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號第一次參加源創會記錄
前言
昨天下午,到網易大廈參加了源創會的微信小程式技術沙龍。之前也參加過一些技術沙龍,但是原創會的還是第一次,總體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細雨紛飛,準時來到會場之後,竟然發覺早已經人滿為患,後邊陸續還有不少參會者進場,後來的人就只能夠站著聽了。
主題
一共有四個主題,基本都與微信小程式和前端開發相關的。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選題主要都和小程式或者前端相關,也許可能微信總部在廣州吧,又或者廣州這個城市比較著重商貿,所以微商或者搞前端這些講求快捷實用的小公司更多吧。畢竟大部份的科技巨頭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
主題一
小程式自動化測試,主要介紹了網易自己研發的一套小程式自動化測試框架,這個框假也開源了,我們可以自己上網搜尋得到。
根據主講人介紹,這個框架實現的原理主要有兩種,一個是根據影象識別,也就是你截圖小程式介面的那個按鈕影象,框架進行影象識別,然後進行自動化測試時候的相應點選或其他操作。第二種就是根據ui的搜尋,也就是需要你進行指令碼的編寫,但是這種情況不能保證百分百的準確,所以需要與第一種結合使用,因為畢竟影象是基本100%準確的。
另外這個框架也支援叢集的測試,主講人展示了網易幾百臺各個型號的手機連線到叢集測試框架,然後一起自動化測試的壯觀場景,可惜我忘記了拍照,那個動態圖片看起來還是挺壯觀的。
主題二
第二個主題是關於微信小遊戲和微信小程式的區別。
微信開發平臺提供的小程式和小遊戲的程式語言都是JS,框假看上去也比較類似,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小程式提供了一套可以複用的ui元件庫,以小程式是沒有提供的,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小程式最主要著重的是功能,遊戲主要著重的是體驗,如果每個遊戲看上去都一樣,那就沒有人玩了。所以遊戲用Canvas-2d寫了幾十行程式碼可能也只是畫了一個點。
另外,還著重強調了雖然技術上可以用小遊戲這個酷炫的框架來實現小程式的功能,但是從非技術的角度比如與微信支付分成等這些方面考慮,主講人認為千萬不要用小遊戲來實現小程式。
然後就是下午茶時間。
場面何其壯觀。
主題三
第三個主題是關於小程式裡的音訊和視訊的。
由於音訊和視訊傳輸的內容量比較大,而實時性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對轉碼和加速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底層當然使用的還是udp協議,但是需要封裝加速,同時CDn加速等也是需要的。還列舉了一些比較複雜的業務場景。比如視訊通話時,與觀看視訊的最大不同是雙向的,如果你在一邊說了一句話,而在另一邊把播放的這句話也作為音訊輸出過去了,就會形成一個回聲的死迴圈。
主題四
最後一個主題是具體的一個小程式應用的實驗過程,涵蓋了前端和後端。
比如開始小程式是限定大小不能超過一兆,後來擴大到兩兆,現在擴大到四兆。選單的層級開頭只能五級,現在可以十級了。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另外,需要注意授權的騰出提示。因為在過去下載app是導致使用者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到了小程式時代,雖然不要下載,但是彈出授權提示就變成了導致使用者離開的一個新的重要原因了。
最後還介紹了使用訊息佇列提高處理效率,提升使用者體驗。使用容器等技術自動釋出等等。
總結
總結,收穫不算特別大。其實說實話,這些主講人這麼辛苦來演講,稍微買一點點廣告是可以理解的,講的內容還是很好的,但是主要還是我自己的問題,很多東西聽完了,昨天覺得受益非淺,但是睡了一覺今天幾本忘光了,所以現在我也寫不出什麼東西,所以,還是需要多看書,多學習,一起共勉吧。
抽獎,飄過。
散場。
拜。也許下次再會。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