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改變傳統支付產業鏈,移動支付走向“四+”新生態
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的規模正在增長。據易觀預測,2019年我國移動支付市場的增長率將達到47%,整體市場規模將達295.99萬億。
其中,新興的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推動了移動支付市場的快速發展。NFC、二維碼、虹膜支付、聲音支付、指紋支付加速著支付的便捷化、高效化。在眾多支付方式中,二維碼是市場中應用範圍最廣,佔據市場份額最高的移動支付方式。由於網際網路化程度高、簡單快捷、成本低等多種優勢,二維碼滿足了平臺連線線下、商戶數字化管理和使用者便捷支付的多主體的立體需求,成為移動支付的主流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二維碼支付也帶來了一些痛點, 最為明顯的是渠道與平臺的碎片化。 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它清算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等眾多型別的機構,都可以為商戶提供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因此能夠聚合各家支付通道的服務商成為市場的“剛需”,聚合支付誕生了。
意銳新創科技有限公司營運長關恆認為,聚合支付正在通過多種方式改變線下支付的格局。
一是融合,即打通多渠道、聯通受理端去提高支付效率、提升支付體驗;
二是連線,即整合碎片化支付資料,連線生產、經營環節,賦能商業經營和管理;
三是依靠強地推能力,覆蓋一線到三四線城市,普惠中小微商戶。
關恆指出,聚合支付正成為提升支付體驗、打通商業閉環、服務實體經濟的“聯結器”。 聚合支付的加入,改變了傳統移動支付的產業鏈條,一個包括商戶、第三方支付機構、聚合支付、清算機構、銀行、o2o平臺、基礎設施服務商和軟體服務商的 多方共贏的移動支付“新生態鏈”開始形成。
事實上,聚合支付行業的發展潛力仍然很大。根據派盟諮詢《聚合支付行業報告》的資料顯示,2018年聚合支付交易總金額預計21.1萬億元,到2020年有機會達到94萬億元。
對於移動支付行業未來的大方向,關恆預期, 移動支付今後將會呈現出“場景+”、“服務+”和“產業+”、“國際+”的四大方向。
場景+。移動支付由泛零售生態進入到全場景生態。以前移動支付覆蓋的場景是商超、便利店、餐廳、咖啡廳、酒店、電影院等泛零售場景,未來移動支付將會深入到更多垂直的細分行業和公共領域,覆蓋全場景,比如景區、票務、航空、停車場、園區、會展、公交、醫院、地鐵、學校等。
服務+。支付會成為線上、線下流量的聯結器,成為商業全鏈條的入口和出口(供應鏈端、資金端、運營端、消費者)。支付是金融大資料的基石,通過支付來獲得風控、徵信大資料、普惠金融大資料、市場營銷大資料、供應鏈大資料,推動多維度資料流通。
產業+。支付成為跨行業的“切口”,通過支付可以實現金融行業、服務行業、硬體行業、軟體行業等更多細分垂直行業的整合、協同,實現從支付行業到大產業生態的轉型。同時支付作為底層基礎設施,能夠在技術、資本、企業、監管各方之間形成開放協同的產業系統。
國際+。隨著各國電子錢包業務的逐漸興起,世界移動支付的需求更為多元化、深度化,全產業鏈出海成為趨勢,行業垂直化解決方案以及聚合支付平臺將成為推動移動支付走向全球的“加速器”。
版權宣告
凡來源為億歐網的內容,其版權均屬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援。