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網站的導航設計都必須同時完成的三個目標
今天為大家更新《使用者體驗要素》的第六章——框架層,介面設計、導航設計和資訊設計——導航設計
本小結關鍵詞:導航設計
主要觀點:任何一個網站的導航設計都必須同時完成的三個目標
導航設計
網站的導航設計看上去像是一件很簡單的工作:在每個頁面上放一些允許使用者瀏覽整個網站的連結。但如果你去掉介面,導航設計的複雜性就會變得顯而易見。任何一個網站的導航設計都必須同時完成以下三個目標:
首先,它必須提供給使用者一種在網站間跳轉的方法。由於一般來講把每個頁面和別的都連結起來是不現實的(即使是現實的,它也不是一個好方法),導航元素就必須選擇那些能促進使用者行為的——也就是說,這些連結必須也是真實有效的。
其次,導航設計必須傳達出這些元素和它們所包含內容之間的關係。僅僅提供一個連結的列表是不夠的。這些連結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是否其中一些比別的更重要?它們之間相關的差異在哪?這些傳達出來的資訊對於使用者理解“哪些選擇對他們是有效的”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導航設計必須傳達出它的內容和使用者當前瀏覽頁面之間的關係。其他的那些內容對於我正在瀏覽的這個頁面有什麼影響?這些傳達出來的資訊幫助使用者去理解“哪個有效的選擇會最好地支援他們的任務或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
即使對於那些不是資訊導向(甚至根本就不是網站)的產品來講, 這三個目標也必須要納入考慮範圍。你需要用導航來幫助使用者找到他們周圍的出路,除非你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一個介面上。在物理空間中, 人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依靠天生的方向感來給自己定位。但是這些幫助我們在真實世界中找到方向的大腦機制,在資訊空間中根本起不到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在網站中,清晰地告訴使用者“他們在哪兒”以及“他們能去哪兒”非常重要的原因。使用者在資訊空間中對自身的定位是什麼樣 的,目前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一些人很堅定地認為,當用戶訪問網站的 時候,使用者的腦子裡已經有了一張大概的地圖,就像他們在五金商店和圖書館一樣;反對方則認為,使用者完全依賴於導航以及在他們面前的一 些指示線索,好像他們在網站中走過的每一步,都會在走過以後不久逐漸地從記憶中消退一樣。
我們很難知道人們是怎樣在腦海中記憶(或能記住多少)網站結構 的。在我們弄清這件事以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假設使用者不會將上一頁的資訊帶到下一頁中(畢竟,如果一個類似google一樣的公眾搜尋引擎收藏了你的網站,任何一個頁面都可能成為你的網站的入口)。
大多數的網站實際上都會提供一個多重的導航系統(navigation system),每一個都要完成在各種情形中成功引導使用者的任務。在實踐過程中湧現出了幾種常見的導航系統。

全域性導航(global navigation)
提供了覆蓋整個網站的通路。這裡使 用“全域性(global)”這個名詞並不是暗示著這個導航會出現網站的每一 個頁面中——即使這不算是一個壞主意(我們使用“固定”一詞來表示貫穿整個網站的導航;再次提醒的是,固定的元素不一定就是全域性的),相反地,全域性導航提供的是使用者最有可能需要從網站的最終頁面到其他什麼地方的一組關鍵點。全域性導航的一個經典應用,就是在導航欄放上能到網站所有主要欄目的連結。不管你想去哪兒,你都能從全域性導航中 (最終)到達那兒。

區域性導航(local navigation)
提供給使用者在這個架構中到“附近地點”的通路。在一個嚴格的層次結構中,區域性導航可能只提供一個頁面的父級、兄弟級和子級通路。如果你的架構反映了使用者對這個網站的內容結構的思路,那麼區域性導航通常都會比其他導航系統更有用。

輔助導航(supplementary navigation)
提供了全域性導航或區域性導航不能快速達到的相關內容的快捷途徑。這種型別的導航提供了一些分類方面的好處(允許使用者轉移他們的瀏覽時的方向,而不需要從頭開 始),同時仍然能讓網站保持一個主要的層級結構。

上下文導航(contextual navigation,有時也叫“內聯導航”)
是嵌入頁面自身內容的一種導航。這種型別的導航(比如,一個在頁面文字中的超級連結)常常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或應用不當。其實使用者需要額外資訊的時候,恰恰是在他們讀文字的時候。與其強迫你的使用者去掃描右側的導航元素(或者更糟的是,讓他們不得不求助於搜尋引擎)還不如放 一些相關的連結在他正在讀的地方。
所有這些方法都要回到戰略層去看一看,對你的使用者和他們的需求理解得越準確,你的上下文導航就能設計得越高效。如果它們不能明確地支援使用者的任務和目標(如果你的文字中塞滿了超級連結,那麼使用者 就會不知道哪個是他們需要的)那麼上下文導航將被看成 一團亂麻。

友好導航(courtesy navigation)
提供給使用者他們通常不會需要的連結,但它們是作為一種便利的途徑來使用的。在物理世界,一個零食商店常常把它的營業時間擺放在入口處。對於大多數時候的大部分購物者來說,這種資訊並不總是有用的:任何人都可以很快地告訴他這個商店是否正在營業中。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這種資訊在他們確實需要的時候就能快速有效地幫助到他們。聯絡資訊、反饋表單和法律宣告的連結通常都放置在友好導航中。

一些導航並沒有包含在頁面結構中,而是以它們自己的方式存在, 獨立於你的網站的內容或功能。這些稱為遠端導航(remote navigation)的工具,在使用者被你所提供的其他導航系統搞得頭暈腦漲,或在看過你的導航系統,他們很快決定放棄,想都沒有想過要弄明白它們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想從遠端導航中找到解決辦法。
網站地圖(site map)就是一種常見的遠端導航工具,它給使用者一個簡明的、單頁的網站整體結構的快捷瀏覽方式。網站地圖通常作為網站的一個分級概要出現,提供所有一級導航的連結,並與縮排顯示的、 主要的二級導航連結起來。網站地圖通常不會顯示超過兩個層級的導航 ——這之後更詳細的內容往往超出了使用者的需求(如果不是的話,那就是你高層次的結構定義錯了)。
索引表(index)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連結到相關頁面的列表, 它與一些書最後所列的索引表非常相像。這種型別的工具對於涵蓋了不同主題的、大量內容的網站非常有效。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網站地圖和一個規劃良好的結構應該足夠了。索引表有時會為網站的某個部分特別開發,而不是要去覆蓋整個網站的內容;如果你的網站試圖相對獨立地服務於擁有不同資訊需求的不同使用者,這個方法會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