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傳李衛傑:小程式終局很快到來 機會在開發者服務【鉛筆道小程式大會】
酷傳創始人李衛傑:“小程式終局要比App來得更快,一年後體量將超App。”
整理 | 鉛筆道記者 李潔
據鉛筆道研究院獨家統計,小程式自上線以來,已吸引資本注入超60億元資金,共發生融資事件146起;孕育出拼多多、有贊兩家上市公司;真格、險峰、IDG等機構強勢押注;阿里、百度從最初的坐等觀望,到如今的相繼佈局、動作頻發。
小程式讓所有人看到了它的無限潛力和巨大的商業價值,小程式已釋出數量達100萬+、開發者達150萬+。小程式紅利期還有多久?還有機會有待挖掘?現在還是入局小程式的好時機嗎?
今日,在鉛筆道小程式大會上,有來自全國14個省市的朋友,70%是創業者,20%是投資人。據我們粗略統計,其中92%是公司高管,CEO/創始人級別的大約是50%,2位裡面有1位是CEO。更重要的是,近20位明星創業者及投資人在現場獨家解讀小程式趨勢。
李衛傑是酷傳網創始人,也是豌豆莢早期成員之一,還曾任職於創新工場。酷傳創辦於2012年,現為國內最大的移動開發者服務平臺之一,致力於幫助開發者在移動端獲取更多客戶,業務涵蓋分發、監控和投放服務,行業使用者佔有率超80%。公司已經獲得了原始碼資本數百萬美元投資。
在今日的鉛筆道小程式大會上,李衛傑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小程式的終局要比App來得快,小程式不僅會是多生態並存,並且在同一生態中流量也更為分散。”
以下為李衛傑在鉛筆道小程式大會的發言,由鉛筆道整理如下:
小程式體量一年後將超App
各位好,很高興能和大家做個交流。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小程式的生態建設情況。當前我國App總量約202萬款,這是安卓和蘋果剔重之後的總量,中國人過去十年開發的App的總量就這麼多。小程式的總量目前是100多萬款,App用了10年才發展到這個體量,小程式僅僅用了1年半。 這個增長可以說非常之快速,接下來的一年,小程式總量會超過App。
我調取了2018年前兩個季度的資料,對比看下這個增長。App截止到今年1月時總量是181萬款,第二季度時是 192萬款,新增了11萬款。小程式截止到1月總量為58萬款,6月的時候是100多萬款,新增了約42萬款。小程式的新增勢頭非常強勁。
APP/小程式 增量對比
從使用者量上來看,當前App的使用者總量是7.88億,小程式的使用者總量是6億。在不到2年時間裡,小程式在應用數量和使用者量上都有著高速的發展,即將趕超發展了10年的App市場。
在市場規模上,移動營銷市場份額今年會超過3千億,小程式未來5年應該會超過這個規模,並且它的增長曲線應該有別於App,會更加快。
小程式當前的生態體系是微信一家獨大,但是百度、支付寶和手機廠商已經入場。 未來會是一個多生態並存的狀況,並且會越發均衡,整個生態的格局會很像App市場的生態。
小程式終局會來得更快
從發展過程來看,小程式的終局會來得更快。App的生態起初是蘋果和谷歌搭建了底層,然後起來了一波第三方創業公司,接著是BAT進場,最後手機廠商又進場,形成了一個多家並存的格局。小程式的浪潮是BAT掀起的,然後廠商很快就跟進了,整個過程非常短,導致第三方在這波浪潮中被落下了。
小程式不僅僅會是多生態並存,在同一生態中流量也更為分散。它不像App經歷了搞增量、搞存量兩個較為明顯的階段,而是一上來就是增存同一階段,都要做。面對這個現狀,目前有效的、大規模的起量方法有八種:通過微信官方進行投放、通過公眾號導量、小程式給小程式導量、線下掃碼導量、社群到量、APP給小程式導量、小程式的SEO和使用社交KOL 等方法。這些方法都是我們驗證過的較為有效的方式,我們現在可以單天給某一款小程式匯入50萬用戶。
面對這麼分散的市場,使用者被不同生態和場景做了切割。怎麼才能找到發展機會?其中一個思路或許比較穩健,那就是做開發者服務。因為開發者是同一撥人,他們並不會被切割,所以反向去抓開發者、去做服務,在這樣一個更分散的市場中,可以抓住更大的機會。
從整個開發週期看,處在開發環節的uni-app 和處在運營環節的阿拉丁已經嶄露頭角。在離使用者更近的推廣環節會有更大的機會,大家可以在這個環節找切入點,酷傳也參與了一些公司,做了些佈局,會陸續推出相應服務。歡迎大家來溝通建立合作,謝謝大家。
/The End/
編輯 | 吳晉娜 校對 | 劉晶榮
優質專案"融資首發綠色通道":創業者請加微信shoujiyezi5415,務必註明專案名稱;或傳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絡鉛筆道微信客服號鉛筆道小鉛筆(微訊號:qianbidao2018)獲取授權資質,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