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與留下,教你如何選擇比較好
——老何職堂的第90 篇職場乾貨文章!
工作=現實,要理性
如果有人對我說,我工作僅僅是為了興趣,那不好意思我不會噴你,反而想和你交個朋友,因為我堅信這個社會上還是有人真的是為了興趣而工作,而他們早超越了金錢富裕的範疇了!
只是老何我太俗了,不怕被你鄙視,我目前工作的根源就是為了賺錢養家,這就是現實!
那些在工作上拿無知當個性的人,微博上、朋友圈裡或許有人覺得你很有個性而為你叫好點贊,但銀行卡不會因為你有個性,突然多入賬了幾塊錢 。
當你很帥地“炒”掉了你的上級或老闆,當你很酷地挖苦了一番招聘的HR,信用卡還是要照期還,房貸、車貸、奶粉錢等也得照期給,你職業發展的時間更少了,除了你自己,沒人受損失。
現在找工作都是在網上,招聘網站給你出的都是些“餿主意”,要知道他們是盈利性企業,你不跳槽,他沒錢賺。要不你看怎麼在地鐵、公交、世界盃期間各種砸廣告啊,你以為那不是真金白銀投入啊。
這些找工作的平臺會變著法的告訴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高薪快報”,又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至於最後心動的你辭職了,跳了槽是否能解決問題,這個,他們不負責!
“好公司”與“爛公司”
要跳槽肯定是有問題,一般來說問題發生了,躲是躲不掉的,在現在這個公司不能解決,到下一個公司多半也解決不了。因為不一定問題就全出在公司。
我說一個自己的真實經歷,我在一家廣州網際網路公司任職,那會公司200多人,分了4個專案團隊,當時抽調了一些人立了個新專案,來了一個新總監。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懂的,而我就是不幸的,成為了這個給“猴”看的“雞”。
立項誓師會,我遲到了十多分鐘,這傢伙,當著合作的渠道方和新專案組50多人的面,這個新總監把我給當眾“教育”了5分鐘左右,當時的場景此刻都記憶猶新。
我在公司一直人緣還不錯,下來很多人就替我不平,有的說:“不就堵車遲到了會嗎,當著合作公司的人至於這麼不給面子的叼嗎?”也有的說“老何,我們支援你,咱們不幹了,你去哪兒,我就跟你去哪兒”。
當時,我想的很清楚,面對空降高管這件事,我去任何一家公司都免不了碰到,我默默想,今天我要回頂了他必定造成很大矛盾,要麼我走,要麼還是我走
,留下往後我工作的日子肯定也不好過。
所以,我暗下決心,搞定這個新來的老大,過程我不說了,在這個新老大的帶領之下,我順利主導了這個專案的研發過程並上線各個渠道。當拿到第一個季度的流水分紅之後,我愜意的遞交了辭職信。
回想當初的留下決定還是非常正確的,正因為留下所以我經歷了專案從零到項上線運營的一個完整專案經驗,而且還得到了重用和認可。
你必須相信,90%的情況下,你所在的公司並沒有那麼“爛”,你認為不錯的公司也沒有那麼“好”。 就像圍城裡說的,“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很多問題當你真的想要去解決的時候,或許並沒有那麼難。
有的時候你覺得問題無法解決,事實上,那只是“你覺得”。 堅信方法總比問題多!
積累的重要性
人生的曲線應該是曲折向上的,偶爾會遇到低谷,但大趨勢總歸是向上的。而不應該像“心電圖”似的,每次都要回到起點。
我見過不少面試者,5-8年左右工作經驗,5-10份工作經歷,多則2年,少則半年不到,30多歲了,還沒有一個固定的職業方向,沒有找到一個自身勢能點。
拿著僅僅比應屆生多2-3千的薪水,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起競爭,不覺得這樣的工作有點辛苦嗎?這種日子好過嗎?
資本靠的就是積累,這種積累包括:經驗,人脈,口碑。如果待著沒事就換行業,代表幾年的積累付之東流,一切從頭開始。
其實職業生涯早期,我也想不清楚這些問題,只是20多歲的時候,我喜歡看網際網路各個行業的新聞,我就發現,但凡是“大咖”級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背景履歷都是在某一個行業十年、十五年以上。
我當時就明白了,我必須找到一個行業,以五年、十年為人生刻度,專注進去,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
現在的我,會建議剛畢業的年輕人,入社會前3年,如果敢闖,就拼命的換,儘可能多的接觸各個行業,儘可能多的接觸各個職業。
然後在3-4年間去思考和衡量,當你對於職場的基本運轉規律,當你對於各個行業和職業的差異,當你對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和想法之後,選擇一個行業,專注進去,五年十年,不要輕易更換。
為什麼五年十年,不容易堅持?大多是因為做煩了,遇到瓶頸了。要知道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會碰到幾個瓶頸,你熬過去了,你就領先了。
跑長跑的人知道,開始的時候很輕鬆,但是很快會有第一次的難受,過了這一段又能跑很長一段,接下來會碰到第二次難受,如此往復。
大多數人第一次就堅持不了了,一些人能堅持到第二次,第三次雖然大家都堅持不住了,可是跑到這裡的人也沒幾個了,這點資本足夠你安穩活這一輩子了。
一份工作到兩三年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變成熟手,這個時候往往會陷入不斷的重複,你會覺得很煩,你會覺得自己已經搞懂了一切,你已經懶得去尋求進步了。
其實這個時候,比賽才剛剛開始,無論是客戶關係,人脈,在業內的名氣等等,還都是遠遠不夠的。但稍有成績的人總是會自我感覺良好,你會覺得自己跟客戶關係鐵得要命,你會覺得自己在業界的口碑好得很。
其實可以肯定地說,一定不是,這個時候,還是要拿出前兩年的幹勁來,穩紮穩打,積累才剛剛開始。
你足夠了解你的客戶嗎?你足夠了解你的老闆嗎?你足夠了解你的手下嗎?如果你都不瞭解,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已經積累夠了?
如果你都不瞭解,你怎麼能讓他們幫你的忙,做你想讓他們做的事情?如果他們不做你想讓他們做的事情,你又何來的成功?
其實,這兩年我都萌生過幾次跳槽,甚至連offer對方都計劃發了,但是最後我還是留了下來,正是因為留下來的後面一段的經歷讓我學習收穫,感觸更多,只有經歷過或許才會懂吧。
我相信而後的每一次,我都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為什麼跳。你一定聽得出來,我不是反對跳槽,我是反對盲目和躲避的跳槽。
我想,當你明白自己為什麼跳的時候,跳槽本身,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一句話想清楚跳槽和積累
在這家公司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下一家公司真的能解決嗎?
在決定要不要跳槽的時候,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你現在的公司,真的有那麼“爛”嗎?90%的情況下,你的公司可能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爛”。
第二、你到底為了什麼跳?是為了躲避而跳,還是為了某個明確的目標而跳?
第三、你有足夠的積累嗎?如果你不瞭解你的客戶,你的老闆,你的員工,你不能讓他們做你想讓他們做的事,你又何來的成功呢?
記得有一個獵頭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簡歷,沒有獵頭來騷擾你的話,你就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這句話,是不是戳到你了呢?
公眾號回覆“融資計劃書” “簡歷模板 ”“樂視 ”“報告 ”“PPT ”等有乾貨資料下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