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粵港澳大灣區 佈局產業網際網路
證券時報記者 陳麗湘
在香港上市的慧聰集團,正打算將總部從北京南遷至廣東惠州,預計遷移員工規模超1000人。慧聰集團旗下“中關村線上”網站,是一家資訊覆蓋全國並定位於銷售促進型的IT互動門戶,今年是它成立20週年。隨著5G、AIoT時代來臨,它將主要核心業務遷入惠州,分批落戶粵港澳大灣區,向著成為“科技領域第一的產業網際網路公司”的目標再出發。
慧聰集團董事會主席劉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的採訪表示,慧聰集團南遷惠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從慧聰的戰略發展、員工生活成本等方面解釋了最終選擇南遷惠州的原因。
佈局產業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升級的後半場,馬雲和馬化騰都將產業網際網路作為重點佈局方向,劉軍也如此。劉軍對記者表示,過去30年的網際網路,是努力把人變成機器的過程,而未來30年,則要把機器變成人,產業網際網路的模式,是用機器逐步替代人的重複工作,連線上下游,“賺全產業鏈的錢”。
在產業網際網路的佈局方向上,區別於阿里巴巴和騰訊都依託雲端計算平臺、從基礎設施入手,慧聰的產業網際網路是基於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據劉軍介紹,慧聰的具體做法是,利用科技和IT系統與中小企業深度連線,採用“投資+孵化”的模式,用網際網路和資料賦能、服務中小企業。
另外,慧聰也打算進入金融領域,依託公司的產業大資料優勢,為銀行貸款提供參考,從而促進國內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他解釋道,中國逾8200萬家小微企業,能拿到融資的企業不到800萬家,這是因為銀行較難還原中小企業的現金流、評價其還款能力等指標,這就需要精準的垂直領域大資料為其提供參考。
劉軍表示,未來慧聰集團將形成以慧聰網為航母、慧聰金融為艦載機、各垂直賽道公司為艦隊的叢集化作戰模式,以達到快速佈局產業網際網路的戰略目的。“做一箇中國領先的產業網際網路公司”。
“順勢而為”南遷惠州
6月27日晚間,慧聰集團公告了南遷惠州具體的計劃。其將聯合惠州政府、龍光集團和德捷公司在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樟樹埔(緊鄰深圳市坪山區)建設運營“慧灣——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港”,將建設250米惠州第一高雙子座惠州雲塔、慧聰總部大廈及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博物館等,總建築面積約180萬平方米,總投資將超150億人民幣。同時,將投資設立產業網際網路發展基金,依託“總部+基金+生態圈”閉環模式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中心。
劉軍表示,總部南遷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並不是頭腦發熱,這是我們論證了很長時間的,我們只是順勢而為”。最終敲定惠州,一方面是因為惠州政府的大力支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惠州毗鄰深圳和香港,未來發展空間大。
他進一步說道,在選擇搬遷地的時候從未想過廣東以外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慧聰集團在香港上市,選擇廣東將更有利於辦事;另一方面則因為慧聰的客戶結構中廣東客戶佔比較高,且廣東濃烈的創業環境下培育的中小企業,將更貼合慧聰的產業網際網路轉型、賦能中小企業升級的戰略。
不過,逾千人規模的南遷計劃是個大工程。劉軍分析道,將有計劃、分批次地進行遷移,慧聰集團北京總部的現有員工超2000人,相比北京,惠州對他們來說,在安家落戶、孩子上學、生活成本、交通代價等問題上將是更好的選擇。他認為“惠州可以讓絕大部分的家庭有機會變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