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沒區位優勢、沒大企業和政府補貼的小城市,怎麼成了全球頂級的生命科學之城?
作者FTA
這裡沒有Facebook,沒有谷歌,沒有微軟,可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裡沒有一個知名公司。事實上,98%的聖地亞哥企業都是小企業。
80年代以前,因為地處偏遠,聖地亞哥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託政府的國防投入。在冷戰結束之後,政府削減軍費開支,於是,這座靠政府單方面輸血的海軍小鎮陷入了經濟停滯的局面。
90年代初,聖地亞哥經濟停滯,而現在?
據EDC報告,目前聖地亞哥聚集了超過115家擁有千位員工以上的大型基因檢測企業,有超過1100家的生命科學領域的公司,每年締造大約318億美元的產值。成了名副其實的“基因之城”。
《福布斯》曾在2014年讚譽聖地亞哥是全美最適合創業的地方。聖地亞哥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01
產研高效融合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起初聖地亞哥很難吸引風險資本和大型醫藥企業。為了謀求發展,當地政府、企業和科研院校展開了緊密合作。
其實,早在60年代,知名研發機構就已落戶於此,研究院與產業之間合作不是沒有,但是效率不高,比如,在90年代初的調查顯示:雖然近80%的公司已經進入當地研究中心,但只有42%的人對其知識轉移效果表示滿意;36%說這些研究機構很少轉移知識。大多數公司傾向於更實際的研發業務,這樣當地公司可以從研發技術中獲益更多(其實就是研發的商用轉換做得不夠)。
1996年,提高學術和產業間互動的產業—大學合作研究專案(IUCRP)開始開展。研究撥款成立了促進科技成果商業化的種子基金,也讓企業家能夠分享科研院校的經驗、裝置和專業知識。於是,精準醫療產業種子就這樣在聖地亞哥開始逐漸發芽成長了。
這些研發機構的力量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擁有6所大學、80多個研究機構的聖地亞哥,經濟貢獻為46億美元;同時,因為這些學術與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間接帶動起當地科研聚落,整體產值高達144億美元,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
比如說沙克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從基因學角度控制病毒將其運用到基因治療當中去。這些大學和研究機構持續性的研究所帶來的副產品就是大量的智慧財產權。這些專利是創新技術和療法的核心,也是從生物科技邁向商業化過程中最為關鍵、踏實的一步。
據統計,每年都大約有18億美元的聯邦經費(含美國國衛院NIH經費)與慈善預算流入聖地亞哥。在某幾個年度(如2014年),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甚至是全美獲得最多NIH經費的地區。該校在醫學、生物、工程與生理學等生命科學領域,都在全美前10名,其中生物科學專業更是排名第一。

02
生活方式
在這裡,研究人員可以早上起來穿上衝浪衣衝個浪,然後再到實驗室換上白大褂:美麗的海灘,怡人的天氣和完美的城市節奏,賦予了聖地亞哥獨特的生活方式。

這裡必須要提到融生活與工作為一體的“大學城”:工作者所需要的一切都在五分鐘車程或步行距離之內。
Westfield Mall UTC位於大學城的中心,花了6億美元做轉型,轉型後的商業中心配備有ArcLight電影院、美食廣場、溜冰場、高街潮店、品質餐廳、戶外遊樂場、兩個帶私人母乳餵養站的室內家庭休息室、兒童彈跳式飛濺墊、多個花園和休息廣場、還有美麗的錦鯉魚池,你可以在裡面待上一整天。
而如果你有孩子,帶著孩子一起來聖地亞哥大學城,那您會很開心,因為這裡有不少優秀的公立與私立學校,平均評分為8.8 / 10。比如,Curie Elementary是一個受歡迎的學校,這所學校的表現遠高於加州的平均水平。
這裡房價穩定,房價中位數為428,450美元,考慮到這個是學區房,海景房,靠近新興技術產業生態核心,這是一個很好的價格了。

擁有20年創投經驗的聖地亞哥創投集團(SDVG)會長克瑞恩分析美國三大生物科技聚落時表示:波士頓擁有較大型的製藥與診斷服務的公司,而舊金山灣區物價、房價都昂貴;因此,生物科技創新創意團隊,特別是聚焦於基因體的創業者,就會選擇物價較低、生活便利,具有完整產業生態圈的聖地亞哥。
03
矽谷有一種“互惠合作”的文化。他們會說:“夥計,非常感謝你幫助我弄清楚種子輪怎麼弄,那,現在我該如何幫助你?”對方的回答可能是:“如果我的公司哪一天倒閉了,而你的公司成了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我希望你會僱用我。”
其實,在聖地亞哥也不另外,聖地亞哥有很好的共享與協作文化,每個人都樂於幫忙!不少業界大咖都是一通電話就聯絡得上,接到創業者的電話就衝到咖啡館,幫創業者做免費諮詢。

因為合作,所以會誕生出跨界新物種,特別是生命科學領域與高通所代表的晶片產業一結合,威力更是無窮。
比如Edico Genome,創業團隊本來是高科技背景,但跨界進入健康醫療領域,做起了高速基因檢測晶片,成功向高通募資了1000萬美元。
有了好的技術,資本也不缺了,像比爾蓋茨、貝佐斯等大老闆旗下的創投基金就陸續為當地生物科技新創團隊投入資金。
很有意思的是,矽谷的種子是“仙童公司”,聖地亞哥的“仙童公司”名叫Hybritech。

Hybritech就像種子一樣,為聖地亞哥培養了不少創業人才,造就了一大群公司,並且創造了一種信仰,即“科學可以改變世界,我們所創造的技術可以對醫藥保健做出巨大貢獻。”這種積極的態度,這種共識隨後從生命科學領域傳播到更廣泛行業,成為聖地亞哥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基因。

04
將行業擰成一股繩的合作機構
聖地亞哥經濟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為整個地區服務的合作機構,例如:UCSD CONNECT、SANDAG和SDEDC。
UCSD CONNECT是1985年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設立的組織,目的就在於將研究成果應用於產學界,是聖地亞哥第一代的創業育成組織。CONNECT在2005年索性成立基金會與協會,將產研結合、人才合作的範圍從聖地亞哥擴大至全球。
30年來,CONNECT輔導成立的企業超過2000家。CONNECT不定期經常舉辦聯誼會、企管講座,聚集新創團隊、創投、學術機構、律師與各產業代表。為所有創新創業企業提供了肥沃優質的生長土壤。
UCSD CONNECT對於將知識從企業轉移到公司尤為重要。而且隨著區域經濟的成熟,更將需要強有力的特定於叢集的協作機構來促進供應商發展、專業培訓、國際營銷等。

再比如BIOC/">IOCOM。BIOCOM是全球最大的區域性生命科學組織,擁有廣大的付費會員,聯合議價的力量很驚人,進貨折扣最高可達40~50%。BIOCOM甚至擁有自己的研究所,任務就是在基礎研究與商業應用之間搭起橋樑。
其實,聖地亞哥有“太多”的合作機構了,有促進區域甚至國際政府協調的機構、有將大學與工業聯絡起來的機構、有將工業與軍事聯絡起來的機構、有各種商會和經濟發展組織、工業理事會,甚至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地方分會……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才湧入聖地亞哥,這些年輕人都希望在城市環境中工作,於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向聖地亞哥市中心遷移,市中心的地產開發也被帶動起來,出現了不少共享工作空間,孵化器和加速器,青年公寓等等,比如著名的IDEA DISTRICT。

聖地亞哥現在已經有了非常可貴的產業基礎,它未來的目標是:持續吸引年輕人才,最好是高科技人員,並讓他們紮根下來,從而從“乘數效應”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