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互動探索設計系列:iPad不是大號的iPhone
ipad互動設計探索系列又更新啦,很多新手在設計iPad應用時都會陷入一個誤區,把iPad作為大號iPhone來看待,甚至移植iPhone的大屏適配版本。今天我們就來糾正這個錯誤的認識,幫助大家入門真正的iPad應用設計。

1.所謂的iPad大屏適配版
基於開發成本考量,很多iPad上應用都是直接移植了iPhone的大屏適配版本,甚至連iPad的橫屏適應都不支援,僅支援豎屏檢視。例如某直播平臺,只能豎屏開啟,如果在開啟前正在橫屏操作iPad,那麼必須先把iPad旋轉到豎屏檢視;如果要全屏觀看直播,那麼又要旋轉回到橫屏。
這樣的大屏適配版本在操作上會有一定的不適感,因為日常iPad的使用以橫屏為主,突然切到豎屏,再切回到橫屏不會像手機那樣方便,畢竟相比手機,iPad做得再如何輕薄,尺寸、重量始終都比手機要大。當然,有一種應用的適配版在iPad上沒有任何問題,那就是遊戲應用,因為多數熱門的遊戲應用無論在iPhone還是iPad上,都以橫屏呈現為主。

2.為什麼iPad不是大號的iPhone?
因為iPad的操作習慣、系統特性和iPhone還是有差別的。
2.1操作習慣&螢幕大小
就操作習慣而言,前面的iPad互動設計系列也提到了iPad常見的握持方式,iPad還是以雙手握持,橫屏為主,畢竟,橫屏更能發揮iPad大屏優勢,提升在iPad上的遊戲、觀影、繪畫、選購等操作體驗。
所以,單純照搬iPhone的大屏適配版,不是為了iPad而設計,而是單純為了佔據iPad的流量入口罷了,談不上真正的為iPad開發一款應用。

2.2主從頁面
iPad和iPhone有顯著差異的第一個特性就是主從頁面,什麼是主從頁面呢?我們開啟iPad的“設定”就可以看到,在橫屏的前提下,左側是主頁面,右側的空間可以跟著展示左側頁面相關聯的次要頁面。

主從頁面充分利用了iPad的大屏特性,可以簡化一些高頻的切換操作,例如微信聊天,可以直接在主頁面切換到任意聊天物件,而無需像手機一樣經歷無數次“返回”操作。

2.3分屏操作
分屏操作依舊利用了iPad的大屏特性,讓多執行緒任務變得可能,一邊瀏覽網站、一邊和微信好友聊天都沒有問題。而且分屏檢視兩個不同的應用時,還可以通過拖拽的方式把其中一個應用的資料拖到另外一個應用裡面,例如把系統相簿的圖片拖到郵箱中進行傳送。(當然,好像在某手機上也有類似的資料互動,但沒有大屏iPad用得爽:-D)

2.4Apple Pencil和AR
其他在iPad上的特性還有針對iPad Pro系列的pencil,可以像筆一樣在iPad上書寫或者繪畫,iPad通過壓感屏感受使用者的力道而做出不同的筆觸反應;以及在iPad上最新的AR應用,可以腦洞開發很多更具創意的產品。
所以,如果要為iPad設計一款更好用的應用,以上這些特性都要了解,一定要記得,iPad不是大號的iPhone,也不是筆記本電腦的縮小版,它是另外一款獨立的電子產品。

推薦閱讀:
精品(超過1000贊): ofollow,noindex">乾貨:讓你全方位學習成為一名互動設計師(1.6萬字誠意之作)
iPad互動設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