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離場 樂創文娛的“拐點”猜想
從樂視影業到新樂視文娛,再到樂創文娛,創始人張昭用了八年,就在外界以為張昭和樂創文娛還會繼續寫下一個八年的時候,這一切卻畫上了休止符。6月24日,樂創文娛官微釋出公告,張昭因個人原因提出辭去樂創文娛董事長、CEO一職。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稱,接任張昭的將是融創文化集團總裁孫喆一。舊人離場、新人接棒,進入後張昭時代的樂創文娛註定要迎來一個拐點,只是上行抑或是下滑,誰又能說得準呢。
新舊交替
十幾天前,張昭還在自己的微博上為公司的新片《秦明·生死語者》進行預熱、宣傳,如今,這位樂創文娛的掌舵者,卻毅然卸下了董事長兼CEO的職務。6月24日,樂創文娛官微釋出公告,張昭因個人原因提出辭去樂創文娛董事長、CEO一職。北京商報記者第一時間致電樂創文娛高階副總裁黃紫燕,對方表示針對此事“需公司層面回覆,個人不便迴應”。
2011年,張昭離開了光線影業,創立了樂視影業。在最初的幾年,從《熊出沒》系列,到牽手郭敬明推出《小時代》系列、《爵跡》,一系列熱門影片的推出,讓樂視影業快速在電影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但此後,一系列震盪卻接踵而至。由於“樂視危機”的爆發,樂視影業也難免受到波及,為了能夠繼續發展,樂視影業選擇脫離樂視系,這也使得融創取代樂視控股,成為樂視影業的第一大股東。2018年3月,樂視影業更名為“樂創文娛”。然而,正當人們等著樂創文娛重整旗鼓時,卻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張昭離開樂創文娛的訊息。
至於接手樂創文娛CEO一職的孫喆一,正是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巨集斌的兒子。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孫喆一與影視文化領域幾乎沒有產生過交集,直至2019年2月融創成立文化集團,且孫喆一擔任融創文化集團總裁一職後,孫喆一與影視文化才真正存在實際上的聯絡。而這也是業內對此次樂創文娛人事調整的最大擔憂。
在影視行業評論人王雲看來,無論是融創還是孫喆一,儘管現已開始鋪設融創文化集團的業務,旗下的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也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影片的拍攝地,但前者與影視文化行業的交集仍相對尚淺,或對樂創文娛今後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認為,融創雖然通過投資成為樂創文娛的第一大股東,但樂創文娛的業務體系、商業模式、發展戰略仍是由張昭帶領的團隊逐步建立起來的,因此張昭是樂創文娛的靈魂人物,而融創更相當於是背後的金主。此次張昭離開樂創文娛後,後續或許也會引發其他高管選擇離職,這也將對樂創文娛的業務發展帶來挑戰。為進一步瞭解融創在此次人事調整上的考量,北京商報記者向融創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對方的回覆。
麻煩不斷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今年以來樂創文娛共有兩部作品實現上映,其一是春節檔的《熊出沒·原始時代》,票房報收7.14億元,但另一部作品的市場反饋則不盡如人意。6月14日,以“法醫秦明”系列小說改編的電影《秦明·生死語者》正式上映,但上映11天以來累計票房僅為2873.5萬元,且貓眼專業版預測該片最終票房約為2908.7萬元。除此以外,樂創文娛原計劃在去年7月上映的《爵跡2》,自撤檔後也一直沒有進一步訊息。
與此同時,今年2月,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釋出資訊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也是樂視影業首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隨後樂創文娛釋出宣告迴應稱,此事是因為樂視影業對仲裁結果存在異議,溝通過程中存在資訊不暢的情況,正與法院協商撤銷事宜。
保利影業總經理助理劉建峰表示,樂創文娛在資金層面仍存在著問題,而在該公司推出的作品中,實現較好反響的也大多是老IP,後續作品儲備顯得有些不足,再加上當下整個市場環境的變化,樂創文娛的前景不容樂觀。
黑馬去哪
對於未來的發展計劃,樂創文娛迴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未來的發展戰略不會改變,將會繼續秉承初心,以電影業務為基石,以電影衍生業務為階梯,致力打造IP品牌,為中國家庭創造更多文化價值。融創文化以“內容+平臺+實景”為戰略,樂創文娛是此戰略中內容板塊的兩大核心支柱之一,未來也將致力於持續創造好內容,並對優質內容IP進行線上線下全產業鏈開發,為中國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影視文化產品與服務。
但劉德良表示,雖然樂創文娛在樂視影業時期一度較為輝煌,但現階段無論是公司還是環境早已發生了變化,“樂創文娛其實可等同於張昭,如今張昭都放棄了,換一個人就可以嗎?”
觀察當下的市場環境不難發現,不僅網際網路深度進入市場,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公司在市場上逐步佔據一席之地,還有其他新入局者的出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融創文化集團在上海電影節期間宣佈投資電影《解放了》、《刺殺小說家》時,推出全新內容廠牌“融創影視”。且在競爭者增加的同時,整個行業自去年以來也調整不斷,票房、觀眾人次的增速也在下滑,使得業內公司實現融資的難度不斷加大,再加上樂創文娛自身推出的具有較強市場號召力的作品數量相對較少,以上種種均是公司未來的經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