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套路多!“支援專櫃驗貨”玩的只是文字遊戲
驅動中國2018年11月23日訊息 驅動中國在最新一期的《真相科技》節目裡揭祕了電商平臺“電商專供”存在的貓膩,線上線下銷售的商品是同一型號,質量卻千差萬別;明明是同一個品牌的東西,質量也不盡相同。【 ofollow,noindex">天貓雙11狂歡: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這種存在於電商平臺的小伎倆,讓消費者防不勝防,但這還沒完,在購買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品時,很多店鋪都會標註“支援專櫃驗貨”,實際上只是玩的文字遊戲。
據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訊息,婷女士在天貓國際的一家店鋪購買了一隻迪奧口紅,收到貨後能明顯看到口紅質地粗糙,外包裝、字型、顏色等也和國內專櫃正品有區別,特別是口紅的包裝標識掉漆,而專櫃正品包裝標識,用剪刀刮漆都掉不下來。
圖:人民日報公眾號
隨後婷女士以“假冒品牌”選擇退貨,但商家堅持讓婷女士改退貨原因,並稱這個支援專櫃驗貨。婷女士氣不過就去了專櫃,專櫃表示這個不是正品,口紅顏色不對,外面盒子也不對,正品裡面膏體會細膩一點。
對此, 商家表示要證明假貨必須出具驗貨報告,然而品牌國內官方表示只認可官方和專賣店的貨品,淘寶上的貨品品牌國內官方並不認可。 於是,婷女士聯絡電商平臺,但平臺方也說不出支援專櫃驗貨具體是怎麼鑑定的。婷女士丈夫認為,既然我們沒法提供假貨證明,那就要求賣家提供真貨證明,卻被賣家以涉及到商業祕密給拒絕了。
圖:人民日報公眾號
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專家組成員許歆表示, 所謂的所謂的“支援專櫃驗貨”,實際是玩文字遊戲,因為並沒有寫清楚是支援中國的專櫃驗貨,也沒有說是由誰來做專櫃驗貨。 涉及到跨境產品,有全球聯保,要寫出詳細說明,提供商品真實情況是商家的義務,也是消費者的權利。
同時,在實施的電子商務法規定,如果平臺經營者銷售的商品和經營的產品侵害消費者權益,平臺應該採取必要措施,否則,平臺就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