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ye:基於區塊鏈的徵信共享聯盟鏈解決方案
中國有達到23萬億的信貸市場規模,但是存在很多痛點,比如目前中國信貸徵信資料分佈於各銀行、各小貸公 司、各貸款平臺等機構,這些機構之間逐漸形成了資料孤島,資訊沒有有效共享。
而且中國的信貸政策不健全,缺少對借貸人的有效監管,使得借款人的違約成本較低。商業欺詐、合同違 約、偷逃騙稅、拖欠款項、製假售假等一系列的失信現象、失信行為屢屢發 生。
對此,位於北京的LinkEye團隊正在搭建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聯盟鏈,試圖解決信貸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
每家信貸機構都會建立自己的黑名單庫,這些黑名單是交叉重疊的,如果能夠共享,將有利於整個信貸行業的發展。LinkEye第一期便是建立了一個黑名單共享聯盟鏈,各家金融公司將各家的黑名單形成資料庫串聯在一起,通過LinkEye平臺共享黑名單資料。
LinkEye只是一個數據撮合和共享的平臺,它不儲存任何一條資料,從而確保各金融服務公司資料的自主權。
無論是B端還是C端使用者都可以通過在LinkEye平臺上查詢想要的黑名單資料,每查詢一次,LinkEye會抽取0.5個Token,每次抽取的Token會凍結2年,2年之後釋放流通。
但是LinkEye平臺不僅僅只是黑名單共享平臺,還計劃在增加“白”名單,計劃在明年中旬完成。未來還會將徵信資料從個人擴至企業,覆蓋徵信企業每一個參與方。
LinkEye在今年1月份上線,本來計劃在今年年底完成黑名單平臺,沒想到在5月份就完成了,比預期提前了7個月。
2013年,LinkEye創始人徐磊從傳統零售行業轉至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做了3年的網際網路支付,在2016年年末,區塊鏈在小圈子裡逐漸的火了起來,他明顯地感覺到區塊鏈行業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
當時團隊的CTO,也是現在LinkEye的CTO丁偉也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區塊鏈技術,他們就開始思考能否應用區塊鏈技術做一些嘗試和應用。
之開始他們打算做一個用區塊鏈解決版權問題的專案,後來放棄改做LinkEye。
現在的LinkEye目前已經與20多家機構合作,雖然沒有融資,但是有良好的現金流,但是LinkEye並不排斥任何機構的投資。
在這個漫長的熊市,LinkEye團隊只想把事情做好,創造價值,並相信監管政策會很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