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拼的是系統對抗能力
世界經理人專欄

ofollow,noindex">吳斌Lorenzo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專家成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特聘講師。
20年MNC製造業外企營銷高管,長期致力於製造業B2B營銷實踐和理論培訓。
請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分享你的觀點。
4P 產品( Product )、價格 (price ) 、地點 (place ) 、促銷 (promotion )
4P 理論是 1960 年產生的,因為非常的簡潔形象,成為所有營銷人入門的分析框架,因此成為最經典的營銷組合分析工具。
4C Customer( 顧客 ) 、 Cost( 成本 ) 、 Convenience( 便利 ) 和 Communication( 溝通 )
4C 理論是 1990 年產生的,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它強調企業首先應該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
4R Relevance( 關聯 ) 、 Reaction( 反應 ) 、 Relationship( 關係 ) 和 Reward( 回報 )
4R 營銷理論是 2001 年在 4C 營銷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新營銷理論,是以關係營銷為核心,注重企業和客戶關係的長期互動,重在建立顧客忠誠
如今已然進入網際網路資訊時代,網際網路帶來的新的營銷理念和手段相比傳統營銷理論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2005 年是這個時代的轉折點:
那一年,劉強東放棄零售店面轉型電商;
谷歌進入中國;
馬雲聯合雅虎,步步為營,淘寶很快打敗了 eBay ,到 2005 年末,淘寶網在中國市場份額接近 60% ;
馬化騰抵抗了以 MSN 中文網為牽頭的淘寶、貓撲、賽迪等九大門戶成立抗 QQ 聯盟,成為即時通訊的第一名;
還有趕集網、 58 同城、校內網、 PPTV 、豆瓣 ...... 這些現今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 2005 年種下的種子。
任何理論都是對現實的總結,因此總是滯後於現實形勢。營銷理論也一樣,在我看來,營銷理論從最初的以產品為核心研究物件,到以客戶至上的理念,到以關係為紐帶的營銷思路,從 2005 年,十多年一路走來,傳統的營銷理論已經被深深地觸動了。
網際網路時代消除了資訊隔閡,降低了供需雙方的溝通成本。目前流行的社會化營銷是建立在數字營銷技術基礎上的新型營銷方法,它打破了之前通路為王的渠道壟斷優勢,事實上,通路並沒有打破,而是打通了,它打通的是客戶和營銷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障礙,換來的是更快速的資訊交流和更低的交易成本優勢。
渠道就是關係紐帶,它的一頭客戶,一頭是產品,因此,營銷理論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營銷過程關注點的轉變。關注產品的營銷是以技術為核心,一般認為技術是一個公司前進的動力;關注客戶的營銷是以客戶滿意度為核心,它不再埋頭看技術,而是面向外部因素,關心的是客戶需求,以客戶滿意為驅動力;關注關係的營銷是以市場為核心,它放眼整個市場,將自己和客戶關聯起來,以獲取市場高佔有率為目的。
如今網際網路帶來更為便捷和更為經濟的營銷技術,使得交易過程的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更為便捷。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任何在產品技術上的創新,或獲客渠道的創新,都被追趕者的快速跟隨而變得日趨同質化。巴黎街頭的最新時尚, 1 周後就有可能出現在上海或廣州的街頭,這也是“歸功於”網際網路的快速傳播功能,在資訊交流充分前提下,縮短了模仿和趕超的時間差。在這樣的前提下,傳統渠道已經在競爭中顯得不那麼重要;新產品技術出現速度永遠趕不上追隨者的腳步;創新乏力,大家走在互相抄襲的路上樂此不疲,客戶的口味也變得很快。如何才能在新營銷時代始終保持競爭力呢?
網際網路時代,營銷比拼的是速度。營銷已經不是營銷人自己的事了,它比拼的是系統反應速度,系統執行力,系統的協同力和系統變革意願。這個系統就是指適合的公司供應鏈體系(包括軟體和物流倉儲流程),產品技術體系(研發,技術市場支援),生產作業體系(新工藝的應用,新的質量管理體系),行政部門服務意識(財務技術支援,組織人事架構改變)等等。因此新時代要持續保持競爭力,一定拼的是系統能力,任何系統能力差的企業都將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最後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