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Instinct:戶外+時尚,可能是最適合你的那塊智慧表
Instinct(本能)是佳明最新推出的一款定位戶外的功能腕錶,很多人看到的第一眼會說,“佳明也有了自己的“G-Shock””。事實上,他適合絕大多數運動愛好者,如果你喜歡戶外運動,可能更對它愛不釋手。
外觀設計
很多人面對佳明的Vívo、Forerunner系列繁多的產品,尤其是後者的235、620、630、645、735、935……這些,都會疑惑:我該選擇哪個系列,哪款才最適合我?——畢竟它們不少功能一致,一眼看上去外觀區分度也沒那麼大。
instinct(本能)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的戶外風格帶著點復古感,也更像現在的潮品,幾乎獨立於佳明所有其它手錶的設計語言,辨識度非常高。所以面對instinct,決定就變得很簡單:
1. 喜歡它→→進一步瞭解它的功能;
2. 無感→→依據自己需要的功能,去vívo、Forerunner、Fenix系列裡逐一對比挑選。
Instinct出了三種顏色,凍原白(偏灰色)、石墨灰(偏黑色)、火焰紅(偏橘紅)。包裝外盒上已寫明產品最重要的幾項特點。盒子裡是佳明“老三樣”:手錶、USB資料/充電線、說明書。
4觸點的資料/充電線與如今佳明大多數裝置一致,長度53cm;
別被它視覺上厚實的外觀騙了,由於錶盤主要使用的是纖維增強塑料,所以並不沉重,實測僅重51g(官方資料52g)。
如果之前使用過佳明,開機上手會很簡單,左三右二式五鍵操作,除亮屏鍵外,其餘四鍵分別為上、下、確認和返回(通過長按/短按進入其他快捷功能),操作邏輯與此前佳明腕錶一致,也符合當下大部分人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
儘管看起來材質與普通塑料無異,官方介紹稱Instinct錶盤使用纖維增強聚合物。Instinct滿足美軍MIL-STD-810G標準,即通過了“環境工程考察和實驗室測試”,所以無論材質的耐用性還是手錶本身做工,都是非常可靠的。
比如經過鹽霧測試(防腐蝕)、使用環境溫度從-20℃~60℃,100米防水(10ATM等級) ,等等——簡單來說耐熱、抗衝擊、防水。多數人未必會真正處於這類極端的場景,只需要知道 Instinct 很耐用即可,不必像多數數碼產品那樣小心翼翼,放心去用就是了。
Instinct的細節做工很出色,按鍵上有顆粒以增加磨擦。實際按鍵的阻尼體驗,個人覺得Instinct可能是佳明諸多手錶裡最好的那款,比金屬按鍵手感更出色。
寬度22mm的可拆卸矽膠錶帶,用手機換卡針戳一下即可拆下。
Instinct螢幕分成了兩個部分,右上的圓屏獨立反色顯示。這也是很多“傳統”電子錶當年常見的設計。
Instinct無法像彩屏的佳明一樣有諸多背景的錶盤更換,不過內建提供了12個錶盤,也能提供自定義設定,真的實際使用其實並不會給人太多缺憾感。
放幾年前手錶功能較少,小分屏只顯示秒錶等比較單一的資料,如今Instinct這樣外表復古核心智慧的戶外表,反色顯示的分屏忽然變得非常實用。
這是因為相比整面彩色屏的手錶,反色分屏呈現資料資訊的方式更清晰,運動中不會被其它資料干擾到,能更快一眼看到相關資訊。
右上角的圓框分屏依次顯示時間、日期、心率、溫度↓↓
外觀上,Instinct 確實與 G-Shock 有幾分相似的地方。但和如今設計越來越張揚的 G-Shock 相比,Instinct 看起來還是要內斂低調的多。
不過 Instinct 與 G-Shock 的對比也僅限於外觀了。就好比智慧手機和當年的行動電話,都是“手機”,實際價值點截然不同。佳明能有如今在運動腕錶的地位,靠的也是對各種運動功能和資料收集的能力。
就這點來說,Instinct 直接比較的物件可能還是佳明自己的Vívo、Forerunner甚至Fenix系列——相比它們,“新來者”Instinct 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如果只從外觀設計來看,我們會覺得,相比更為昂貴的金屬材質的Fenix,Instinct似乎更適合用來風裡來雨裡去的在惡劣環境裡耍。
功能說明
戶外表要比純運動表更“好玩”一些,因為自身感測器更多,得到的資料也會豐富很多。
Instinct 15.3mm的厚度不薄(相比之下,fenix 5P厚度15.8mm,fenix 5XP厚度17.5 mm ),好在重量輕,體積感並不明顯。這個體積也足以塞下各種戶外感測器,因而支援佳明幾乎所有戶外功能,也支援絕大多數運動,騎行、跑步、登山、徒步、越野跑、游泳、健身房…等等。
羅列了其中幾個比較重要的功能/亮點:
看起來似乎Instinct是塊戶外/軍工外表加持的智慧運動表?這種定位並不太正確。
佳明目前的智慧手錶裡,Vívo系列的使用場景更偏向日常生活和輕運動;Forerunner系列可以為跑步、騎車、游泳等運動提供諸多高階資料,適合有“嚴肅運動”需求的人;Fenix系列是功能最強大的戶外表,相當於在滿足所有運動同時,實現上山下海甚至上天需要的各種功能,用料上也使用了最高規則,同一型號都有數種材質可選。
Instinct與佳明三個系列幾款產品的功能對照:
備註:我們選擇了價位與Instinct價位比較接近、或定位類似的產品。
Vívo、Forerunner、Fenix系列都有更垂直的目標人群,但凡你執著運動表現,比如想著去跑馬拉松、去實現一個更好的運動表現、去完成鐵人三項,那儘可在Forerunner裡挑塊表;平時可能不常運動,只是偶爾健身房,又想要日常監測身體狀況,Vívo系列就可滿足;Fenix自然是高階又全能,對應價格較高、體積重量較大。
我們在實際使用中發現 Instinct 不支援一些高階運動資料,比如跑步的垂直振幅、觸地時間、左右平衡、騎行的功率等,不過這些對 Instinct 本身就是超綱的,潛在使用者也未必會去使用到這些(實際上,其他支援的錶款也需要搭配Garmin心率帶或綠豆芽這些配件才能得到這些高階運動資料)。
真正遺憾的是,Instinct並不支援 Garmin Pay 、音樂功能,也缺少對血氧資料的監測,這三項功能可謂佳明近期最大的亮點,只能理解是為了產品的區分度。
實際體驗
以跑步+心率功能為例。
Instinct支援室外跑步、跑步機和越野跑,能提供配速、步頻、心率等基本資料,但不支援更高階的資料,也不支援佳明“綠豆芽”等高階資料感測器——還是那句話,如果目的是更好的運動表現,比如嚴格的馬拉松訓練,比如完成鐵人三項,Forerunner系列會比Instinct更合適。
Instinct 主要能提供即時心率、配速、里程、步頻等資料,足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跑步需求了。
GPS方面,支援4星,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GLONASS,中國的北斗。實際使用中發現,如果選擇同時搜尋多個衛星,搜星使用的時間會稍長一些。
在訊號良好的情況下(也沒有機會去深山老林),單開GPS和開多星在準確度上區別並不大。
將Instinct與fenix 5XP對比軌跡(上海世紀公園外圈),上圖Instinct,下圖Fenix 5XP:
令人驚訝的是,同一時間相同場地,Instinct竟然要比Fenix 5XP更穩一些(也許是偶然因素或個體差異導致)。
在心率方面,兩者的資料基本是一致的——靜止狀態下和勻速奔跑中。但Instinct剛戴上心率的變動要更大一些,遇到運動/靜止狀態的轉變,心率起伏更誇張。這有些令人費解。
其它心率功能與佳明多數產品沒有區別,支援心率警示,能在手機上同步顯示當前心率,自動測算靜止/最大/儲備心率等等。
在其中一個心率錶盤中,除了記錄當前的心率,也會顯示最近4個小時的心率變化曲線(當然建議還是在手機端橫屏檢視變化,會更清晰)↓↓
Instinct 比較適合運動的細節,它的弧形錶帶與面板的貼合更好,哪怕手腕大量出汗,也能保證手錶不會在奔跑中移位。
佳明多數Forerunner系列重量也都控制在50g以內,即便非弧形錶帶也不會有“甩動感”,但Fenix 5XP就因為本身自重太大,跑步時需要勒緊錶帶才覺得更安心——所以就算Instinct錶盤很厚,但輕盈+弧形錶帶,運動狀態下它的存在感並不強,將它作為運動健身的首選沒什麼問題——Fenix 5XP多少有些太大太重了。
最後說下Instinct這塊螢幕:
很多人覺得都快2019年了,彩屏應該是標配,黑白屏太“廉價”了。不過真在運動和日常使用中,是否彩屏無關緊要,能儘可能清晰快速的呈現才是最關鍵的。所以真正用於運動,Instinct會看著很舒服,在日光直射情況下,顯示效果比彩屏更好。
當然也能節省更多的電量——佳明支援自定義錶盤的手錶,越是資料複雜不斷更新的錶盤,耗電量越是大。
另外很好的一點,分屏更適合真正的運動者,比如暫停、心率、秒錶等資料直接在右上屏中顯示,非常的直觀。
缺點則是,在稍複雜中文顯示中,部分字依然不夠清晰準確。比如下圖中的“圈”字。另外相比彩屏, Instinct單屏顯示資料並不夠完整,可能需要多按幾次按鍵才能完全檢視。
佳明的很多老使用者初見Instinct,可能會疑惑這塊長得這麼像G-Shock的“新佳明”是否和其它的佳明一樣實用。總體來說,就功能而言,Instinct的運動功能支援你能想到的絕大多數體育專案,能提供完全夠用的資料。戶外功能則可以把它當做一塊更輕巧的fenix,海拔、氣壓、風暴提醒等。
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如今手機功能如此強大,只要有網路,各種app都能提供非常詳實的資料,且螢幕可視性/操作性都要比戶外手錶體驗更好——那戶外表的一些功能,比如日出日落時間、比如風暴提醒、比如導航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
如果只是城市或者周郊的輕戶外,自然戶外手錶的很多功能未必會用到。但如果在真的戶外,或者一些長距離的越野跑中,這些功能就是非常實在甚至是可以救命的。
就功能而言,Instinct很實在——如果下一代能加入garmin pay和血氧監測就更完美了。
適合/不適合
“符合軍工標準”這樣的標籤下,Instinct到手後第一件事是想拆了它——但發現這不會是件容易的事,整個錶盤正方面都沒有任何一個螺絲,比fenix看起來要更嚴絲合縫的多。拆機計劃於是延後一段時間,想等玩透了功能再研究它的內在。
這實際上也是Instinct的一個映象特質,表面上它復古又潮,實質卻是很工整嚴謹的。還不太清楚Instinct未來會作為一個全新系列,還是隻作為一款單品。就目前來看,Instinct會是Vívo、Forerunner、Fenix裡一個很好的補充——
-
它能滿足絕大多數人最常見的跑步、游泳、健身、騎車、戶外…運動功能需求,符合軍工標準的設計和用料,也會讓你能放心在各種場景使用它;
-
如果有更深一層的運動/戶外功能需求,轉投Forerunner或者加錢上Fenix都不是很難的抉擇,只是日常生活使用的話它又會比Vívo系列更“戶外”也更有復古潮流感一些;
-
這塊單色分屏的螢幕,除了不像彩屏炫酷,實際應用中的顯示呈現是非常出色的,也非常省電;
-
使用下來,Instinct沒有什麼特別的短板,但覺得Connect IQ、garmin pay和音樂功能本應該出現在Instinct上;
在2000+這個價位上,就目前來看,可以把Instinct理解成“更適合運動”的Vívo、“更戶外”的Forerunner、“更輕巧”的Fenix。佳明集合了三個系列的部分特性,並將這些功能放在一個牢固且更“潮”更“百搭”的錶殼中,這就是Instinct了。
附:Instinct 並無太多可直接參照的同類產品,除了上面已經放過的佳明產品對比外(圖1),我們也找了一些價位相近的其它品牌產品功能,作為參考對比(圖2):
注:因這個價位的戶外智慧表多數新款價格都較Instinct更為昂貴,能直接對比的更多是前一代產品。比如佳明自家的fenix 3、apple watch 3等。
本文作者極果見習體驗師:運動分子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運動分子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