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龔宇:模式創新空間有限 未來看科技創新

【財新網】(記者 石睿)
“中國社會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有兩大動力,一是複製境外成功路徑;二是創新,特別是中國民營企業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但是未來這方面的空間有限。”11月18日,在第九屆財新峰會“全球競合下的企業發展”分論壇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指出。
在他看來,未來增長的空間在科技創新,但中國企業家在科技方面仍需知識結構上的補充。龔宇稱視訊行業有三個較大的創新點,一是VR(虛擬現實),二是AI(人工智慧),三是區塊鏈。
他以愛奇藝自身技術選擇為例指出了企業家知識結構和判斷的重要性。他認為,因為自己對VR的理解交行業晚了6到12月個月,造成愛奇藝VR(虛擬現實)頭盔技術錯過了投融資風口。而AI領域則佈局及時,區塊鏈技術則最終選擇放棄。
愛奇藝(NASDAQ:IQ)於2010年成立,2018年3月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龔宇指出,為了讓西方投資者理解愛奇藝的商業模式,因此講了“奈飛+”的故事。奈飛(Netflix)成立於1997年, 最早的業務是提供DVD租賃服務,之後轉向網際網路流媒體業務,2012年,Netflix啟動了原創劇集的開發製作,製作了火遍全球的自制劇《紙牌屋》等。
他以百年企業迪士尼和盈利微博,現金流並不充裕的奈飛做比較指出,兩家公司之所以在資本市場獲得了等同的估值,主要在於市場對於奈飛的流媒體模式的認可。
2018年5月,成立21年的奈非盤中最高市值1526 億美元,超過迪士尼9億美元,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對於愛奇藝這樣虧損的企業給的估值讓我非常滿意”,龔宇笑稱。
截至美東時間11月17日,奈飛市值1248億美元,市盈率98.84;愛奇藝市值147億美元,市盈率為98.44。
不過,龔宇提出,愛奇藝實際與奈飛在商業模式上差距巨大,奈飛主要收入來源自使用者付費,而愛奇藝收入來源相對分散。龔宇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外環境不同,愛奇藝的收入來源不會單一,而將堅持“一魚多吃”。
對於全球化的主題,龔宇表示,兩年前愛奇藝已經嘗試內容出海,不過境內外市場監管環境不同,企業出海不能套用國內的“套路”,應該配匹境外的監管與底線,做出更多的嘗試。
鄭重宣告:中國軟體資訊網站刊登/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 ,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論證其描述。中國軟體資訊網不負責其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