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勁增,催生跨國人才需求(3)
隨著中國海外投資的增大,中國也給海外創造了無數的就業崗位,並因此激發跨國人才的興趣,他們將是在華企業在海外業務拓展中重要的中高階人力資源來源。
海外投資與跨國人才需求雙向增長
目前,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已經連續10年保持增長,2016年達到1701.1億美元,是2006年的8倍②。基於對中國企業海外業務拓展動向的長期跟蹤,我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開放力度加大,在一批已經實現海外業務拓展的企業的帶動下,中國企業將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
我們的調研,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在接受調研的企業中,表示“計劃未來三年內開拓全球業務”的企業高達66.67%;表示“沒有計劃”的僅為17.95%;表示“不清楚”的為15.38%。
從人力資源角度,在華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面臨不同的國際市場環境,為了迅速、有效地與海外市場接軌,聘用具有專業能力、管理經驗的跨國人才,已經逐步成為企業的核心人才策略之一。
我們的調研反映,大量在華企業計劃在未來繼續大力引進跨國人才。如針對“未來12個月中,預計公司跨國人才的總數增加與否”的調研中,高達54.17%的在華企業表示將“增加”跨國人才,表示“保持不變”和“減少”的企業分別僅為37.50%和8.33%。
總體而言,預計未來在華企業的海外業務拓展與跨國人才招募將持續保持雙增的積極態勢。
跨國人才專業背景與實務經驗匹配度更受青睞
人力資源是參與全球經濟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第一要素。新一輪全球化競爭也將從人力資源的競爭開始拉開帷幕③。企業的第一生產力是人。按照通行的企業管理理論,衡量一個企業人力資源的競爭優勢:一是僱員的總量;二是僱員的技能。按當今企業的要求,僱員的能力遠比僱員的人數更重要。
在我們對國內上市企業近年來僱員情況的追蹤中顯示,在那些有較大部分業務來自海外的企業中,具海外高學歷及擁有西方跨國公司工作背景的跨國人才,佔員工總數的比例相應較高。對此,華德士東南亞及大中華區業務發展總監蔡艾婷女士通過研究認為:“大多數500強公司及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對於深諳中國國情的人才會相當重視。同樣,在華企業在其拓展海外業務的時候,跨國人才實際起到了‘橋樑’作用,他們可以幫助在華企業迅速、準確瞭解到特定海外市場的現狀。”
根據我們的調研,高達81.48%的企業表示,僱用曾在西方跨國公司工作過的專業與具實務經驗人才,對其開拓全球業務具有“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的作用,而僅有3.70%的受訪企業表示“微乎其微”。
同時,對跨國人才“價值”的認識,主要基於跨國人才職業背景及其與企業海外業務需求的匹配程度。換言之,在華企業更看重跨國人才具有的先進的知識和專業能力、豐富的跨國管理能力和國際視野,希望跨國人才幫助企業迅速瞭解海外市場,並藉助他們將跨國公司中成功的商業模式引入本企業。
跨國人才競聘在華企業熱情高漲
面對在華企業對跨國人才的渴求,跨國人才同樣給予積極迴應。
根據海外媒體今年公佈的全球500強排行榜,在上榜公司數量上,今年中國公司達到了120家,穩居第二,接近美國(126 家),遠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銳意進取的中國企業已經和美國企業形成了全球兩強的局面,因此跨國人才的適時流動,將成為常態。
根據我們的調研,高達61.39%的受訪者((跨國人才)對於加入在華企業海外業務拓展持“積極”態度:選擇“可以考慮” 的為31.19%;選擇“否”的僅為7.42%。
為什麼跨國人才願意加入在華企業?根據我們的調研,以下四點為重要的驅動力:
第一,在華企業能夠提供較可觀的薪酬;
第二,在華企業具有發展前景,以及具備創新和實踐新理念;
第三,在華企業給跨國人才提供了後者在西方公司中所得不到的施展其能力的機會;
第四,跨國人才有意願為自己的國家和企業貢獻知識和才能。
其中,有關第三個“驅動力”相當重要。在華企業在其海外業務拓展中,事先設定了或集中或分散的組織架構,其國際化業務的管理職能往往分散在各業務板塊中④。這意味著,在華企業能夠為跨國人才提供可供後者發揮專長的更大平臺和空間。
另一個尤其值得企業關注的因素是,有超過一成的跨國人才表示,能夠更好地回饋本國/本地社群也是促使他們選擇在華企業的動力。因此,積極打造根植本地的企業文化,將有助於幫助在華企業更好地吸引跨國人才。
對此,華德士上海及蘇州分公司總監王穎女士根據研究表示:“除了希望回饋自己的國家之外,對於加入在華企業,大部分跨國人才的真實想法是,並不只做一個職業打工者,更多的是在做自己的一份事業。所以,他們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求職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