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枯竭怎麼辦?
市場部號稱是全公司蛇精病的重症監護室,中二是他們必備的特質,創意層出不窮,或搞怪,或自黑,或鬼畜,或賤萌,經常開會開得震動全層樓。但是即便如此,也還是經常會受限於思維枯竭,靈感斷供的狀況發生。
當靈感斷層的時候,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 換個環境,去咖啡店,去休息室,去任何一個你覺得環境舒適的地方和小組成員開開頭腦風暴會,喝點飲料聽聽音樂,抽抽菸,無數經典的創意就在這種環境下催生出來了;
- 去頂尖文案http://www.topys.cn,梅花網,等地方獲取靈感,多看看別出心裁的案例,尋找背後創意的思路,再不濟從古典文化,詩詞歌賦等經典文學作品中稍微加工和改造,也不失為一份合格的作品。
- 深入群眾,和目標使用者廣泛交談,記錄和挖掘他們的核心痛點和訴求,加以昇華和錘鍊,提煉出一個能夠廣泛引起共鳴的撬動點,加以包裝。
- 咖啡因,酒精,菸草,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G點,學會摸索自己的靈感G點,這是個人的癖好和特點,在一次次的火花碰撞中去尋找共性,將自己的腦子訓練到穩定輸出的地步,就像一個股票大作手一樣,即使有起伏,但是也終究比別人發揮的穩健一些,贏的希望也大得多。
- 多跨界,多跳出原有的知識面接觸新鮮事物。比如學個拳擊,聽場古典音樂,參觀一下科學實驗室,拜訪一位老詞典編纂名家,跨界的碰撞和融合,會迅速拔高你對原有事物的認知,在看似毫不搭邊的事物中尋找結合點,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意很容易就誕生了。
接觸了很多同行裡的佼佼者,他們基本都有這麼幾個共同點:興趣廣泛,熱衷SNS媒體,圈內人脈廣泛,基礎紮實,學歷尚可,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超強的執行力,開啟他們的朋友圈如果不是在加班,就是在滑雪,藝術館,釋出會,精力異常旺盛,敢表達,擅表達。
靈感是練出來的。刀不磨不快,在知乎上《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你的每日私人成長暗器是什麼? 》問題下,我提到
善用微博,朋友圈,知乎 ,
我不是在諷刺,當然我指的並不是閱讀別人的碎片化資訊,
而是自己不停地輸出各種東西,包括突然的一則靈感,生活中點滴的思維的小火花,小夥伴們吐槽的一兩句金句,有些不方便的就只發給自己可見。
複述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習技能 。
生活中我們會不停地思考和接受到新鮮資訊,不記錄下來就一閃而過再也記不住了。備忘錄也不是不行,但是很少會想的起來回過頭去整理或檢視,多一個app也還是不方便的,為什麼不用我們最常用的工具來做這件事呢?
每當我想寫點什麼的時候,給我最深的啟發常常是我自己的社交賬號草稿箱裡或者過往的自我剖析。同一件事,晾了三年再來看,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角度,會讓人產生更通透的思考。
還有很多時候的公開表達你會直接收穫點贊和評論,通過和大家的溝通反饋你會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思考,以及正確與否,這是非常非常寶貴的成長經驗。
剛剛還有人私信問我,如何提一個大家會回答的問題,太多人,長期不和外界交流,想交流的時候都無從下手。
這些軟技能,是書本中很難學習到的部分,唯有利用好碎片化輸出的能力,一遍遍錘鍊嘗試,才能變成一個善於表達的人。而會表達,是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非常重要的技能。連開個部門會議,你能不能一句話將你頭腦中的點子說得巧妙而形象,吸引所有人包括領導的目光並且鎮住全場,都可能是你獲取資源,晉升加薪的一個重要契機。
這點贊同的人並不多,但是和行業內人士交流到這點的時候大家都感受頗深,誰也不是跟水龍頭似的張口即來,都是平時的積累和不斷的尋找攝入,做一些深加工。不過這也需要多年的積累和天賦,有的人天生不具備發散思維,也不用硬擠這個行業,學習一些需要細心和耐性的硬技能,一樣會有自己的一片天。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才呢?問自己幾個問題:
請立即用20種詞彙來描述一下好吃的食物;
最親密的朋友中有多少是靈活機敏型的;
對新的APP,新的劇集,新鮮的網路熱梗的研究熱情是條件反射嗎?
學生時代是個離經叛道得的孩子嗎?
同一篇作文題,你能想出幾種寫法?
很簡單的自測一下,就能夠知道創意總監這樣的活兒是不是自己的未來發展目標,如果不是也不用沮喪,嘻嘻畢竟禿頂這種副作用也不是什麼好福利(玩笑)。
本章節摘自《全棧市場人》,歡迎購買:arrow_down:
全棧市場人 網際網路市場營銷入門通用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