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密檔案曝光Facebook真實企圖:賺錢和打擊對手
[ 摘要 ]在經歷了一年的醜聞風波之後,該社交網路現在既要公開宣告保護使用者隱私,又要內部討論謀求盈利,它不得不在這兩者之間取得某種平衡。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道,一位英國議員公佈了200多頁Facebook內部機密電子郵件,這些電子郵件討論了付費獲得使用者資料,以及允許Netflix、Airbnb和Lyft等公司訪問特殊平臺等話題。
一直公開批評Facebook的英國議員達米安-柯林斯(Damian Collins)週三公佈了這些電子郵件,同時還發布了他的一些發現和一些值得注意的細節。
這些電子郵件罕見地揭示了Facebook的內部運營情況。在經歷了一年的醜聞風波之後,該社交網路現在既要公開宣告保護使用者隱私,又要內部討論謀求盈利,它不得不在這兩者之間取得某種平衡。
Facebook的一位發言人稱,這些檔案“只是一部分資訊,如果沒有背景介紹,它可能會讓人產生誤解”。
這些電子郵件是在Facebook和應用程式開發公司Six4Three之間發生的訴訟案中收集的。這些檔案已被加州一家法院要求保密。但是上個月,當Six4Three公司創始人在英國訪問的時候,他的檔案被柯林斯和英國執法部門沒收。
以下是其中一些電子郵件所揭示的內容:
白名單
在2014年和2015年,Facebook修訂了隱私政策,以防止第三方開發商訪問其使用者的好友資訊。在此之前,當移動使用者下載執行在Facebook API上的應用程式時,該應用程式可能會收集該使用者的Facebook好友的個人資料資訊。
這個問題是Facebook捲入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醜聞的關鍵所在。在這起醜聞事件中,一名開發商與這家與英國研究公司分享了Facebook使用者的好友資訊。
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週三在一篇帖子中說,2015年的政策轉變是“我們保護我們的社群所作出的一個重要改變,它基本上實現了我們的目標。”
但是,柯林斯聲稱,在2015年的政策轉變之後,該公司仍然與其他很多公司簽署有“白名單”協議,允許這些公司繼續“全面訪問使用者的好友資料”。
電子郵件顯示,Airbnb、Netflix和Lyft等公司都獲得了白名單協議。Facebook有一種審批制度來決定一家公司是否應該被列入白名單,並不止一次地討論根據一家公司在Facebook平臺上的廣告支出來決定是否給予它特殊待遇。
Facebook週三在一篇博文中迴應這些指控稱:
“好友資料和好友列表之間具有很大的區別。”
“我們在2014/15年度更改了我們的平臺策略,以防止應用開發商訪問Facebook使用者的好友私人資訊。劍橋分析公司醜聞案表明,這是正確的做法。對於大多數應用開發商,我們還限制了它們檢視使用者的朋友列表,除非該使用者的這些朋友也在使用該開發商的應用程式。在某些情況下,如有必要,我們會允許開發商訪問使用者的朋友列表。但這並不是朋友的隱私資訊,而只是朋友列表(姓名和影象)。”
“此外,在全面推出新的功能之前,我們會與有限的一些合作伙伴一起測試新功能。而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白名單也是常見的做法。同樣,在我們的平臺進行改版的時候,為了幫助合作伙伴平穩過渡其應用程式,防止其應用程式崩潰或給使用者帶來破壞性體驗,我們也經常會使用白名單。”
嚮應用開發商收取資料費用
這些電子郵件顯示,Facebook還詳細討論了嚮應用開發商收取訪問使用者資料的費用,其中部分費用是通過廣告費的形式來收取的。
在2012和2013年的幾個月期間,扎克伯格不止一次地闡述了收取資料訪問費用的做法,並強調了擴大收入的必要性。在Facebook平臺夥伴關係總監康斯坦丁諾斯-帕帕米爾提雅迪斯(Konstantinos Papamiltiadis)寫的一封電子郵件中,這位高管提議只授權每年至少花費25萬美元移動廣告費用的公司訪問其使用者資料。
Facebook週三表示,“開發者平臺是免費供開發者使用的”。它還補充稱:
“我們與應用開發商探索了多種方法來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業務,以便讓它們開發對人們有用的應用程式。但是,我們最終沒有要求應用開發商購買廣告——這只是這些被公佈的電子郵件中討論的選項——我們最終確定的合作模式是:開發商不需要購買廣告就可以使用API,我們繼續讓它們免費使用開發者平臺。”
監控競爭對手和收購目標
Facebook旗下的Onavo為移動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VPN(虛擬專用網路),並在此過程中將應用程式使用資料傳送回Facebook。
內部檔案顯示,通過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Facebook可以密切監控與其競爭的社交媒體網路和收購目標。該公司釋出了Snapchat、Twitter、Skype和WhatsApp等公司的增長情況統計圖表。
一張標有“高度機密”的圖表顯示了Facebook旗下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上每天傳送的訊息數量。在2014年,Facebook斥資190億美元收購了WhatsApp。
“他們利用這些資料來評估有多少人下載了應用,以及評估他們使用這些應用的頻率。這些有用的資訊可以幫助他們決定收購哪些公司,以及將哪些公司視為威脅。”柯林斯聲稱。
該公司週三表示,對於Onavo收集的資訊,我們“一直有清楚的表述”。
“我們讓使用者在下載應用程式之前首先了解有關這款應用程式的相關資訊,然後再決定是否下載安裝。而且,使用者可以在相關設定中選擇退出,這樣他們的資料就不會被用於任何其他用途,而只是被用來提供、改進和開發Onavo產品和服務。多年來,很多網站和應用程式一直在使用Onavo這樣的工具進行市場調查。我們使用Onavo、App Annie、ComScore和其他可用的工具來幫助我們瞭解市場並改進我們的所有服務。”
訪問安卓手機通話記錄
在2015年,Facebook與安卓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關係,這讓Facebook可以訪問安卓手機上的通話和簡訊資訊。上述內部電子郵件顯示,Facebook訪問這些資訊是為了改進動態資訊排名和好友建議等功能。
儘管如此,今年初當Facebook訪問電話和簡訊資訊的事情被披露的時候,廣大使用者還是感到非常震驚。
不過,這些電子郵件顯示,Facebook高管早就預計到了使用者的反應。
產品經理邁克爾-勒博(Michael LeBeau)當時表示:“從公關的角度來看,這是一件具有很高風險的事情,但是發展團隊似乎還是準備放手一搏。”他預測這種做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即“安卓裝置允許Facebook訪問使用者通話和簡訊資訊的截圖變成了一種網路流行語(就像過去一樣),在網路上廣泛傳播,進而得到媒體的關注。一些記者則深入挖掘相關情況,然後寫一些類似這樣的故事:‘Facebook使用新的安卓更新程式,以更可怕的方式窺探你的私人生活——讀取你的通話記錄和簡訊資訊,等等。’”
事實上,好多年來,Facebook一直在收集使用者的通話和簡訊記錄。在今年初遭到公眾的強烈反對之後,Facebook宣佈將刪除任何超過一年的記錄。
該公司週三表示:
“這一特定功能允許人們選擇是否允許Facebook訪問其安卓裝置上的Facebook Lite和Messenger中的通話和簡訊資訊。我們使用這些資訊是為了打造更好的功能,例如為使用Messenger的人提供更好的推薦資訊,以及對Messenger和Facebook Lite中的聯絡人列表排名進行優化。在2018年,我們對此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審查,結果發現這些通話和簡訊資訊在一年後就會變得不再那麼有用。例如,我們利用這些資訊來優先列出對您最有用的聯絡人,因此很久以前的呼叫歷史記錄就變得不再那麼有用了。”(騰訊科技審校/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