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員工陸續離職,HR該怎麼留人?
世界經理人專欄
“現在招一個合適的、能幹活的人太難了!”
“好不容易招來一個合適人選,沒待幾個月就被挖走了!”
在談論招聘話題時,很多HR都禁不住這樣吐槽。人才爭奪戰中,不僅招人不容易,要留住他們更不容易!為了留住人才,不少巨頭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阿里辦集體婚禮,馬化騰親手發紅包,董明珠給員工建房。
但是,很多企業都沒有建立起系統的解決方案,很多時候都是從個體的角度來留人, “競爭對手 高薪 挖角,我高薪留人 “,人才流失還是在所難免,還打亂了原有的薪酬體系。
留人不是亡羊補牢,它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那麼,我們該怎麼留人?接下來,許鋒博士將為我們揭祕,企業應該如何從人才供應鏈的角度,三步走建立起系統的留人體系,從而降低人才流失率!
留誰?
倍智人才研究院過去一項研究發現,49%的人稱跳槽最主要是因為其他公司能夠提供更多機會,讓員工更好地發展技術、發揮能力。換句話說,員工辭職並不僅是因為薪酬,他們更多的是在追求更有挑戰性、更有發展前景的工作。
尤其是對於最優秀、最出色的員工來說,他們具有關鍵技能,往往希望尋求更優的發展前景。而流失掉這些關鍵人才,對企業的打擊更為沉重。微軟前總裁比爾·蓋茨說過,“失去最優秀的20位人才,微軟不再是個重要的公司”。
所以說我們應該重點留住的是關鍵人才。他們就是能夠對企業持續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其能力在公司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公司整體業績表現,且能認同公司的價值觀。
相反,對於另一類“小白兔”員工,就是工作態度不錯,價值觀也匹配,但個人能力和業績不行的那類人,我們絕不能留。但是偏偏他們更傾向於留著不走,危害也大,他們資歷疊加會支援小白兔不斷成長為大白兔、老白兔,如果一個公司大量 核心崗位 被兔子霸佔,形成了“兔子窩 ”文化,就很容易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因此,在留人這件事情上,我們首先需要有辨別不同人才的能力,讓關鍵人才浮出水面。我們需要運用動態的人才管理理念,對人才庫做清點,對人才數量和質量、團隊以及組織的能力做全面的梳理,全方位評價各級人才。
留多久?
人才供應鏈理念的締造者、沃頓商學院教授Peter Cappelli博士在倍智人才研究院主辦的《2018第二屆國際人才供應鏈管理高峰論壇》上提出了企業僱傭發展模型:
企業在僱傭一個新員工的最初階段,都是賠錢的,新員工創造的價值,遠比僱傭其成本少得多。第二階段,員工薪水雖然有上漲,但隨著其職業技能及專業知識的增長,員工創造的價值將遠比僱傭成本高,企業在員工身上獲得了巨大的回報。但越到後面,企業發展及留住員工的成本越來越高,那麼付出的成本將高於員工創造的價值。
為了讓模型起作用,企業應該儘量讓員工在合適的時間內留下來,以便到達能夠在員工身上獲取利益的階段,否則企業將產生大量在人才培養上的沉沒成本。
萬科王石曾說過,一個應屆畢業生到萬科來,前兩年基本上都是公司投入,是賠錢的。如果他工作剛到第三年跳槽了,那公司肯定是虧的。但是他如果待了五年,那麼公司就把該賺的都賺回來了。他如果能夠待到七年,公司就賺大發了。但如果說他在公司待30年還不走,這種情況很少出現,而且公司後面也得虧錢,因為工資要價很高,同時公司也不可能養這麼多人。
所以,公司應該儘量讓員工在組織待得更久一點,我們的員工比同行的待得更久,那麼就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組織效能,使得投入產出比最大化。
怎麼留?
1、認可員工的貢獻
企業的價值,歸根結底是員工創造出來的。我們要發自內心地,認可他們的對公司、對客戶做出的貢獻,同時要讓他們知道這種認可。只有覺得在這裡工作有成就感、榮耀感,員工才會願意繼續留下去。
2、及時激勵
松下幸之助曾說過:“不管有無制度,經營上總是要經常對人進行考核,如果缺少對業績能力的制度性的考核,我們只依賴於一線監督者的意見而做出人事上的安排,稍有不注意就會出現不公平不公正。”
我們要建立和完善績效的考核制度,最主要的是及時反饋和激勵。要想馬兒跑得快,應該讓馬兒常吃草。
特別是針對當下的年輕人,如果我們將他的績效考核週期定為一年,在一年後回顧他的工作表現,然後再考慮能不能晉升、薪資是否可以做出調整等。那麼這一年對於他來說就太長了,因為他們學習能力強,進步相對快。因此,我們應該採取小步快跑,比如說可以定做半年回顧一次,以及時激勵和滿足的方式制定績效考核。
3、建立內部競聘機制
很多核心人才辭職,並不僅僅是因為薪酬,他們需要的更多是個人職業規劃價值的實現。通常到了一個階段,就是我們常說的瓶頸期,員工感覺在這裡待著,不管是薪資、能力的提升、職業的發展也就那樣了,而競爭對手那有更好的發展,員工離開也是必然的。
因此,我們需要把天花板開啟,針對一些核心崗位,建立內部競聘機制,讓更有活力更有想法的人來接班,建立人才梯隊,這樣組織才可以持續發展。
只有把員工的規劃融入到企業的規劃當中來,為他們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讓有能力的關鍵人才有上升的盼頭和空間,才能讓他們再到另一個層級去貢獻力量,也能保持團隊的衝勁,激發組織的活力。
招人難,留人更難。要解決留人難題,HR需要考慮的不是個體的問題,而應該系統地建立起留人機制,從留誰、留多久、怎麼留,打造一個完整的體系,才能從巨集觀層面上把人留得更久,推動組織績效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