3小時耗電佔比只有5%。

下面詳細介紹下足跡目前的具體功能
一、基礎的軌跡展示功能
1.當日資料展示頁
這個介面主要是將大家關心的一些資料提取並進行展示
主要包括有今日的軌跡、當前狀態、步數、距離、檢視手機次數與時間。同時這個頁面能有效減少地圖的載入,因為地圖載入真的是耗電的大頭。

2.地圖軌跡頁
展示今日、昨日、七日軌跡
軌跡是所有的點連成線,也是最酷炫的
一生是將所有的點進行展示,包括匯入的照片資料
單擊地圖頁展示已記錄的軌跡距離、軌跡數量(一生與軌跡欄有效)


3.一生軌跡點全貌展示
這個介面是將所有的點以3D球狀形態進行展示,每一圈代表那一年的軌跡,圈上的每個線條代表著那天的軌跡數,數量越多越長。
底部展示的是當天的軌跡,數字代表的是軌跡個數,手滑動展示出的是距離,單位是米。

二、其他衍生功能
1.自主新增標註點
地圖頁長按可以新增自定義的標註點,支援輸入標題,描述,以及多種標籤,用作足跡、旅行、美食、記錄、其他。

2.手機使用記錄統計
記錄手機使用時間,檢視次數,以及耗電情況。

3.生成個性桌布
可以利用自己的軌跡生成一張屬於自己個性桌布。

未來打算怎麼優化
優化肯定是會一直做的,就目前來說,穩定性和耗電還需要不斷測試。最急迫需要優化的就是後臺喚醒功能。
未來的規劃呢,在足跡的穩定性和耗電優化到一定程度後,會做一些好玩的東西,會在玩法上不斷進行探索。具體的呢,可能會有排行榜呀,彩蛋呀,桌布呀,也可能往健康管理方向走,甚至還可能基於足跡的技術積累開發一個新的APP。目前也是有打算做一款lbs遊戲了。
你可以看到這個專案從一開始就是具有意義的,同時也是具有無限可能的。當初打算開發這個APP的時候也正是看到了這點。它不僅僅是介面酷炫,不僅僅是為了去炫耀。在基礎能力的不斷提升的同時,我大腦裡也不斷有新的不同的想法出現。這些想法也在不斷衝擊著,催促著我趕緊去實現。
「足跡」現在的運營情況和收穫
足跡從立項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個人收穫的話最大肯定還是技術上,積累了不少開發經驗。足跡是很特殊的一類APP,對定位、耗電、後臺執行有著極強的依賴,且是獨立開發,這種開發經驗是公司專案所無法提供的。
目前的內測人數穩定在500人左右,在群裡也認識了各種大佬,有玩戶外騎車跨省的,玩手機越獄的,有在國外定居的,也有剛畢業的大學生高中生等等。非常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關注和支援,出現重大bug也沒有瘋狂吐槽我。
「足跡」在開發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有趣的事情就很多了,可以簡單分享幾個。
去年面試美團的時候,和麵試官聊到了足跡。很有意思的是面試官聽了我的想法之後也特別激動,還給我提了好幾個建議;
我們的內測群裡有一個職業的測試,有次更新新版本,所有機型都幫我測試了一遍,非常給力;
也有遇到可愛的使用者,半夜陪著我一起修復剛釋出的bug;
還有件比較開心的事,前段時間微博抽獎,有好幾個投資人和公司聯絡我討論合作。
介紹一下「足跡」的開發團隊
其實就我一個人,所以開發,設計,運營都是我。後端服務現在是用的蘋果iCloud。平時的話,在下班回家路上就開始測試,回到家裡就開始評估測試資料,然後分析資料調整引數,第二天接著測試。
我是在成都長大的。大二開始自學iOS開發,大三就開始了實習。我的經歷挺豐富的,大學期間就實習了四家公司,現在畢業剛滿一年,在百度地圖做iOS開發。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有想法,也非常願意把時間花在實現自己的想法上的人。

個人有什麼愛好
看我的桌面,我喜歡鼓搗一些小玩具啥的,以及養苔蘚,家裡還有一些。寫程式碼累了可以放鬆一下,也經常有同事跑我這兒來玩。

其他作品展示

一款集系統監測、網速展示、流量統計的工具。之前也被鮮柚小編推薦過。

只有1MB大小的極簡備忘錄,通知中心即可進行編輯。

一款極簡的天氣應用,最初版本在iOS10上擁有最窄的widget外掛
更多幹貨關注多點ASO公眾號
微信號:ASOU

或加多點小助手微信進入ASO及小程式資源分享群

微訊號:Hiduo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