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叔:把自己逼到120分極致,你會發現眼前一片藍海
我做配音演員20來年,現在給孩子講故事,覺得沒有什麼不同。結果產品一上線就投訴不斷,原因你們想都想不到。。。
作者:凱叔
來源:頭條號
本文為作者授權鳥哥筆記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並註明出處
從一個小賬號做起,到擁有獨立的 APP;從免費內容開始,逐步推出付費內容。
現在,每天有2000萬孩子在“凱叔講故事” APP 聽他講故事。
11月17日,2018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主論壇的現場,“凱叔講故事” APP 創始人凱叔講述了他在“打造極致兒童故事方面”的獨到經驗。
點選觀看凱叔在生機大會的演講精華
大家上午好!我是凱叔講故事 APP 的創始人王凱。

今天特別榮幸來到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主論壇的現場。我是做兒童內容的,現在我們每天為 2000 多萬個孩子提供內容服務。
創業這 4 年其實過得一點也不輕鬆,從帳號到APP,從免費內容到付費內容,我們在兒童內容領域積累了一些的經驗,今天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我們做內容,一開始卻不是特別懂怎麼去做內容產品。所以,最初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接到的投訴不少。
我做配音演員20來年,配了《變形金剛》裡的擎天柱等上千集的影視作品,後來講小說,做創業節目,現在給孩子講故事,覺得沒有什麼不同。
結果產品一上線就投訴不斷,原因你們想都想不到。
他們說:你講故事能不能不這麼生動?我說生動有錯嗎?媽媽們說生動有錯,每天都是睡前給孩子們聽故事,你太生動了,孩子們聽了一個又一個。不睡覺,你負責任?
我說我負不起這個責任,但是把故事講的讓孩子睡著也是莫大的侮辱,那個時候我明白了, 使用者在使用你的產品、體驗你的內容的時候,是有場景需求的 。每一個場景體驗內容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在故事後面加上睡前詩,一首詩讀七遍到十五遍,每一首古詩的聲音一遍比上一遍小一點兒,一直到最後似有似無。我們就這樣慢慢摸索出兒童內容到底有什麼特點。
01 成年人內容是商品,兒童內容是工藝品
其實,在我們做兒童內容的創作者眼光裡面,這個世界上的內容只分兩種,一個是成年人內容,一個是兒童內容。
我知道有很多做兒童內容的同行大多數做不好,原因其實就是在用做成年人內容的方法做兒童內容。
對於成年人內容而言,如果我解決了你的兩個問題其一,我就可以向你收費了。
一、提升你的某種能力;
二、緩解你某種焦慮。
成人在吸收內容的時候目的性是非常強的,他有一定的延時滿足能力,所以不會再挑其他的問題,比如製作的水平。
但是反過來說,成人內容也有劣勢,什麼樣的劣勢呢?就是很難穿越時間。
就拿我們看到的暢銷書來說,一年前的暢銷書還有哪本在今天繼續暢銷呢?很少。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變化太快了。所以, 做成年人內容,多元很重要,正確性反而不重要。
兒童內容正相反,製作難度首先非常高,比如凱叔講的故事好聽,孩子就會說“好聽”兩個字。
但把“好聽”兩個字放大、放大、再放大,我們就會發現裡面有諸多的分工和諸多的供應鏈,單就“好聽”而言,是這個人的聲音好聽,還是這個人的塑造角色能力很強?是文字背後的千錘百煉?還是音效做的好?
02 內容創作的更高層境界是做“榫卯”結構
我們力求將每一條分工和供應鏈都做到極致,但是不是都做到極致就一定有一個好產品?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足球聯賽冠軍永遠是最有錢的俱樂部。買球員就好了嘛!
真正內容製作更高的一層境界是什麼呢?是“榫卯”結構,是調配分工和供應鏈之間的關係,每天都在調和那些微妙的分寸。真正做到這一點能不能說就創作了極致內容呢?
也許還是不能,因為 這是“術”,不管是戰術也好,還是藝術也好,這是“術”。
內容是什麼?我先舉一個例子,總結一下,做成年人內容其實可以做成商品,但是做兒童內容一定要做成工藝品,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鑑賞者,稍有不快你都不知道為什麼他轉頭就走了,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03 不要用成人的常識撞擊孩子的第一次認知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公司做的第一個付費產品叫做《凱叔西遊記》,各位粉絲可能都很熟悉,但是大家並不知道這個產品怎麼誕生的。
那是公司非常小的時候做起來的,整個公司只有一個創作者,一個朗讀者,就是我本人。
我花了 3 年時間,光文案就寫了70萬字,70萬字再濃縮40萬字,錄成音訊講給孩子聽,陸陸續續一共5部137集,這個產品在網際網路上已經賣了50多萬份了,再加上硬體產品,賣出總數應該將近100萬份。
這是怎麼做到的?
當時我給我的女兒去講西遊記的時候,第一集,《石猴出世》寫了3000字給她聽,根本講不下去,這個什麼意思,那個什麼意思,這個為什麼,那個為什麼,講到水簾洞她問什麼叫做瀑布,我就解釋瀑布是什麼。
那個時候我才明白: 孩子聽不懂的原因其實是我用成人的常識撞擊了孩子的第一次認知。
04 搭建兒童知識階梯“三步走”
怎麼辦?降低認知門檻是第一步,你提出問題,我記錄下來,寫成答案,再糅到情節裡,不等你問就講給你聽。
所以凱叔講故事的“創作金線”是讓3、4歲的孩子聽起來沒有情節障礙,完全放鬆到你的內容當中;除了體驗輕鬆快樂之外,獲得成長。
當孩子入了這個門檻,我們再搭建知識階梯一步步往上走,適時加入成語、古詩。就古詩而言,什麼時候加入古詩,難度如何一點點疊加。循序漸進,孩子沒有不理解沒有不耐煩,反而一層層的臺階往上邁夠到邊界。
認知階梯搭建的第三步非常重要 :如何進行故事價值觀的改造。
《凱叔西遊記》和《西遊記》有什麼不同之處?原著《西遊記》並不是給孩子講的故事,裡面充滿了黑暗、血腥、暴力、情色等元素,他是成年人的名著,但如果把這些略去,故事就沒辦法講下去。
原版《西遊記》基本上是傳遞著一些什麼樣的資訊呢?三句話,我滅了你,你滅了我,我找人滅了你。
這三句話體現的價值觀是什麼?是二元論,非此即彼,你死我活,非善即惡。這不是我們現在的價值觀。
當代任何一個偉大的決策都有第 3 種選擇。有爭議,沒有關係,找共同點,只要有一點,我們可以放大放大再放大,突然發現爭議不重要了,我們可以坐在一起,甚至成為彼此,這樣的價值觀講給孩子聽,並且能夠讓他懂,變成一粒種子種到他的心裡,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用 3 年做這樣一個產品,它不是極致產品是不可能的。
05 極致兒童內容公式
總結一下,在我們的眼中, 極致的兒童產品到底具備哪些因素? 我們有一個公式的:
第一關鍵詞是 “ 快樂” ,這也是我們公司的原則。不讓孩子首先體會到快樂,你根本沒資格帶著他成長。我們會用這個詞衡量我們所有的產品,包括課程。
第二個關健詞是什麼?光給他快樂,那你的競爭對手一定是王者榮耀。你一定要讓孩子在你的產品當中真正獲得成長,所以第二個關健詞是“ 成長 ”。有快樂,有成長,就是一個好作品,但如何能推向極致?
第三個關鍵詞:“ 穿越 ”。穿越的是什麼呢?穿越的是時間,我們總是問我們的產品經理,一個產品上線之前你覺得能不能賣30年?
如果你說可以賣30年?我現在打造這個產品不計成本,現在最多一個音訊產品的打造成本是一千多萬,我可以不計成本,因為我的邊際成本是零,你能不能做到?
假如你拍著胸脯和我說:凱叔我覺得可以,怎麼就可以?這時你要清清楚楚說出:穿越30年之後,你的產品能給那個時候的孩子提供的快樂價值和成長價值是什麼。你把這個價值放大、放大、再放大,我們就有理由相信你這個產品也許會賣30年。
06 “最難的事,最容易做到!”
最後再給大家講一個例子,每一個產品你一定要找到它成功的原理,在找到原理之後,你就可以種出一片森林。沒有原理,可能種著種著你都不知道為什麼你就錯了。
比如說最近我們做了一個詩詞產品,剛上線一個月就賣了一千多萬,叫“凱叔詩詞來了”。
詩詞教育產品的原理是什麼呢?這個產品我們研發週期是三年,前期研發一年半才能上線,這一年半乾了什麼?頭半年什麼活都沒幹,就是開會,找各個中文系的教授,學科帶頭人一起開會,就問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教孩子詩詞?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原理性問題,表面上看起來特傻。以至於很多專家跟我們拍桌子,問兩遍之後對方就毛了,為什麼教孩子詩詞,你中國人不學詩詞嗎?不學詩詞就不是中國人嗎?跟中國人有什麼關係?
人是逐利動物,我們要學什麼東西對我有什麼用,不把這個東西挖掘出來你不配做詩詞產品,也糟蹋了我們的國粹。
還有一個問題, 幾千年了,怎麼就是這些詩詞傳下來了? 被歷史遺忘的一定是大多數,為什麼就是它們傳下來了,真正研究半年,團隊篤信自己找到了自己認可的答案,我們才去種樹,我們認為原理是什麼?
情感。
因為這幾千年來,人類沒有任何進步或者任何進化,影響我們都是“生、老、病、死、愛、恨、情、愁”這八個字,而 詩詞是直接記錄感受、傳達情感的唯一載體。
不管東西方都是這樣,詩詞歌賦,一輪明月掛在天上,身邊有人陪沒人陪心情完全不一樣。
甚至衍生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某一種情感的只能用某一種特定的場景去表達,只能是唯一的一句話才準確,比如說“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沒有其它任何一句比這個準確。
我們產品的目的不是讓孩子背詩,背詩是使用後的終極結果,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愛上它,讓孩子和詩人對這句話有同樣的感受才能愛上, 於是這個產品的核心元素就被推匯出來了——“詩詞戲劇”。
我們把150首詩做了150部詩詞戲劇,每一幅畫都是戲劇的插圖,怎麼用戲劇給孩子講詩?每一首詩的講法都不一樣,每一首詩都要開腦洞,我們其中的一個故事是讓孩子穿越到李白的身邊。
那個時候是李白的暮年。他是官迷,老想當官,可就沒人讓他官,永王李璘說讓他當官,他就去了,結果造反被殺,李白被流放,原來想著一去回不來。結果剛上路就遇上天下大赦,不用流放了。
一個老頭隨手寫出少年心性:“千里江陵一日還”,但是他不知道 3 年之後,他就死了,這齣戲給孩子講的就是“人生的起伏”。
但是做到這兒,團隊不滿意了,為什麼了?孩子愛上詩了,但怎麼能讓孩子把這一首詩背下來?學詩不背詩不叫學詩,沒有積累,我又不能逼著孩子,或者留作業,我們想著應該怎麼樣讓他快樂的去背。
於是我們又做了150首詩詞歌曲,釋出以後很多音樂平臺在搶它的版權;隨後,我們又做了150場詩詞知識的脫口秀。
這是一隻馬桶講的脫口秀,馬桶是詩詞戲劇裡面的核心IP,是個穿越器,孩子每天通過它去見它的唐宋兄弟,非常爆笑,講的內容特別有意思。
到這個時候其實離上線的時間越來越近,後來我們說差一點這就是一個偉大的產品。
怎麼樣才能變得偉大?考試,只有這樣才可以證明自己的孩子全都學會了,於是我們又做了150個闖關答題遊戲,現在每天10萬來個孩子玩這個遊戲,之前的知識點變成特別有意思的題來考你,通過闖關答題,解救這些詩詞戲劇裡面的IP(原意:版權,引申為“作品”)。
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發現,整個產品變成了詩詞教育的閉環。
到這個時候,我們團隊已經工作了一年半,甚至更長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等產品最終更新完畢,我們花了整整 3 年時間,但是你說這 3 年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的產品穿越時間,讓30年後這樣的產品還有價值?我們相信是可以的,因為我們已經嘔心瀝血了。
創業這四年,我們就挑最難的事情做,為什麼呢? 因為所有的競爭都是在50分和80分這個領域競爭,你上來把自己逼到120分,你會發現眼前一片開闊 ,全是藍海 ,以色列人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對: “最難的事,最容易做到”。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