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戰略迭代:第一件事是養豬,以數字科技賦能農牧產業升級
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宣佈,“京東金融”品牌將正式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JD Digits)。

京東數字科技啟用全新logo-JDD、全新slogan—預見·改變·實現。升級後的京東數字科技將在原有京東金融業務基礎之上將業務面全面觸達至智慧城市、智慧農牧、智慧鉬媒等多個領域。
今年的JDD大會,“技術”依然是高頻詞彙。升級後的京東金融愈發強調“數字科技”賦能傳統產業升級。除了原有的數字金融產品之外,京東方面希望依託(包括大資料技術、人工智慧、IoT等在內的)數字技術與實體產業進行有效融合,進而實現傳統產業數字化,以降低成本提升產能效益。
“養豬”是京東數字科技邁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一步。
作為去年JDD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賽的賽題之一, “豬臉識別”技術已經從數字科技模型變成賦能產業末端的利器。

京東農牧解決方案是京東數字科技產業數字化的典型落地方案之一。“豬臉識別”、精準飼餵、疫病監測等技術即應用於此。

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機構聯合京東集團建設的豐寧養豬示範點已經實現“養豬智慧化”。基於“神農大腦”為核心的養殖場數字化解決方案中,通過“豬臉識別”來觀測、記錄豬的體重、生長、健康情況;結合豬舍溫溼度自動調節風機、水簾、暖氣等裝置,以達到理想的飼養狀態;此外豬飼料精準配置、提高配置效率。

按照前期資料測算,京東方面表示京東農牧解決方案部署完成1年內,可將生豬養殖的人工成本縮減30%~50%,飼料使用量將減少8%~10%,且平均出欄時間將縮短5~8天。國內生豬養殖產業全面部署京東農牧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話,以年出欄7億頭生豬計算,京東農牧智慧養殖解決方案可以助力產業降低超過500億元成本/年。
京東“養豬”的本質是以數字科技賦能農牧產業升級,最根本目的在於降低農牧成本、提升農牧養殖效率。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李德發分享了一組對比資料,結論是中國養豬業的效率是比較低的。國內養一頭豬的成本相當於美國養兩頭豬,這就導致在可能在美國把豬肉運至中國,在中國市場銷售,算上運費美國豬肉的成本還比中國低。因此,實際上目前國內養豬產業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成本資源消耗高、產出比低,資源成本沒有得到最大的合理化應用。
而在京東數字科技的賦能之下,用智慧化方案解決技術關鍵點,那麼養豬成本便會大大降低,養豬效率也會提高。資源、成本沒有得到最大的合理化應用問題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從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升級後的京東金融將“技術”擺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而未來,除了數字科技賦能農牧產業之外,京東將在數字城市、數字營銷、數字出行等更多的行業展開無限探索。
文丨李民民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關注科技網際網路,有趣、有料;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