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將至,滷味巨頭如何應對新零售衝擊?
寒冬將至。
在剛剛過去的10月,因為銷售不如以往火爆,蘋果對富士康砍掉了10%的新款iPhone訂單,包括最新的iPhone XS、MAX,富士康深圳廠區的加班高峰已提前結束。
無獨有偶,因為市場對騰訊公司前途判斷出現分歧,其股價已經從年初高峰期下跌40%以上,遠超同期恆生指數跌幅(恆指下跌25%)。騰訊營收尚未顯露疲態,股價已經提前做出反應。
連蘋果、騰訊這樣的公司都在開始受到大勢疲軟的影響,其餘公司會如何表現?近期我在研究新零售相關個股,因此挑出來滷味界細分龍頭股,來做一個簡單分析。
滷味界有三大公司:周黑鴨、煌上煌、絕味食品。以營收規模論,絕味食品第一;以坪效、單店銷售額、毛利來考核,周黑鴨是絕對的市場第一。

在過去的多次市場谷底中,湧現出了一批穿越牛熊的好股票,比如酒類中的茅臺、電器中的格力。消費類股票中容易出現牛股,是因為消費受市場波動最小,畢竟掙錢再少,該吃飯還得吃飯,該喝酒還得喝酒,而那麼貴的蘋果手機,就可以晚點再買(所以蘋果現在都不敢公佈銷量了)。
這個邏輯可以套用到滷味產品中。作為消費個股的一個代表性品類,滷味市場的走勢,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到整個消費市場走勢,看出未來新零售的發展方向。
市場現狀:滷味BAT含金量幾何?
儘管市場上把周黑鴨、絕味和煌上煌稱之為滷味BAT,但我仔細研究現有資料發現:目前在三家公司中,周黑鴨已經悄悄佔據了優勢。
最簡單的對比:在2018年半年報中,周黑鴨專門把網路銷售額、外賣所佔門店比例,與京東和天貓等電商巨頭的合作,以及微信公眾號情況(粉絲一千萬以上)列在財報中;而在煌上煌和絕味的財報中,“網路”這個詞的的意義,基本還是指以門店為主的“銷售網路”。
以下圖為例,雪球網友對休閒食品在天貓店上的銷售額統計,2018年10月,周黑鴨銷售額是其餘兩家的30多倍。

這種認知層次上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將來戰略資源傾斜、發展方向調整等方面。(順便說一句,正是認知上的差異,導致原來的中國八大名酒,現在高階市場只剩下茅臺、五糧液兩強爭霸)
第三次零售變革,滷味界如何應對?
在周黑鴨的財報中提到,目前零售行業正進行第三次變革浪潮:無人零售興起,外賣及本地訂購發展迅猛,年輕客群數量龐大,正形成新的銷售機會。
財報中提到的三大變化,周黑鴨都拿出了應對措施:
(1)5月8日,周黑鴨聯合微信支付打造的“周黑鴨&微信支付智慧門店”在深圳南山區正式開業。消費者可以在該門店體驗包含人臉識別、人工智慧等“黑科技”的新時代智慧零售購物方式。(應對無人零售)
(2)外賣興起,周黑鴨的外賣銷售額佔門店銷售比例,已從2016年的2.9% 增加到2017年的10.3%,暴增300%以上。(應對外賣興起)

(圖片來自前瞻經濟學人)
(3)針對年輕客群方面,周黑鴨在創新上頻頻丟擲大手筆,比如與網紅企業御泥坊聯合推出的“小辣吻”脣膏,營銷創新;比如在武漢江漢路,開出全國第一家會員店,引入AR投影遊戲、抓娃娃機和咖啡機,以此來吸引年輕人在店裡盤恆消費。(吸引年輕客戶群)

反觀絕味和煌上煌,並未在網路營銷創新、業態創新上投入過多精力。在搜尋引擎搜尋,少有這兩家企業與微信、天貓、京東等電商巨頭合作的動作。
這樣做的優點是相對穩健,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銷售額一定會增加、利潤也會增長,財報看上去比較好看;但劣勢是放棄了未來,畢竟新零售的特點,就是通過網路對整個生產、銷售鏈條進行重整。
從財報資料看,即使是龍頭企業周黑鴨,向新零售的升級轉型也遇到了困難。
根據財報,2018年上半年線下門店的銷售額為13.77億,比去年同期的13.66億略微增長;拖後腿的是網路營收,比去年同期下降約2000萬元。這說明周黑鴨的網路營銷創新還處於叫好不叫座的情況之中。但只要找對路子,幾千萬的銷售額波動很容易抹平。
因為煌上煌和絕味食品未公佈單獨的網路營收,我沒能找到同樣維度的資料作為對比。
從近年來多個網紅消費品的爆紅路徑來看,比如酒類的江小白、乾果類的三隻松鼠、化妝品的御泥坊等,都充分證明了網路營銷和新零售轉型的結合,可以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產品銷售力。
可以說,產品門檻和門店網路是滷味市場的現有競爭力,向新零售和網路的轉型確是這個行業的未來。
周黑鴨的暫時遇挫也許並不是壞事,僅僅證明了現有做法有待升級優化,總比依靠原有門店和銷售網吃老本要好得多。從這個角度看,周黑鴨的小龍蝦品類,也是類似邏輯(推出後出現一些質疑,可能需要一個合適的引爆事件或引爆點)。
只要肯創新、肯開拓,對於一個公司的長久發展總是好事情。
產品力、產業鏈和營銷能力,是一款長青產品的真正護城河
在周黑鴨的半年報出來之後,看到雪球上不少人對這個公司的分析,其分析路徑還是單店收入、門店數、坪效這些。
這些確實很重要,但要分析一個公司的長久競爭力,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些指標都是線下門店的指標,沒有涉及到未來趨勢的網路銷售。
例如,在門店數僅是對手十分之一的情況下,營收卻能和銷售第一的絕味保持同一量級,淨利潤還有所超出。在這種情況下,研究單店銷售額上下浮動百分之幾,其實是沒意義的。
網路銷售(電子商務平臺)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需要產業鏈的配合,需要產品品牌深入人心,需要強大的品控能力。在這三點上,周黑鴨要遠超對手。
舉例:目前氣調產品(MAP)是周黑鴨的主流產品,銷售額超過14億元。這個產品的特點是保留了散裝產品的原汁原味、並且在冷藏條件下5-7天內保持新鮮,這就要求無論客戶在哪裡下單,快遞時效最長也就是2-3天,甚至需要在一線城市次日達。
周黑鴨與順豐深度合作,網上接單後工廠直髮,駐點貨車直接開到順豐的機場配送點或陸運中轉點(部分城市陸運更快速),再加上泡沫保鮮盒和冰袋二次冷鏈包裝,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產品的口味不變。
所以,對於淘寶零食三巨頭百草味、三隻松鼠、百草味陸續跨界鴨脖銷售,我本人並不看好。這種跨界開始可能賺一些小錢,長久來看並不能對專業的熟滷製品廠商如絕味和周黑鴨形成威脅。
例如,真空包裝和氣調產品,如果沒吃過的人可能還介意價格,吃過之後很難再從氣調包裝“降級”到真空裝,畢竟口味相差太遠。跨界而來的巨頭除非放棄自己的主業,否則要重新設廠、建立配送鏈,這種投入一時又看不到回報,對於習慣了賺快錢的公司會很痛苦。(所以周黑鴨的華中區銷售額最好,除了口味因素之外,其餘產業鏈、工廠佈局、品牌營銷等綜合能力的本地化也是重要因素)
同理,在滷味界三巨頭內部,未來的競爭一定是全方位的競爭:
A、誰的生產廠佈局合理,配送鏈高效,誰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覆蓋最大量的客戶,從而在這個區域形成巨大優勢,無論線下店面還是線上銷售,都能先人一步。目前周黑鴨在湖北、河北兩地設有現代化大型生產基地,並正在廣東、江蘇、四川建設三個現代化大型生產基地。未來五大工廠輻射全國,供應鏈佈局優勢明顯。
B、產品口味是基礎的競爭,這包括地域口味不同,是偏甜還是偏辣,要不要加點麻,上海的使用者和湖北使用者肯定不是一個口味,這需要產品口味創新要足夠靈活。在這一點上,相信三巨頭都能有自己門道,畢竟都是成立將近20年的老牌企業,如果口味這一關都過不了,他們活不了這麼久。
C、最重要的是,新零售浪潮一來,可能對品牌、產業鏈和門店佈局產生全方位的改變。例如無人售貨店,例如網路閃送,每個因素的改變都要求公司全方位的效率提升和創新。抱殘守缺、堅守線下門店也不是不行,只是財報看不到的競爭力會下降。

(周黑鴨在深圳的智慧門店)
就像錯過了網路時代的微軟,營收仍然很好,利潤仍然很好,但先後錯過了網路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成了舊時代的恐龍公司,把舞臺讓位於Google和Facebook,這些趨勢變化,是光看財報看不到的。
看淡市場短期波動,與好公司一起成長
無論在雪球還是在哪個財經社群,嘴上說“價值投資”的人比比皆是,但往往會一根陽線改變信仰。
因為,普通人很難沉下心來分析一個產業的本質所在,被短期的市場波動所左右。尤其是港股、美股投資者,對公司的產品沒有直觀的觀察,往往會依賴財務指標選股。所以當初在美股低迷時,網易、搜狐都曾經出現過1美元以下的超低價格,市值低於手頭持有的現金。
還是以滷味界為例,在A股上市的煌上煌和絕味食品,不但沒有跟隨大勢低迷而下跌,相反被不少基金看做消費疲軟時的防禦性個股,股價一直保持穩定。而周黑鴨就比較慘,從年初的高峰甚至腰斬。
這半年他出了什麼不得了的問題:鴨脖的口味變差了,產品出現安全問題,還是使用者群大批減少?
都沒有。一切都只不過是悲觀心理被市場波動過度放大而已。
手頭現金19億人民幣,市值86億,營收和利潤保持平穩,管理層仍然充滿創新慾望,毛利率高達60%,這樣的股票還要看跌?除非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