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玩網際網路哪些資料並不重要?
不少中小企業老闆並不懂網際網路,也沒有太多的錢請專人。守護袁昆發現代運營貌似是大多數中小企業最喜歡的方式,然而怎樣去評估考核網際網路營銷推廣的資料呢?
雖然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中小企業請代運營並不是最好的方式,企業老闆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己學習網際網路,先玩起來再說。但絕大多數企業老闆還是各種藉口:沒時間、不會等。
如果請代運營公司,或者招到專職的營銷運營人員,怎樣去做評估呢?哪些資料其實並不重要?相信很多中小企業並不清楚。
首先說說怎樣評估的問題,守護袁昆認為應該分為三個步驟:
一、資訊量的釋出情況如何?
不管我們在什麼網際網路平臺做營銷,資訊量的釋出情況應該是第一位。先有數量再有質量,所以短時間內大量釋出資訊,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佈局自己的資訊很關鍵。具體怎麼做,各有各的方法,感興趣的私聊。
二、網際網路上有多少有效資訊?
釋出大量資訊這是基礎,然而資訊是否有效呢?這裡的有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是否儲存下來了,很多平臺看到營銷資訊會刪除,嚴重的會封號。所以我們有多少資訊儲存下來了?二是有多少資訊有收錄有排名,除了平臺內的流量,有收錄有排名才會被更多的使用者看到。當然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主要是有多少人轉發。
三、詢盤的比率是怎樣的?
PC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會看有多少人留下電話、QQ號,或者直接有多少人來詢盤。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主要是有多少人加V信,或者直接詢盤。到了詢盤這一步,基本上來說營銷推廣的工作告一段落,企業的品牌、產品的價值和價格、客服的專業能力等是成交關鍵。
通過上面的介紹,守護袁昆相信大家對營銷運營人員的工作評估有一個基礎的認識。除了基礎的評估標準,那麼有哪些資料並不太重要呢?
粉絲數其實並不太重要:當然這裡說的粉絲數並不太重要,也是基於基礎資料來說。比如行業內大家的粉絲數是1萬左右,那麼我們並不需要追求10萬甚至數十萬,但自己才幾百上千粉絲,那麼肯定是不行的。
瀏覽量其實並不太重要:大家都知道瀏覽量可以刷對不對,有多少真實的甚至有價值的評論才是重點。當然如果為了資料好看,或者賺廣告費,可能比較在意流量量。
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是結果。守護袁昆發現很多企業老闆有非常強的結果導向:能帶來多少詢盤,有多少成交客戶,會銷售多少業績?問題的關鍵是,很多企業前面的基礎工作都沒做好,哪來的滿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