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位元專欄 | EOS的成敗決定幣圈發展趨勢和投資邏輯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剛開始的時候,由於EOS的DPOS共識演算法,我一度對其非常鄙視,因為相對於Alogrand、Polkadot等頂級鏈,EOS沒有學術理論上的突破,所以不可能有未來。 但是最近我卻突然意識到,EOS雖然沒有未來,但它卻擁有現在 ,而EOS的成敗甚至可能決定幣圈的發展趨勢和投資邏輯!眾所周知,這一輪幣圈炒作大潮的爆點是智慧合約,投資的理念是DAPP將在區塊鏈上大爆發,進而顛覆世界。比特幣驗證了去中心化,以太坊驗證了智慧合約,那麼在這波浪潮中,EOS是否有能力抓住新的機會麼?它能驗證什麼?
一、從技術分析
1、EOS使用的WASM虛擬機器基本確定為未來的方向
WASM全稱WebAssembly,是谷歌、蘋果、微軟三大競爭公司同時支援的一種中間程式碼(位元組碼), 使用者可以使用 C/C++/RUST/Go等多種語言編寫智慧合約。WASM不僅受到了網際網路公司的追捧,也受到各個鏈的青睞,比如以太坊、本體、Polkadot都將使用WASM。在這一點上,EOS無疑是非常有眼光的。
2、EOS金融模型最優
EOS採用了CPU、NET、RAM三種代幣對應計算、頻寬和儲存分別付費的模型,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這也符合資源的有效分解,以太坊只使用了計算代幣GAS,現在就因為受到儲存過於膨脹的困擾,也正考慮使用儲存單獨付費的模式,其他鏈也正探索多資源代幣的模型,一個鏈中多個資源代幣的模型將會是將來的主流。
3、C++語言作為智慧合約語言生態強大
C++基本上是任何程式員都會用的語言,開發環境成熟,開發人員儲備充分,具有極大的生態優勢。有人說語言越高階越好,很多新智慧合約語言雖然難懂,但理念更先進,語法嚴謹,更有優勢。其實不是這樣的,比如過去lisp等函式式語言,功能雖然很強大,理念也很超前,但是因為學習曲線陡峭,難於普及,最後日漸衰敗。類似還有以太坊,當初以太坊搞了多種智慧合約語言,最後勝出的是模仿JavaScript語言的Solidity,重要的原因入門簡單,易於學習。
4、TPS足夠用
EOS主網的TPS上限已經達到了4000,而VISA和Paypal的平均TPS也不超過2000,因此這個TPS對於絕大部分應用已經足夠了。目前EOS的實際TPS在70-100之間,也就說設計效能遠遠大於目前DAPP的需求。
5、EOS不是完美的去中心化,但你絕不能說他是中心化的。
這一點不用解釋了,雖然EOS的共識被很多人鄙視,但你仍然要承認他不是中心化的,作為一個區塊鏈系統,可以說是夠用了。
二、從業務分析
1、使用者免費,商家支付費用
目前EOS正修改程式碼,馬上可以實現商家為使用者支付手續費的功能,再加上目前使用者可以通過抵押EOS來免費轉賬,基本上實現了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免費模式,這點優於絕大部分的鏈。
2、仲裁機制起到了正面作用
仲裁機制雖然詬病很多,但使用者完全對自己負責的理想主義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仲裁機制通過凍結罪犯賬戶,有效恐嚇了犯罪行為,保護了商業氛圍,目前,EOS正升級使用智慧合約實現黑名單,這樣使得鏈上治理更加有效。
三、EOS將驗證什麼?
綜上所述,從工程角度講,目前EOS具備了足以實用的效能和區塊鏈界最優秀的DAPP開發執行環境,將成為最有效的DAPP價值投資理念的驗證平臺。
1、站在開發者的角度
一個正常的企業如果進入一個新的業務領域,不會一下投重注去做,往往會在入門門檻低、學習成本低、較穩定、符合效能需求的平臺進行業務驗證,開展業務試點,如果這種業務模式成功,才會投入大量的資源去成本更高,但更高效的平臺廣泛開展業務。
對於一個新興企業,是選擇使用C語言程式設計、足夠去中心化、開發生態強大而友好、使用者活躍的EOS,還是說去其他鏈,學新出的智慧合約語言,熟悉開發環境,熟悉架構,從頭構建開發生態?答案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如果說在EOS上自己的業務都發展不起來,就真沒必要去其他鏈上去再做一遍了。
2、站在使用者的角度
有人說將來的鏈更去中心化,效能更好,就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其實這些對使用者並沒有意義,什麼是真正的使用者?他們根本不關心你背後用的什麼技術,支付寶使用者不會關心背後的docker雲,微信使用者也不會關心背後的高可用儲存系統PaxosStore,他們只關心你能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不斷增長的需求才是推動平臺發展的動力,脫離了需求只盲目追求效能的發展是無意義的, 典型例子是手機螢幕,當初蘋果搞出了視網膜屏後不再繼續升級,安卓則炒概念,螢幕從1080p一路升級到2k、4k甚至8k屏,結果4k和8k屏消費者完全不買賬,因為螢幕精細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視網膜的識別能力,技術再好又有什麼用呢,反而帶來了成本的大幅增加。
3、思考
我們往往只顧了向前奔跑,卻忘記了出發的目的。
如果如此實用的EOS上都無法產生大量爆款DAPP應用,應用交易量都無法填滿EOS的效能上限,那其他99%的鏈做的效能再好、去中心化程度再高又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呢?甚至我們的投資理念都要重新思考--- DAPP相對中心化應用真的更有前途麼?DAPP生態到底能支撐多少估值?
當然,另一種可能是EOS大獲成功,因為網際網路剛開始也想不到微信、抖音等各種神奇的玩法,也有一個逐步認識和成長的過程。現在EOS日活使用者正快速接近以太坊,而日交易筆數是以太坊的10倍,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如果成功,那EOS的排名應該上升到幣圈第二的位置,這也是他的終點,因為歷史的使命已經完成,他自身的缺點會阻礙其進一步發展,屆時將有更優秀的鏈替代他。
目前看真正需要跑在去中心化平臺的應用還不多,“菠菜”類應用算一個,但這遠遠不夠,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想到,也可能是因為這是一條死路 。最終能不能出現中心化平臺沒有過的DAPP生態和現象級應用,EOS是王者歸來開啟DAPP大繁華時代,還是DAPP泡沫的終結者?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北京之東,公眾號:bjzdblockchain。微訊號:beijingzhidong。就職於金融企業總部,從事IT工作,多家基金顧問。
轉載須保留以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