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5G資費有多高?套餐咋樣的?
5G牌照發了,最快的運營商9月就將在40個城市規模商用。5G會是咋樣,有分析稱,月人均流量會超過100GB。如果平均數達到此數字,最高的使用者月使用流量會達到多少,如果沒有限速的話,會超過1000GB(每天30GB,具體怎麼用的?我也不清楚)。
首先肯定的是,不用擔心“聯網一晚上,房子歸運營商”了,多用了那麼多流量,運營商也很難多收多少錢。換句話說,流量平均資費將大大降低,降多少呢?目前平均每GB流量給運營商帶來的收入約5元錢,三年後,將低於1元。現在的20GB降速的大流量套餐,三年後就變成了100GB降速,還有,現在1元1GB的日套餐,三年後可能就是1元5GB了。
上面這應該是5G針對普通使用者的主流套餐,也就是現在4G大流量套餐、日套餐的延續,只不過同等價位,包含了更多的流量。
5G仍會有應用免流的按內容差異化定價,點看8K電影,可能就只收內容費,而不收流量費了。
5G還將出現按速率不同的差異化計費,想持續高速上網,就需付出更多代價。有點像現在的有線寬帶了,使用者可臨時申請幾個小時的高速上網。或者說,部分使用者可以選擇月超低資費的“低速上網”套餐。
由於物聯網終端的大量引入,5G還會出現一種按裝置付費模式,在限定使用用途的情況下,運營商按月或年收取費用。例如會出現買手環、兒童手錶送一年通訊費的“禮包”。
這些新的收費模式,其平均資費會比採用基本資費(如工信部提出的階梯套餐)要便宜很多。因為它本來就是通過限定應用實現定向降費的。
附:
- 希望運營商一邊提供更多的服務,一邊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月實際使用費的想法並不現實,目前使用者的月平均使用費都只有4、5十元,如果再大幅下降,運營商就沒錢建設和維護網路的正常運行了。
- “聯網一晚上,房子歸運營商”的情況不會出現,因為運營商有流量封頂、資費封頂的政策,達到一定限度,運營商會暫停上網功能,以避免不合理的通訊費支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