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資短訊:阿里巴巴的新護城河
作者 | 扶蘇
流程編輯 | 白鶴芋
近日,美國著名投資研究網站Seeking Alpha的撰稿人Bluesea Research釋出文章稱,阿里巴巴(NYSE:BABA)的數字媒體與娛樂業務正在成為公司的新護城河。
口號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目前集團業務可分為四個版塊:核心電商(Core Commerce)、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數字媒體與娛樂(Digital media and entertainment),以及創新專案及技術發展(Innovation initiatives and others)。
集團旗下產品繁多,包括來自核心電商版塊的淘寶、天貓、菜鳥網路和盒馬生鮮等,雲端計算版塊的阿里雲,數字媒體和娛樂版塊的阿里影業、優酷、大麥網和阿里文學等,以及創新專案及技術發展版塊的天貓精靈和高德地圖等。它們共同構成了阿里龐大的生態圈。
根據阿里的季報,數字媒體和娛樂版塊的營業收入增長率是四個版塊裡最低的。在最近的2018年第四季度,該版塊的收入為9.4億美元,年增速僅20%。
而數字媒體和娛樂也是同期虧損最多的一個版塊,近年來每季度都給集團造成了負的EBITA。2018年第四季度,該版塊產生的淨虧損將近9億美元,基本相當於帶來的營收。
Bluesea Research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阿里的數字媒體和娛樂版塊還會繼續維持虧損的狀態,而且在2019年和2020年,集團還將投入更多的資本開支到這一版塊中來,原因是阿里正在集中全力打造更多的原創內容。
而阿里在原創內容上做出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最近的春節假期裡,集團控股的阿里影業囊括了春節檔八部影片中的五部,包括《流浪地球》、《飛馳人生》和《廉政風雲》等,合計電影票房貢獻超過8.5億美元。
其中,《流浪地球》一擊成名,電影票房超過6億美元。《流浪地球》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背後離不開阿里的傾力推動。
阿里在自家的眾多平臺包括支付寶、天貓、淘寶、餓了麼、口碑、優酷和大麥網等,都推送了《流浪地球》的全屏廣告。
根據最新的季報,阿里旗下零售平臺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量(MAU)將近7億,對於阿里來說,它完全有能力利用這些平臺巨大的流量來推廣新電影和促進票房。
同時,阿里在原創內容上的投入也能推動旗下流媒體平臺優酷的發展,因為使用者可以在優酷上觀看這些內容的復播。根據最新的季報,優酷在最近一季的使用者訂閱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4%。
Bluesea Research認為阿里如今走的正是流媒體巨頭Amazon和Netflix的老路,即通過不斷增加對原創內容的投入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訂閱。
根據eMarketer的統計,從平臺使用者的訂閱滲透率來看,2018年優酷的訂閱滲透率為22%,緊跟在騰訊和愛奇藝的身後。
雖然阿里沒有單獨披露來自使用者訂閱費的收入,但從過去Amazon的經驗來看,通過增加對原創內容的投入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訂閱是完全可行的。在過去一年裡,Amazon從使用者訂閱中獲得的收入就達140億美元,相當成功。
阿里近年來不遺餘力地投入到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中,試圖通過打造出一個強大的版塊,為阿里的其他版塊比如核心電商業務的發展提供驅動力。
比如,阿里投資了Bilibili平臺8%的股權,Bilibili作為國內最大的原創內容分享網站之一,擁有將近1億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量。阿里今後將會加強和Bilibili的合作,Bilibili龐大的使用者群給阿里的電商業務帶來了巨大的潛力。
此外,阿里在去年還上線了一項“88VIP”服務,購買了這項服務的淘寶會員可以同時享受阿里的其他眾多平臺包括天貓、優酷、餓了麼、淘票票和蝦米音樂等的優惠活動。
“88VIP”面向淘寶普通使用者的價格為888元,而對於“淘氣值”在1000分以上的使用者,只需88元。
總的來說,阿里對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的重視,通過不斷加大對原創內容的投入以拉動使用者訂閱量的增長,目的是提高使用者粘性,打造一個更緊密結合的阿里生態圈,為集團的業務提供一條新的護城河。
文章來源: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244993-alibaba-delivers-runaway-success
即日起,市值風雲交易組新增《風雲早報》之“市場博弈”內容,暫定為每日盤前推送。
《風雲早報 | 市場情緒指標異動,龍虎榜再起風雲(3.4)》已獨家首發於市值風雲APP,歡迎下載,第一時間閱讀。
我們將逐步增加更多盤面資訊分析模組;同時就相關產業政策動態、行業動態進行持續跟蹤,敬請期待~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