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董事長5年前預言電影公司給BAT打工,現在真的差不多了?
2014年上海電影節,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說,未來電影公司都要給BAT打工。5年後,於冬下了結論:“現在已經差不多了。”如果不能在技術上突破,下一波內容電影公司也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平臺供應商。根據啟信寶的資料顯示,博納影業是中國最著名的影業集團之一,其掌門人為於冬。
我們看到所有的電影產業,要全部為bat等科技公司打工,這已經成為整個市場的大勢所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bat等科技公司他們掌握了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大家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基本上我們所有每天的休閒時間都被bat等公司所推出的產品所覆蓋,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基本上流量就已經被壟斷,對於影視公司而言,它完全沒有更好的議價能力,能夠對市場進行議價。
我們可以從整體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好好考慮這個問題,在前網際網路時代,其實每個人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和生活都是由多種多樣的參與方所共同決定的,雖然那個時候也是一個流量時代,但是我們獲取資訊和修行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報紙,有電影,有電視,有各種方式,所以對於各個產業而言,他們都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角度,來佔據大家一定的日常休閒生活。
但是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基本上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已經被手機所佔據。首先遭到衝擊的是移動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中國三大運營商基本上全部被過頂傳球。現在各大運營商其實已經成為了bat等科技企業的流量通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扮演著是一個流量提供者的幕後角色,而完全失去了之前電信運營商對市場的整體主導地位。
其次遭到衝擊的就是內容產業的整體內容提供者。原先這些內容提供者,無論你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或者說其他各種各樣的內容,由於分發渠道的多種多樣,實際上內容提供者往往具備一定的話語權,特別是類似於電影公司這樣子比較強勢的內容提供者而言,他對市場的話語權是日益強大的,但是現階段對於影視公司而言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因為整個市場的流量資源已經被科技公司所壟斷,對於移動網際網路公司而言,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判斷來主導消費者能夠看到什麼,看不到什麼,所以原先影視產業內容提供者所佔據的市場優勢已經完全殆盡,他們已經成為依託於網際網路流量的一個依託產物。
第三,整體發生改變的將會是物聯網化的線下各種產品、各種服務提供。對於整個市場來說,bat對我們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的休閒時間,而是我們日常生活,無論你是工作還是生活,大量的服務開始被bat所壟斷。移動網際網路的全面生活化服務化,將有可能改變中國整個服務產業的架構和生態格局。舉例來說像整個的買菜市場,如今已經開始成為幾大巨頭爭雄的天下,從京東到家到美團買菜從京東買菜,從叮咚買菜到盒馬鮮生,我們日常買菜的渠道正在被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所徹底改變。當然這只是冰山的一角,真正在被改變,或者說已經被改變的產業其實是越來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