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色城赴港IPO失敗 高註冊費能否撐起社交電商“輕創業平臺”?
“像我們做得早的人都是有原始股的,萬色城的原始股是根據業績多少按照比例給的,我已經和公司籤合同了,上市以後按合同走就行。”已經做了幾年萬色城店主的小希(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萬色城上市後她將獲得原始股。
不過,6月10日,國內S2B2C社交電商萬色城(Vance International,INC.)2018年12月10日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被曝已滿6個月。按照港交所的規定,企業遞交招股書6個月之後,若不能順利上市,則港交所會將其上市程序調整為“失效”。這也意味著萬色城首次赴港上市失敗。
對於萬色城此次IPO失敗的原因,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方超強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還不太不清楚,但據他猜測,或許主要和萬色城業務的合規性、穩定性和發展預期等因素有關。
萬色城主營業務為銷售自有品牌產品,並通過為店主提供服務一次性收取高額創業費。通過構成萬色城平臺上店主收入來源的銷售產品、招商獎金、團隊獎金,或許可以對萬色城的商業模式有進一步瞭解。
“招一個店主,招商獎金是9000元,招一個實習店主,招商獎金是2000元。”那麼,如此大額度的獎勵存在什麼風險?萬色城又將如何清除其IPO道路上的障礙?
招一個店主獎9000元去年上半年僅新增店主124人
成立至今已有10年的電商企業萬色城運營著兩個平臺——萬色商城和萬色城商學院。
萬色商城的定位是S2B2C社交電商公司,以庫存模式和市場模式提供自有品牌產品(獲得大部分收入)和較少第三方品牌產品。其中,自有品牌產品包括兩部分:保健品和美容產品。而萬色城商學院則主要為其業務合作伙伴(即店主和實習店主)提供教學等服務。在小希發來的一份“萬色城介紹2018年新版”PPT中 ,萬色城稱自己為“一個致力於把草根創業者培養成未來創業家的輕創業平臺”。
招股書顯示,目前萬色商城擁有3.5萬商家,這其中包括2萬網商(即店主)和1.5萬實習店主。這3.5萬商家不僅貢獻了萬色城大部分的營收,還成為萬色城打造“網上創業大學城”的著力點。
不過,在萬色城發展一個店主或者實習店主還是有一定難度。萬色城客服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要想成為萬色城實習店主和店主,准入門檻有所不同。
客服人員進一步介紹稱,具體來說,註冊實習店主需要一次性購買1萬元的益生菌、萬色水母等萬色城核心產品,且一年內需要完成共計3萬元的業績(即銷售產品,自買或他人買)。對於實習店主,核心產品返利金額為採購金額的40%。
而註冊店主(即網商)則需要一次性繳納平臺服務費現金4.98萬元,店主會相應得到一個禮包,對其的返利相比實習店主略高一些,核心產品返利金額為採購金額的45%~50%。
“實習店主是有期限的,註冊之日起一年有效。一年內銷售額達到3萬元保留名額,達不到取消實習店主資格。如果一年內銷售額達到20萬元,就可以升級為店主了。”另外一位三四線城市萬色城店主龍梅(化名)告訴記者,實際操作中,對實習店主的返利比例可能更低,“比如萬色臻肽,零售價格是398元,如果是店主的話銷售可掙199元,如果是實習店主就只能掙119.4元。”
而成為店主後,如何賺錢決定了萬色城拉新效果的好壞。
小希告訴記者:“要賺錢的話,一開始肯定是從銷售產品起步的人比較多,但是如果你資源好的話,也可以招商跟銷售一起做,這也是一部分利潤來源。”
小希口中的招商,簡單來說就是為萬色城招募新店主(及網商),新招來的店主將成為其團隊中的一員,而招商也是有招商獎金的。“招一個店主,招商獎金是9000元;招一個實習店主,招商獎金是2000元。”小希告訴記者。
“招商分為兩種,一種是招實習店主,一種是招店主,你可以招店主成為你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招實習店主。實習店主就相當於是給你打工,他銷售的產品有10%的利潤是在你這邊的。”小希說,“在萬色城裡,做到店主最終肯定是要以招商為主,也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團隊,通過團隊的業績獎勵,長期掙錢。”
綜上所述,銷售產品、招商獎金、團隊獎金是店主的主要收入來源。
不容樂觀的是,萬色城每年新增店主(即網商)數量正在急速下滑。招股書資料顯示,2015年~2017年,新註冊的網商數量分別為4153、3979、2340。而從2017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新增網商數量從859個銳減至124個。
銷售自有品牌產品為主大部分賣給了“店主”
“因為公司(萬色城)要上市,所以今年活動特別多。”龍梅告訴記者。
的確,記者注意到,6月12日萬色城平臺上一則限時招募實習店主的活動顯示,僅需購買5970元產品就可以註冊成為實習店主,而此前則需要下1萬元的訂單才能註冊。由此可見,萬色城拉新促銷活動的力度頗大。
回過來再看萬色城的收益,主要來自銷售商品(主要包括自有品牌產品及較少第三方品牌產品)、提供服務,以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向第三方品牌產品賣家收取的平臺佣金。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5年~2017年,萬色城營收分別為3.32億元、2.25億元、2.82億元,經營業務的純利潤分別為0.67億元、0.28億元、0.45億元。
拿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構成來看,其銷售商品收入佔比63.1%,提供服務收入佔比36.6%,平臺佣金佔比僅為0.3%。
記者注意到,目前萬色城商品品類劃分為食品(包括保健品)、美妝、家居、母嬰及海淘五大類。而在商品銷售收入中,包括保健品及美容產品在內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收入佔據較大比重。
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萬色商城自有品牌產品的收益分別佔其銷售商品所得收益的92.6%、93.8%、77.2%及87.8%。不難看出,銷售自有品牌產品仍是萬色城銷售收入的大頭。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還提到,萬色城大部分產品出售給自己的業務合作伙伴,而業務合作伙伴主要是指網商和實習店主,這意味著萬色城的大部分商品都出售給了店主和實習店主。
此外,萬色城的服務也主要提供給店主和實習店主,主要包括教學服務、倉儲和物流服務、客戶服務、資訊科技服務等。之所以能享受到這麼多服務,是因為店主在註冊時繳納了近五萬元的一次性服務費。招股書顯示,萬色城大部分店主由實習店主發展而來。
在美商社創始人王鵬輝看來,“萬色城本質上就是微商,只是把自己包裝成平臺,其主要靠銷售自有品牌產品賺錢。”
不過,“幾千萬的淨利潤在微商行業算是中等體量”,王鵬輝說,“萬色城入門門檻高,不利於納新。”
商品銷售毛利佔比過低是否涉嫌傳銷仍存疑
與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社交電商雲集(,N)相比,赴港IPO的萬色城似乎並沒有那麼幸運。從規模上來看,二者似乎也不在一個量級上。雲集招股書顯示,2017、2018年其總營收分別為64.44億元、130.15億元,而萬色城2017年的營收僅為2.82億元。
王鵬輝認為,即便是像雲集這樣的社交電商,也很難做大體量。“因為中間這些人(指會員、店主等)其實是不怎麼賺錢的,又很難繼續裂變下去,新增的(會員、店主)還沒有流失的多。”
“"拉人頭"本身就不是可持續的模式,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核心還是店主的動力不足,利潤太低。”王鵬輝覺得,相比之下,微商層級批發的模式也不錯。微商的生意邏輯很簡單,但現金流很好,都是現款交易。
毛利率方面,招股書資料顯示,萬色城整體毛利率從2017年上半年的61.0%,增加至2018年上半年的73.1%。同期分業務來看,銷售商品的毛利率從33.1%增加至58.1%,其中美容產品由33.4%增加至54.7%,保健品由35.6%增加至70.5%。而提供服務的毛利率則更高,由99.2%略降至98.7%。
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聖港律師事務所高階合夥人黃偉看來,萬色城銷售商品的毛利佔比非常低,說明其商品銷售的導向過低,這或許也是影響萬色城上市的因素之一。
此外,萬色城在發展之路上也面臨著諸多風險。網經社總編輯、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過於依賴有限的供應商為自有品牌業務供應產品,或許是萬色城最為突出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萬色城向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為1.30億元、0.45億元、0.53億元及0.42億元,分別佔同期採購總額的69.9%、67.6%、68.9%及60.9%。此外,同期萬色城向最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佔到同年採購總額的50.8%、37.0%、48.5%及42.9%。
萬色城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佔比超過60%,最大供應商採購額佔比近半——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或將成為企業發展道路上的地雷。2016年下半年,與最暢銷產品萬色水母I系列的主要供應商終止供應關係一事,便使得萬色城美容產品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2.69億元減少至2016年的0.78億元。
此外,近兩年來,社交電商涉嫌傳銷爭議不斷,萬色城也不例外。方超強認為,從業務模式來看,萬色城大額購貨、以及需要不菲的創業費才能獲得優惠購物資格,與“拉人頭”的傳銷模式極為相似。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對此表示,“拉人頭+入門費+團隊計酬”是構成傳銷的三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