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女兒,華為副董事長在加國被抓,中國要人,美國要人,後面真相驚人!
文/懶橘子
北京時間12月1日,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之時,被加國扣押。
加國媒體報道,孟晚舟面臨被引渡到美國的可能,美國方指控她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
加拿大司法部發言人表示,法庭將於12月7日對孟晚舟女士進行保釋聽證。
12月6日訊息一出,國內外一片譁然。
納尼?!
這是真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孟晚舟女士
孟晚舟,華為集團副董事長兼首席財政官CFO。
孟晚舟的另一個身份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長女。
1993年,孟晚舟大學畢業,一年後加入華為。
剛進入華為,她是一名電話員,行事低調,很少有人知道她與任正非的關係。
對這段經歷, 瑣碎且辛苦, 孟晚舟自嘲“在華為打雜”。
“我是華為早年僅有的三個祕書之一。”
1997年,孟晚舟去華中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的是會計專業,一年半學成,進入華為的財務部門,開始在華為的真正職業生涯。
2003年負責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並進行了組織架構、財務流程、財務制度、IT平臺等的標準化和統一化建設。
2005年起,孟晚舟主導在全球建立了五個共享中心,並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2007年起,孟晚舟負責實施與IBM合作的、長達八年的華為IFS(整合財經服務)變革,構建了資料系統,並在資源配置、運營效率、流程優化和內控建設等方面建立規則,使華為開啟了精細化管理之路,成為華為持續成長基因之一。
孟晚舟執掌的財務系統,曾因審批流程太複雜、財務人員經常設阻力等問題,受到任正非的苛責。
任正非批評道:“據我所知,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什麼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任正非表示“華為不會走家族化企業道路”,並在2012年啟動了輪值 CEO 的制度。
即便如此,孟晚舟女士的能力,還是被外界認為是華為公司的接班人選。

圖片發自簡書App
華為自畫像
華為是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創立於1987年。
作為世界第一大電信裝置服務商,服務全球1/3以上人口;2016年營收5000多億,超過BAT總和,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首。
在世界五百強中2017年排名72位,其營收與美國微軟不相上下。2018年營收將突破1000億美元。
華為自2012年起一直就是世界頭號電信裝置生產商,在5G裝置研發上有著獨到的優勢。
華為還是世界第二大手機制造商,2018年出貨量將達到2億臺,同比增長33%。與韓國三星的手機出貨量差距僅兩千萬臺,而三星出貨量同比下降13%。按照這個勢頭,華為將在明年就超過三星,成為世界頭號手機制造商。
華為生產的麒麟980手機晶片效能卓越,與高通驍龍845,蘋果A12這些手機頂級處理器不相上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原來你是這樣的華為!
1.華為的體量
相當於中國網際網路最掙錢的BAT的總和!
下面是華為同BAT的營收對比:
華為2882億,騰訊789億,阿里708億,百度490.5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800億;在納稅方面,華為納稅337億,阿里納稅109億,百度22億,騰訊70多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130億;華為累積利潤、累積納稅均超過2000億!
2.華為的公司模式
可以做到不上市、不融資就有如此業績,因為它融的是員工的心!它融的是人心,這才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
創辦人任正非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
僅靠這些股份,任正非卻牢牢把控著華為!作為一個世界級企業家,其領導力令人歎服。
3華為的營銷
華為不僅早就把其他國內廠家甩了十萬八千里,並且已經超越了蘋果!
一味追求低價、抄襲、以營銷擅長的人,最終會被遺忘。
而華為從來不做這種搶風口的營銷,就憑這種營銷的境界,足以秒殺一切公司。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4、華為的研發
這一條,華為足以讓中國所有的企業無地自容。
華為有1萬名博士,幾十名俄羅斯數學家。
2014年,華為研發經費400億。
2015年,華為研發經費預計500億!
以投入研發經費計:華為最近十年研發經費已經達到1900億人民幣!
從這個資料上看,如果華為在日本,僅次於豐田,排第二;遠超索尼的50億美元。如果華為在德國,僅次於大眾,排第二;遠超西門子的55億美元!
2015年,華為進入了世界各國非軍工企業研發經費前10強!
百度70億,騰訊阿里一百億,總額270億,都不能跟華為相提並論!
聯想過去10年,聯想累計投入研發成本44.05億美元,尚不及華為去年一年的研發支出!
華為注重研發的最直接結果,是它已經擁有了3萬項專利技術,其中有4成是國際標準組織或歐美國家的專利。
去年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
這意味華為開始向蘋果公司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
5、華為的底氣
截止2015年8月底,華為已經在全球建設了660個數據中心,其中255個是雲資料中心。
華為,靠的就是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場經營績效獲得今天的地位。當過去的通訊產業巨擘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都面臨衰退危機時,它卻在過去10年間年年成長。
就是這樣的華為,這樣的任正非,年紀72歲的他還深夜獨自在機場打車。
這樣的華為,這樣的任正非,的的確確是中國的傲嬌。
6.華為的海外發展
90年代,華為在海外的業務發展經歷了很低潮的兩三年。沒有人知道華為,更不屑去了解華為,當時西方社會對中國的瞭解僅限於張藝謀導演的電影。
經過兩三年的孤寂和堅守,最主要是華為對自己科技技術的自信,到2006年,華為的海外業務已經有了很大的拓展。
2006年,華為海外業務為集團總業務佔比47%,大大緩解了公司各方面壓力。
從此,華為一步步走出國門,被世界認可。
研究機構Heavy Reading的報告稱,在全球最大的50家網路運營商中,就有28家是華為的客戶,幾乎包括歐洲所有的頂級運營商,比如BT、沃達豐、西班牙電信和KPN等。
華為在國外銷售電信裝置及手機產品已有10年時間,2017年,其全球市場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市場。
據華為公司的內部訊息,公司去年海外市場的銷售額為48億美元,佔全年總銷售額的57%。
你又是這樣的任正非!
三十年間,華為用前半程積累,在後半程綻放,通過手機這個媒介進入人們的生活。
這家企業的傳奇和掌舵者任正非的領導理念以及領導才能有著直接的關係。
任正非,這個40歲開始創業的專業軍人,以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執行力,創造了華為這個傳奇。
任正非“怕死”。
他有很多關於“華為危亡”的論調。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華為大限快到了”。這是2017年8月,在華為內部戰略預備隊建設彙報講話時,他這樣說。
年過70的任正非擔心人才斷層。
他說,想不死就得新生。華為需要全方位的改革,需要新鮮的血液,否則就要垮臺。
此前不久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任正非也流露出憂慮,聲稱:“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
“隨著逐步逼近夏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華為必死無疑。”2011年,任正非跟稻盛和夫見面時說,日本沒有及時跟上變化的世界,他認為華為同樣如此。
活,必須活下去!這是華為前進和發展的動力。
任正非一直通過內部講話和文章這種革命式的動員,表達對華為未來的擔憂,提醒所有人前方的危險,提出自救的辦法。
《華為的冬天》是最有名的一篇。
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華為內刊發表任正非的《華為的冬天》,在業界廣為流傳。
“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我並不怕來自外部的壓力,而是怕來自內部的壓力。我不讓做,會不會使公司就走向錯誤,崩潰了?做了,是否會損害我們爭奪戰略高地的資源?內心是恐懼的。”任正非說。
時刻處於焦慮和恐懼之中的人,往往脾氣都不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與任正非共事過的李玉琢在一篇文章裡說:“任正非脾氣很壞,是我見過的最為暴躁的人。”
任正非拿到幾個副總裁準備的稿子,看了幾眼就啪一下扔到地上:“你們都寫了些什麼玩意!”接著脫掉鞋,光著腳在地上走來走去,足足罵了半個小時。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次高層會上,任正非指著常務副總裁鄭寶用說:“你一個人能頂10000個人。”接著對另一位副總裁說:“你,10000個才能頂一個。”
還有一次,他對財務總監說:“你最近進步很大,從很差進步到比較差了。”
很多人認為任正非過於緊張、杞人憂天,但當華為真正迎來“冬天”,那些為了消除危機感所做的持續不斷的努力,最終被證明是必要的。
2003年,《華為的冬天》釋出後不久,華為就迎來了最冷的一個冬天:
在外身陷與思科智慧財產權官司的泥潭,於內又面臨IT泡沫下增長減速、內部股權矛盾激化,內憂外患一大堆。
也正是那一年,華為手機業務部正式成立了。
任正非知道,擁有市場份額才是根本,否則就會失去一切。
為了活下去,任正非將很多事做到極致甚至極端,生怕掉隊。
第一是技術。
從華為走上自主研發之路開始,市場的選擇就讓任正非看清了“沒有研發,就沒有銷售”的行業法則。
90年代初,華為剛剛建立自己的研發團隊,即使面臨發不出工資的窘境,研發經費還是大筆往裡砸。
“我們保證按照銷售額的10%撥付研發經費,有必要且可能時還將加大撥付比例。”1998年頒佈的“華為憲法”——《華為基本法》,將科研在華為的至高地位制度化。
有資料統計,國內企業科研經費投入的平均水平在1%以下,華為是其10倍以上。
“目前累計研發投入3100億元,未來每年將保持200億美金的投入。”這是華為2017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輪值CEO徐直軍給出的數字。
3100億,這相當於阿里2016年營收的2倍;200億美元,這佔到華為2016年營收的25%。
這幾年,“焦慮”的華為以每天10個的速度出產專利。任正非甚至把華為研發總部命名為“2012實驗室”,取電影《2012》世界末日之意以警醒眾人。
如果核心技術是“活下去”的根基,“艱苦奮鬥”這個聽上去很虛的詞則是華為“活下去”的能量來源。
早期的華為信奉“狼性”。
從成立時幾人小作坊,到90年代初面對“七國八制”“巨大中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沒有一點狼性恐怕難以殺出一條血路。
據說那時候華為新員工報到之後,要去總務室領一條毛巾被、一張床墊當家當。一是用於午休,主要是晚上加班,可直接在上面將就一晚。這在華為內部被稱為“床墊文化”。
任正非自己的說法是“煉獄”。
“華為20年的煉獄,只有我們自己和家人才能體會。每週工作40個小時,怎麼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完成產業轉換和產業升級呢?”
任正非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6個小時。
其間,華為屢獲至高榮耀,多次絕處逢生,都離不開這種戰鬥狀態的保持。
但是,長期高強度工作壓力引發的員工輕生、高管出走,也讓任正非重新審視這種文化。
隨著華為成為“世界的華為”,任正非加速從西方管理學、科學、哲學中汲取養分,在華為建立更柔性的商業文化和管理機制。
然而,無論在任何時候,任正非都將艱苦奮鬥作為對抗危機的思想武器。
2001年任正非訪問日本,希望找到日本經濟10年寒冬之後還能“活下來”的密碼,引以為用。
他找到了。回國後,任正非即以日本民歌《北國之春》為題,在華為呼喚創業時期的艱苦奮鬥和犧牲精神。
“華為經過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會構成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前,最困擾任正非,也是關乎華為能否“活下去”的關鍵,是交接班問題。
早在1998年《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中,任正非就提出了接班的關鍵:
“我們要使各個崗位都有接班人,接班人都要承認(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2012年的《一江春水向東流》,被認為是任正非為輪值CEO制度鳴鑼開道。
輪值CEO制度是“通過制度力量來削減個人影響力”,為公司交接班做準備。
多年前,任正非在與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黃衛偉(華為首席管理科學家)交流管理話題,黃衛偉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發給他:
當一個獨立的系統置於一個均勻的環境中,所有的運動都會漸漸停頓下來,因此,整個系統最終會退化成毫無生氣、死氣沉沉的一團物質。
這就是物理學上“熵”的概念。
簡單來說,世界上一切事物從井然有序走向混亂無序、最終滅亡的過程,叫做“熵增”。
任正非發現,企業的發展與之有著相同的規律。從此,任正非在考慮企業管理時,都把“熵”作為一個重要視角。
這才是任正非總是提出死亡論調的根源——不只是憂患意識那麼簡單,還有對企業管理哲學上的思考。
雖然,在被問及華為“成功的祕密是什麼”時,任正非的答案是:華為沒有祕密,任何人都可以學。
可是他對企業管理時時刻刻的哲學思考卻不非一般人可學。
面對“熵增”,任正非找到了應對之法。
那就是,企業要保持發展動力,要依靠人的生命活力。
“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裝置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資訊服務業。”
這是 《華為基本法》第一條的規定。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啟用狀態。”
華為“2012實驗室”思想研究院丁偉說,任正非正是通過洞察人性、激發出華為人的生命活力和創造力,從而得到持續發展的企業活力。
華為傳奇性的全員持股制度,就是這一理論的最重要實踐。
任正非個人只持有華為1.07%股份,另一個股東是華為工會,代表6萬多名員工持有剩下的98.93%,並享受相應的利潤分紅。
然而,激發活力的手段不只有溫情的獎勵,還有殘酷的淘汰。
華為發展史上,有過兩次“血洗”事件。
一是1996年,市場部大辭職重新競爭上崗;二是2008年,5100多名老員工“自願辭職”,華為也“自願”為此掏出10億補償金。
4.華為的崛起,有人不高興!
早在2016年,美國就開始了對華為的圍追堵截。
近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牽頭 26 名國會跨黨派議員致信教育部長德沃斯稱,華為與數十所美國高校的研究合作專案,對美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要求美國教育部徹查。
盧比奧更是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如果美國不搞倒中興,就永遠搞不倒像華為這樣規模更大的公司。」

圖片發自簡書App
此前,美國為了限制華為進入美國市場,通過投資審查、法律、違反調查等各種手段抵制華為,對華為不留死角地進行全方位的絞殺。
從封堵與美國大中小企業的合作、與電商的合作,到對與華為有合作業務的軟銀的併購稽核,再到與美國大學的基礎研究合作,甚至還向他國施壓,一起抵制華為,不給華為海外發展一絲一毫的機會。
美國對華為進行全方位圍堵
2018年2月,在美國六大情報機構主管,包括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FBI(聯邦調查局)、NSA(國家安全域性)的主管共同參加的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上,他們集體表達了對於這華為、中興兩家企業在公開服務和國家情報方面的不信任,並建議美國使用者不要使用華為的產品或服務。
2月7日,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議員 MARCO RUBIO(佛羅里達州代表)和 TOM COTTON(阿肯色州代表)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項法案(保護美國政府通訊法案)。
提交的原因同樣是擔心美國公司被中國科技公司暗中搞破壞,意圖阻止美國政府與使用華為和中興產品的公司合作。
他們均認為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不能讓外國對手將自己的技術嵌入美國政府系統或是重要基礎設施中,那樣會方便他們監控美國政府官員以及竊取美國公司的技術。
封堵美國電信運營商渠道
2018年1月,因美國政府和國會的干涉,美國第二大運營商 AT&T 臨時單方面取消銷售華為手機的計劃。
同月,美國第一大運營商 Verizon 也宣佈撤回銷售華為 Mate 10 Pro 的計劃。
這意味著,美國的「移動」、「聯通」全面放棄所有銷售華為手機的計劃。究其原因還是“國家安全”。
2018年4月,圍繞軟銀集團旗下的美國第四大移動運營商 Sprint 和第三大移動運營商 T-Mobile US 的合併,美國國會要求對安全保障方面問題展開調查。
這是因為軟銀在新一代通訊標準「5G」的驗證試驗等方面與華為具有合作關係,美國擔心合併存在美國技術流向中國的風險。
封堵美國零售商渠道:
2018年3月,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出於安全因素考慮」,已經停止銷售華為智慧手機。
2018年6月,Facebook 終止與電信裝置生產商華為的合作協議,並結束與華為的資料分享合作關係。其原因是,美國政府認為華為的裝置可能成為政府支援的間諜活動工具。
2018年6月,美國國會議員開始審查谷歌公司和中國華為公司之間的關係。
2018年初,谷歌與華為公司達成協議,允許華為製造的裝置使用安卓的傳送資訊服務功能來發送文字、照片和其他資訊。
釋出禁止購買方案,阻止運營商購買:
2018年3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公佈了有關「禁止美國國內通訊企業使用聯邦資金購買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外國企業裝置和服務的規定」的方案。
這一方案劍指華為和中興,試圖阻止小運營商和鄉村偏遠地區的移動運營商使用華為和中興等中國製造商的電子產品。
如果運營商使用了這些中國製造商的電子產品,它們就拿不到聯邦補貼。以此進一步限制華為在美國的業務。
——叫停併購,阻止華為崛起
2018年3月,特朗普出於美國國家安全考慮,叫停了通訊用半導體巨頭博通對美國企業的收購。
而這個「國家安全」則是擔心併購後,減弱高通的晶片競爭力,使得高通無法跟華為抗衡,從而讓華為主宰 5G。
——採取一切措施,縮小華為在美業務
繼中興遭到美國禁令後,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公司是否違反美國製裁禁令,和伊朗有私下交易。
美國的調查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衝擊華為規模遠遠更大的海外業務,尤其是歐洲業務。
美國施壓澳大利亞 對華為圍堵
受美國「中國威脅論」的煽動,澳洲政府開始顯現出強硬的對華態度。
2018年2月,當華為公司進入澳大利亞部分電信運營商 5G 網路裝置提供商的候選名單時,美國向澳大利亞施加更大壓力,稱如果使用華為公司裝置建網,將會影響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安全合作關係。
2018年5月底,以國家安全為由,澳大利亞政府取消華為作為全球海纜通訊網路服務商承接從悉尼到索羅門群島鋪設總長度超過 4000 公里的海底光纜專案。
2018年7月,澳大利亞政府正準備禁止華為公司為該國的 5G 網路提供裝置,因為其情報機構擔心中國政府可能會強迫這家中國通訊裝置巨頭交出敏感資料。
美國警告智利 ,提防華為
2017年,華為聯合智利 CTR 電信公司獲得了智利南部陸地光纜專案 Austral 的部分建設合同。這引起了美國的警覺,稱華為參與智利光纜建設不僅會給當地的網路安全帶來隱患,還會威脅美國的安全和戰略利益。
美國對華為封殺或在英國引示範效應
英國電信公司表示,將從核心裝置中刪除華為電信裝置,並不再採購華為5G裝置。
目前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國均已表示將華為排除在5G網路建設之外。
5G以外,華為的手機近年也遭到美國封殺。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已將矛頭對準華為,而且還聯合他國共同行動,大有搬倒華為之勢。
也有英國電信專家表示:
英國可能無法禁用華為,因為5G時代華為是唯一的領先者,沒有替代的產品可以使用,希望別的廠商能儘快趕上華為的步伐。
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均宣佈禁用華為電信裝置之季,義大利卻拒絕這樣做。
義大利電信商表示,繼續使用華為產品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別無選擇,他們找不到比華為更好的產品。
7.對不起,我依然強勢,讓你失望了!
搬倒華為,美國的美夢顯然並不那麼容易實現。
關於華為5G被屢禁,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
華為在週二的一份宣告中表示,該華為公司一直致力於開發可靠、安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網路供應商。
雖然華為5G經常被遮蔽,華為想把最好的技術帶給世界,華為5G是安全的可靠的,華為永不放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華為以 5024 件專利領跑全球,力壓英特爾、高通。
華為憑藉其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比肩晶片巨頭高通,強大的技術實力逐漸獲得全世界的認可。
不僅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連續四年第一,而且從全球市場來看華為穩居前三且接近第二,甚至在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波蘭等國家成為銷量第一的品牌。
目前華為在研發資金投入上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未來十年將以每年超過 100 億美元的規模持續加大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其發展勢頭如雨後春筍,是美國所無法阻擋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對不起,米國,你費勁心思圍追堵截,而我依然。實在對不起!
而我要告訴你,不管你高不高興,願不願意,我都會一如既往,努力向前。中國發展如是,華為亦如是。
孟女士被扣押,我們情願相信這是意外,所以,我們祝願孟女士能早日自由歸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