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域名系統建設“軟硬”兼備
域名系統是網際網路的基礎,其中的域名根伺服器更是網路地址解析的重要硬體設施。
首款搭載國產龍芯晶片的域名伺服器及其管理軟體“紅楓系統”2.0版的推出,是我國在網際網路底層技術中硬體和軟體聯合創新的成果,將從底層保護我國網際網路安全。
隨著IPv6協議開始在全球普及,在IPv6根伺服器架設方面,將在16個國家完成25臺IPv6根伺服器架設,其中1臺主根伺服器和3臺輔根伺服器部署在中國。
域名系統是網際網路的基礎,最近一系列有關域名系統的新聞則引發了社會關注。先是工信部批覆兩家國內機構設立域名根伺服器執行機構,負責執行、維護和管理域名根伺服器(根映象伺服器);緊接著,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釋出了首款基於國產晶片龍芯的國產域名伺服器和域名管理軟體“紅楓系統”2.0版。不少人將其解讀為“我國要打破域名根伺服器"卡脖子"的現狀”,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什麼是域名根伺服器?形象點說,當人們為了訪問網站輸入網址時,就相當於是寫信時寫上地址,域名根伺服器負責將這些地址解析為郵政編碼,這樣才能夠將信件準確快速地投遞出去。目前全球IPv4根伺服器一共有13臺,1臺為主根伺服器,其餘12臺均為輔根伺服器。由於網際網路建設的歷史原因,美國利用先發優勢主導的根伺服器治理體系已延續幾十年,如今唯一的主根伺服器部署在美國,其餘12個輔根伺服器有9個在美國,2個在歐洲,1個在日本。
那麼,我國現在要建設自己的IPv4域名根伺服器嗎?實際上並非如此。此次工信部批覆建設的3臺域名根伺服器,其實都是所謂的映象伺服器,目前全球範圍內域名根伺服器的映象伺服器有近1000臺。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網際網路研究所副所長陸峰表示,在國內設立域名根伺服器的映象伺服器最大好處就是提高域名解析效率。但映象伺服器的正常工作離不開域名根伺服器,最後依然要彙總到域名根伺服器上。在他看來,優化IPv4協議下的域名解析,應該推進國家級域名伺服器的點對點解析。“比如,要訪問俄羅斯國家域名下的網站,可以直接通過俄羅斯的國家頂級域名解析伺服器來實現。”
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毛偉表示,此次工信部批准在國內設立的共有7個域名根映象伺服器,並不是說中國要另外搞根域名系統,不能過分解讀。但部署根映象伺服器,將有助於提升我國網際網路域名的解析效率和安全性,提升我國網際網路使用者上網體驗。
不過,在域名伺服器上的硬體和軟體突破仍具有重要意義。毛偉介紹,首款搭載國產龍芯晶片的域名伺服器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在整個網路解析效率、智慧線路等方面,跟國外同類裝置相比有很大提升。“這是我國在網際網路底層技術中硬體和軟體聯合創新的成果,將從底層保護我國網際網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