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慧城市初具規模但無模型城市,專家呼籲建立完善頂層設計理論和方法 | 智慧城市週報
新華三副總裁李立:建設智慧城市的三大誤區
雷鋒網訊息,近日第九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2018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創新峰會正式舉辦,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技術戰略部總裁李立發表了題為《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的新動能》的主題演講,著重提到了當下建設智慧城市的三大誤區。
據畢馬威報告,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佔GDP比例達到36%,到2030年將達到77%。李立表示,數字經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叫數字產業化,就是像BAT和獨角獸,把數字做成企業;另一方面是產業數字化,如何把傳統產業加上智慧智慧的手段,提高效能和生產力,得到更大的發展。
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最重要的還是資料。沒有資料就沒有智慧,在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當中,資料融合、資料打通不光是技術問題,更多是組織問題,有了組織保障,有了機制做保障才能夠實現資料的共享、互通,有了資料的共享、互通才能體現更多的智慧。所以,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當中要以組織、機制保障為基礎,以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為藍本,以各領域的最迫切的業務需求為前提,以未來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合理有序地展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來源: 雷鋒網 (公眾號:雷鋒網) )
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副總裁王盾: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
雷鋒網訊息,近日第九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2018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創新峰會正式舉辦,圍繞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等主題,一眾廠商表達了不同的見解,其中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副總裁王盾談及華為建設智慧城市的思路,他表示,華為的價值定位是打造城市的神經系統,做智慧城市建設的使能者和推動者。
王盾提到,華為認為數字技術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以前是資源型的生產要素,包括土地、水利、石油等等資源性要素,而隨著新的技術誕生,新的包括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網際網路,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生產關係也由協作性或者是獨家佔有,向共享經濟、網路協同、眾包合作模式發展,生產要素和生產關係的變化促進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雷鋒網瞭解到,華為投入5000人來支撐從關鍵技術研究到市場銷售、服務支援、合作生態團隊、標準構建,華為參與了國內和國際很多標準的寫作,也是國內主要智慧城市標準的推動者。到目前為止,華為在40多個國家,承建了大概80多個智慧城市。2017年,華為參與國內和海外端到端交付的智慧型城市的專案大概有40多個。
“這些專案的交付主要源於我們公司有強大的人力,第二投入了相當大的資源。華為生態方面有1100多個核心解決方案的夥伴,有1600家渠道合作伙伴”,王盾表示。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認為,華為在智慧城市提供的能力主要是頂層設計、基礎架構、大資料平臺,再向上則涉及到一些運營服務,這就要求華為具備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促進當地城市的智慧城市應用不斷落地,從而釋放資料紅利,在政府、使用者、產業端分別實現發展。(來源:雷鋒網)
發改委專家:我國智慧城市初具規模,但沒有成熟模型城市
“未來的智慧城市一定是新一代的資訊科技和城市的各類空間有效而深度的融合。在具體的形態上,可以是智慧小鎮,可以是智慧城市,包括智慧城市群、城市帶等等。智慧城市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員會祕書長馮奎,對智慧城市未來應如何發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馮奎認為,對於中國城市來講,有一個經驗教訓需要注意。一些地方在智慧城市發展當中只注意去引進一些所謂高大上的技術“求大求洋”,但是對於智慧城市發展並沒有更多地去關注地方特色。
“目前的問題就在於在發展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對於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產業需求,對城市發展的痛點、市民的需求往往重視不夠。未來的智慧城市發展既有很多共性的要求,也要結合地方城市的特色,要真正能實現的以人為本。智慧城市的溫度,應該讓市民能夠感受得到。”馮奎說。(來源: 澎湃新聞 )
到2027年全球智慧城市平臺市場規模將達7.55億美元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的一份新報告研究了全球智慧城市平臺市場的演變,提供了截至2027年的解決方案型別,區域,軟體和服務的預測。報告中認為,到2027年,全球智慧城市平臺市場規模將達到7.55億美元。
在物聯網(IoT)部署以及其他智慧技術的推動下,智慧城市平臺提供了整合功能,可在多個利益相關方的跨操作域的一個或多個級別協調資料,應用程式和服務。
“城市平臺可以實現持續的服務和技術創新,並使城市能夠適應平臺產品主導許多業務領域,”Navigant Research的研究主管Eric Woods說,“建立合適的平臺將是建立城市所需夥伴關係的關鍵,以確保其經濟,環境和服務適合未來。”
根據該報告,城市需要開發能力,使他們能夠管理資源,並在Uber,Airbnb,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等平臺上提供服務。Navigant Research建議城市領導者根據開放性,標準使用和與其他技術和商業計劃保持一致的核心原則制定平臺戰略。技術和服務合作伙伴需要與城市密切合作,開發適合當地需求的解決方案,並通過服務轉型為其提供支援。(來源: Navigant Research )
穩步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智慧棗莊”融入時代大潮
近年來,棗莊市委、市政府為建設“大資料驅動的新型智慧城市”、為社會治理精準科學的發展,展現了新時代、新作為。大資料的發展在所有新興產業的發展中起著“牛鼻子”的作用,把大資料產業抓好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及民眾生活都將得到極大提升。
“魯南大資料中心作為大型基礎設施專案,主要承載建設大資料業務和政務資訊。”魯南大資料中心運營中心主任李一民告訴記者,魯南大資料中心規劃面積180畝,建設有8000個機櫃,總投資30億元,是目前山東省體量最大的大資料中心,現時該中心主要是以政務資訊為主的大型平臺,即把棗莊市工業、農業和民生相關的業務資料放在資料中心裡,起到匯聚資料的作用。
魯南資料中心的建設,符合網際網路資訊產業發展和大資料時代需求。對IDC(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使用者而言,他們無需建立自己的專用機房和昂貴的通訊線路,也無需聘請網路工程師,就可以解決網際網路應用的許多專業需求,而且更加快捷、便利,成本更低。
而該中心的建設亦給棗莊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包括百度、浪潮、阿里巴巴等一批知名專業資料研發機構、網際網路企業相繼落戶,魯南資料中心將成為山東省乃至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的綠色、柔性大資料中心。同時,圍繞“優政、惠民、強企”目標,積極搭建“一箇中心、六大平臺、十六朵雲”,大力實施智慧化應用專案,初步形成了“人在幹、數在轉、雲在算”的局面。(來源: 膠東線上 )
專家呼籲建立完善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理論和方法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12日在“2018中國新加坡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歷程尚未走完盲人摸象的過程,存在三大核心問題:缺乏智慧城市理念、內涵的科學統一認識;缺乏有效的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理論和方法;缺乏可持續的動力機制和長效的運營發展模式。
單志廣認為,新型智慧城市的推進需有戰略、有規劃、有行動。單志廣建議,新興智慧城市推進需瞄得準,挖掘真需求、問題、痛點;想得大,開展面向複雜巨系統的頂層設計;起步小,用小專案、原型系統起步,允許試錯;擴充套件快,使用網際網路思維;動力足,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機制。避免對近期的發展估計過高,而對長遠的發展估計不足。(來源: 中國證券報 )
瀋陽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統一平臺
9月12日至14日,第十八屆世界冬季城市市長會議在沈召開,世界30個國家的41個城市團組、52個商會團組齊聚瀋陽。今年會議的主題為“冬季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瀋陽曾在1985年承辦第二屆冬季城市市長會議。目前,瀋陽正在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裝備智慧製造中心、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奮力走出一條轉型創新發展的新路。
在持續推動城市品質提升過程中,瀋陽堅持精細管理,建設智慧城市統一平臺,統一平臺中包括智慧城管平臺、環保110平臺、公共安全管理平臺、綜合便民服務平臺等多個平臺。將數字城管劃分為若干單元網格,對城管部件、事件精確定位,推動城市管理開放線上、動態感知、系統互聯、資料整合、工作協同、過程可溯。
在城市治理的其他方面,瀋陽還堅持精準規劃,以渾河為新的城市發展軸,確立了“東山西水、一河兩岸、一主三副”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堅持精緻建設,圍繞完善城市功能,構建立體綜合交通網路,實施綜合管廊、防洪排澇等工程;圍繞打造城市新形態,抓住“智慧城市新體系、大資料產業鏈、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三條主線,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來源: 遼瀋晚報 )
陝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指導意見》 加快推進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陝西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對我省發展新型智慧城市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到2019年,全省各市(區)基本建成統一的資料資源網,初步建成市級資料資源池,匯聚政務資料50%以上、城市資料60%以上,推動“六個一”基礎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智慧應用初顯成效。到2021年,全省各市(區)全面建成統一的資料資源網和資料資源池,網路互聯互通率達到95%以上,匯聚政務資料80%以上、城市資料90%以上;建成“六個一”基礎工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實現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水平達到全國前列,其中2個至3個城市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指導意見》的出臺,對於解決目前全省各市(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存在的統籌力度不夠、建設框架不清晰、實施任務不明確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和指導意義。 (來源: 陝西日報 )
雲南省與華為公司深化智慧城市戰略合作
今年,華為軟體開發雲行業峰會暨華為昆明軟體開發雲上線大會將於11月中旬在昆明市舉辦。這將是昆明軟體產業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盛會。屆時,國家工信部領導、國家軟體名城領導、全國軟體知名企業領袖、高校著名專家、行業協會負責人等將在昆明共聚一堂,共同研討軟體行業的發展趨勢、熱點細分領域、熱點技術應用和區域軟體產業發展方向,共同為昆明市軟體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目前,華為保山大資料中心已經具備入駐條件,裝置已到現場做最後的調測工作,預計10月中旬正式上線運營。“保山學院華為資訊與網路技術學院”首批師資已培訓完成,預計9月底正式掛牌,開始ICT人才培養工作。
據瞭解,基於昆明市、玉溪市和保山市三地資料中心的建設,華為已經在雲南全省率先完成了省“雲上雲”行動計劃中關於“一核兩翼”構建的關鍵目標。今年年底將實現三地雲端計算資料中心的互聯互通,實現三角互備,在雲南省內構建完備的“一核兩翼”雲服務災備體系,從而具備承載國家資料中心和南亞東南亞業務的能力。(來源: 央廣網 )
2018福建網際網路大會暨智慧城市高峰論壇在莆田成功召開
9月13日, 由福建省網信辦、省通訊管理局、省數字辦共同指導,福建省網際網路協會主辦的2018福建網際網路大會暨智慧城市高峰論壇在莆田成功舉辦。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徐姍娜,省通訊管理局局長張麗娟出席大會並致辭。徐姍娜在致辭中提出網際網路行業要成為助推“數字福建”的引擎、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模範、守護網路安全的衛士、“網際網路+精準脫貧”的尖兵等四點倡議,獲得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
本次大會以“新時代·新平臺·新動能”為主題,分為一場主論壇和三場主題分論壇。福建省網際網路領軍企業和行業精英、專家學者齊聚莆田,聚焦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商業創新,圍繞“智慧城市”“平臺經濟”“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新莆商”等主題各抒己見,為新時代福建傳統經濟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發展提供新思路,為數字福建建設建言獻策。此外,大會還通過產品體驗、人才及資本對接等活動,搭建企業、人才、資本的交流平臺,助力福建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活動受到業內各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600多人到場參會。(來源: 中國網信網 )
2018中國(彭州)智慧城市院士論壇在彭州寶山圓滿舉行
2018年9月13日,由中國工程院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彭州市人民政府和航天科工智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中國(彭州)智慧城市院士論壇在彭州市寶山文化中心圓滿舉行。鄔賀銓、蘇君紅、毛二可、鐘山、周立偉、張錫祥、姜景山、高潔、於本水、賁德、葉聲華、馬遠良、陳鯨、陳志傑、費愛國、尹浩16位院士聚焦“軍民融合、智慧共享”的主題,深入探討新時代下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周立偉、陳鯨,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分別圍繞“ICT與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人才培養的思考”“大資料深度應用面臨的挑戰與思考”“物聯網驅動智慧城市發展”等主題進行了報告。
論壇上,院士們圍繞推進新技術的創新融合研究與發展,加大新一代資訊科技在智慧城市領域的綜合示範應用等6個方面釋出了中國(彭州)智慧城市院士倡議書,並正式啟動了彭州市航天智慧產業創新研究中心。
此次活動是彭州市主動融入成都市“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戰略,搶佔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高地,積極承辦的一個全國性院士論壇。活動的舉辦,對外展示了彭州市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投資環境,提升了彭州市對外知名度,對推動彭州市招才引智、促進“校院企地軍”的軍民融合發展、推進彭州市智慧產業與高階製造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來源: 彭州市經科信局 )
中國——東盟資訊港智慧城市論壇在廣西南寧順利召開
2018年9月14日上午,中國—東盟資訊港智慧城市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
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嚴植嬋,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南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紅波,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祕書長周光華,中央網信辦計算機網路與資訊保安管理中心科技委副主任劉勇,來自緬甸、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政府代表,海口市等15個兄弟城市的領導,美國、馬來西亞以及國內智慧城市各相關領域的知名企業家和技術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智慧城市建設的新路徑、新機制、新模式、新領域,一起攜手共創智慧城市,攜手創領美好未來。
論壇最後舉行了專案簽約儀式,今年,南寧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戰略合作,經過前期一系列的對接洽談,促成了一批重大專案的簽約和成果落地。南寧市人民政府與螞蟻金服集團、科大訊飛公司、360企業安全集團、金蝶國際軟體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簽訂框架協議。浪潮集團有限公司、數夢工場、賽爾網路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將簽署入駐中國—東盟新型智慧城市協同創新中心協議。南寧市與賀州市簽訂《一碼聯城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南寧市與賀州市“一碼聯城”工作,今後,市民使用一個身份碼在兩市均可乘坐公共交通,觀看文藝演出和體育賽事,進出公園景區,實現一碼玩轉南寧、玩轉賀州,下一步,南寧市將繼續擴大“一碼通城”合作範圍,加快與區內各地市合作,實現一碼玩轉廣西。(來源: 廣西網路廣播電視臺 )
2018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峰會召開
為順應時代發展,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由中國通訊工業協會、無錫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學共同主辦,中國通訊工業協會物聯網應用分會、無錫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無錫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推進聯盟、中國智慧城市網、無錫市物聯網產業協會協辦的“2018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峰會”於2018年9月16日在無錫˙城中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開。
“2018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峰會”作為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以“智慧城市新定位,美好生活新未來”為主題,邀請部委領導、知名院士、權威專家、地方政府及優秀企業代表與會,共同分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創新成果,深度解析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國家標準,深入探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機遇。
本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峰會形式開放、內容豐富,涉及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眾多方面。會議期間,設立主題演講、專題對話、成果釋出、智慧城市建設尚賢河群賢會——新型智慧城市閉門研討會等多種環節,重點圍繞智慧城市領域的熱點話題進行探討交流。
通過前期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籌備,本次大會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峰會上釋出由中國通訊工業協會物聯網應用分會撰寫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創新成果》白皮書,並舉辦主題為“新型智慧城市新定位再出發”的專題對話以及“尚賢河群賢會”——新型智慧城市閉門研討會,針對當前熱點問題進行互動交流。(來源: 中國日報 )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